生与死相邻,绝望与希望比肩。
——题记
天居然明亮了,压倒了暗夜里的灯光,可又有谁知道?明天经历了万般艰辛才奔逃到一个有光的明天,可是,暗夜里的咸亨灯火通明,却不曾有人在意破败黑暗的小屋里母子俩的生死,单四嫂子企盼的明天,终究成了害死她孩子的导火索。她也决计想不到,一手促成这凄惨死亡结局的,除了这“古风”的地方“古风”的人,她自己也往里添了把火。于是,暗夜想变成明天,也便在这寂静的鲁镇里奔波。
鲁迅先生的作品常是富含讽喻和象征意味的,“明天”,我想指的便是危亡社会的希望,而明天到来,宝儿却死去寓意着被旧社会所压制的希望火种的熄灭,即是绝望。可悲的是明天虽来,却是促成这场社会凶杀案的推手,庸医何小仙故弄玄虚,贾家的伙计不慌不忙,蓝皮阿五借机揩油,王九妈冷漠旁观,单四嫂子和宝儿被一步一步推入无底的深渊。当身旁的人冷心冷肺到可以作壁上观他人的不幸和苦痛时,他们,虽只是人海中的蝼蚁蜉蝣,但可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又一个冷漠的人,一点一点从根上蚕食着社会,成群地攀缘而上,把社会的分分寸寸变得冰冷无情,古老而强盛的中华民族也正是因此饱受内忧,更给了外患可乘之机。
在我读的《彷徨》这一版书中,《明天》的结尾处有一个编者的发问:文中的“老拱”是什么意思?我想,这正照应了鲁迅先生文中之意,镇上的“古风”看客“看”杀了宝儿。
首先,“古风”一词虽不特别,但在《明天》鲁迅先生赋予了它独特且讽刺的意义。第一次出现是说鲁镇的人家不上一更便栓门睡觉。与此“古风”相悖的是咸亨酒店和单家,一个酒肉朋友围着柜台吃酒吃的正高兴,一个端的是苦命母子暗夜难渡,而红鼻子老拱正在咸亨里吃酒。有意思的是,文章由老拱的一句“没有声音,——小东西怎么了?”开启,也由老拱酒醉吟唱的小曲结束。从后文不难看出,老拱、阿五之流不过是借着同情的名打着单四嫂子的主意,那一句发问,也许是盼着孩子能尽早死去好成全他的如意算盘,也许只是闲来无事单纯的好奇。可不管哪样,都对这个社会是致命的打击。“老拱”即是鲁迅先生笔下冷漠自私的看客罢了。一个醉醺醺的酒鬼,打着趁火打劫的鬼算盘,而正是有太多太多的这样人了,一刀一刀宰割单四嫂子母子的命运:孩子病危时冷眼旁观,孩子死后竟也借帮忙之名捞些便宜。这“古风”的地方里“古风”的人,打心眼里不曾对单四嫂子的悲惨命运同情怜悯,他们只考量着自己的利益,其余的皆是视而不见。而单四嫂子,命运多舛不假,但她,也间接造成了宝儿的死,是她的无知和愚昧,再佐以邻里间的冷情,为宝儿熬了一锅吞没骨髓的滚沸热油。须知,这“古风”也便是冷漠麻木、封建愚昧,一寸一寸侵蚀着社会,直把这天地变作寒意刺骨的冰窖。
再来,鲁迅先生缘何能写出如此入木三分的文字?他先用春秋笔法,勾勒了此时的人心冷漠的社会图景和单家的贫苦艰难。接着咸亨酒店的灯火通明和单家的冷清破败,救子心切的母亲的奔走和抓药伙计的不紧不慢,单四嫂子的心急和别人的冷眼,孩子死后她美好的想象和残酷的现实……这些境况的对比塑造了一位旧社会走投无路的悲戚妇女形象,也映射这社会中的麻木和愚昧。单四嫂子无疑是可悲的,但更令人悚然的是当时不知有多少苦命人也在受着这样的搓磨,又有多少人困于麻木可悲的泥潭中,痛不欲生。
地球在自转,一分一秒都不曾耽搁,所以明天一定会到来。只是,当明天的阳光穿过大街小巷,是否能照亮每个阴暗的角落,叫那些,在寂静暗夜里奔波的人,终得解脱。我想会的。毕竟“绝望只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鲁迅),即便社会正被冷漠蚕食,但从绝望中孕育出的曙光,一定身兼一往无前的勇气,涤荡社会中的阴私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