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对于这样的标题肯定会感到疑惑,这种公认的,显而易见的事实,难道需要证明吗?
事实上在上个世纪甚至更早时,心理学和爱这个字并没什么关系,婴儿与养育者更多的是一种喂养关系。当我们在早期精神分析的语境下说爱的时候,说的也不是真实情感意义上的,而是精神动力层面置换了驱力的爱。
数年以后,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 · 鲍尔比( John Bowlby )想查找一些有关母爱与精神健康的关系的研究,结果在欧洲和美国 20 世纪 20 年代所有可查的文献中,他只找到了 5 篇相关的论文。
做临床越久,就越能在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中看到一种说不出的肃穆和沉重,每一次理论的推动,都少不了那些顶着权威和排斥,在对真相的坚守中将事实勇敢表达出来的探路者。
当我们见证了心理学界从对外在行为的关注,转向对内在情感的关注;从局部关注,转向整体关注;当从个人关注,转向关系关注的整个历史过程时,既有悲悯,也有宽慰。这是人性和心灵得到承认的胜利。
就像后人评价科胡特是一个真正的人类那样,当时达尔文主义的人类观笼罩了数个世纪的天空,但最终人类将自我证明,自己不是坠入文明花园的蛮荒野兽,而是有共情,有理解的人本身。
在众多探路者中,约翰鲍尔比可能是对母婴真实关系最早关注的心理学家之一,在真实关系和幻想关系哪个对婴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更为重要的议题上,他因坚守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督导师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分道扬镳。
我秉持这样的观点,即真实生活的事件父母对待儿童的方式—在决定发展方向上起到关键作用,不过 Melanie Klein可能不理解……在她的思路中,关于内部关系反映外部关系的概念完全不存在了。(P.46)
后来鲍尔比的观点几乎激怒了他认识的所有人。安娜 · 弗洛伊德立刻开除了他,英国精神分析学会( The British Psychoanalytic Society )也敌视他以及他提出的依恋理论。
鲍尔比不得不孤军奋战。而此时身在美国的一位年轻人,也正准备和他做相同的事。这个人就是创造恒河猴试验的哈利·哈洛(Harry F. Harlow),他同时也是对鲍尔比影响最深远的人之一。
我相信,如果我们诚实地面对我们的问题,不去顾虑也不去恐惧,理论心理学在未来就一定能赶上并最终超越我们的常识。——Harry F. Harlow
哈利不是那种教条主义的人,他越来越反感当时大行其道的行为主义的观点,他认为行为主义把一个生命看的简单且愚蠢,他通过一系列试验试图寻找动物的母婴间喂养关系之外的东西。
当他开始思考在没有爱的情况下能不能养育孩子,甚至是猴子的孩子的时候,和他一起工作的人都觉得他疯了。
哈利制作了两只假的猴子妈妈。
第一只是布妈妈(右),有一张笑脸,圆圆的脑袋,圆柱状的身体。布妈妈是木头做的,上面包着有弹性的海绵橡胶,外面又包着棕褐色的毛巾布,背后有个发热的灯泡。
另一个是铁丝妈妈(左),有张方形的、扁扁的脸,眼睛是两个黑洞,看起来一脸的不高兴。在这张阴沉的脸之下,也是圆柱形的身体,也是用灯泡加热,但是这个身体上覆盖的是铁丝网
不出意外的是,小猴子总是黏附着布妈妈,即使铁丝妈妈提供了奶瓶。这个实验让哈利了解到维持母婴关系最重要的纽带不是食物喂养,而是躯体上对温暖和舒适的需要,对类生命个体亲近的需要。
如果那些小猴子要告诉他们的是,被触碰、被拥抱以及回抱对方的动作有着绝对重要意义,那么心理学教科书就应该被改写。而且如果这些猜想是正确的,那么华生派、斯金纳派、赫尔派的观点就只可能是错误的。
同时哈利还发现,幼猴会把布妈妈当做营地,在她的周围探索,但没多久又马上跑回去。这一点与鲍尔比提出的安全基地理论不谋而合。
妈妈的影响是有范围的,这个范围就像一个有魔力的圆圈,孩子在里面可以快乐、安全地玩耍。妈妈就像一个安全基地,让孩子可以安心地做些短暂的探索,而拥抱和安抚是建造安全基地的基础性材料——哈利
这是个很重要的发现,因为它让我们知道一个人最初的安全感是源自于什么,它让安全感这种抽象的概念,可以在一个辨识度很高的行为序列中被观察。同时约翰鲍尔比还发现,安全基地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可触碰,还有情感上的可获得。
Bowlby将依恋对象的“可获得性”定义为不仅是身体上的可接触性,而且也是情感上的反应性。
基于这个说法,恒河猴试验显然不算圆满,因为这个布妈妈不具备情感反应性,它们就像是个恒久的过渡性客体(Transitional object)。
后来的跟踪观察也证实了这个问题,这些猴子无法完成与布妈妈的分离。当实验人员试图分化它们时,这些猴子会出现自残行为,或者表现出一种病态的冷漠,对外界刺激毫无反应。
在新近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中,那些得到母爱越多的孩子,越容易离开母亲去探索外界。反而是那些得到母爱很少的矛盾型依恋的孩子,他们表现出了非常典型的马勒所说的那种融合反应。
如同斯特恩(Stern)和特热沃森(Trevarthen)所说的,孩子一生下来就具有分化的能力,融合是因为原初的分化被非调谐的养育给破坏了,融合恰恰是一种次发反应。
人类身体里,婴儿主体间的思想并不少于人类心理理论,他们可以直觉地识别另一个人的冲动,无论有没有认知或符号描述——Trevarthen(P.17)。
无论如何,可以确认的一点是,婴儿需要爱。但这份爱必须被清晰定义,否则它会被很多养育者以相同的名义,以伤害的事实而滥用。
在心理健康养育的意义上,爱指的是母亲能够以一种恰当而敏锐的方式对孩子发出的情感信号做出积极的情感反应,并且能在这种需要被无意挫败后,以同样的敏感性将其修复。
爱是两个人的事情,婴儿也会以当时的心智水平,对母亲的情感信号做出自己的情感反应。
只有两个人能共享一种分享情感的乐趣,能共享一种接收和回应情感的默契时,孩子才会变得安全,母亲也会愉悦。
她们会在这个过程里一起变得更加强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