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心理发展(1)3岁看小7岁看老
很多人认为婴儿能够有个什么心理发展?特别是那些1岁以前的孩子,只会吃个拉撒睡,啥也不会。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孩子早年的发展就好像盖房子前,打地基,地基决定未来房子的高度;又好像在一张白纸上画画,最初的几笔总是制约着成品的样子。中国古人早就发现了生命发展的规律:3岁看小,7岁看老。它简单明了地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从3岁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从7岁的孩子身上,就能看到他成年以后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
古人的话是否科学呢?1980年英国伦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们进行了一项别具一格的试验观察。研究者以当地1000名3岁幼儿为研究对象,先是经过一番调查分析,然后将他们分为5种类型:充满自信型、良好适应型、沉默寡言型、自我约束型和坐立不安型。到2003年,当这些3岁孩子都长成了26岁的成人时,卡斯比教授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走访。
实验结果令大家震惊。这些3岁幼童的言行竟然准确预示了他们成年后的性格。卡斯比教授对自己的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并在2005年发表了报告演说,这一报告在国际育儿学术界引起了轰动。卡斯比教授指出,一个人对3岁之前所经历的事情会像海绵一样吸收。这意味着孩子性格形成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就在3岁之前,这个阶段的孩子跟随什么样的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将会形成相应的性格。
对于3岁以前的孩子而言,和其朝夕相处的成人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会深深地烙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成为他们未来处理人际关系,感受人际体验的背景。一位安全感不足的妈妈会通过言语和行为不断的向孩子传递那种不安全的感觉,这样的孩子就会比内心安全感充足的孩子更容易怀疑一切、更容易自卑、更容易感到不安全。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需要从婴儿大脑的发育开始说起。明天我们接着分享。
婴儿的心理发展(2)1岁前请自己带孩子,6岁前要对孩子说不,12岁前重视心理抚养
大家晚上好,今晚为大家分享的文章是李玫瑾老师的《1岁前请自己带孩子,6岁前要对孩子说不,12岁前重视心理抚养》。
文章结合现实生活中种种育儿乱象,指出玻璃心孩子、祸害孩子都有父母养育上无知的原因,为父母者对孩子精神、心理发育没有足够的了解、认识,行为上欠缺指导和约束。李玫瑾老师举了人生病的例子来佐证,很多疾病是身心疾病,是生活方式病。人的身体因为生活方式不当而致病,人的心理同样会因为养育方式不当而生病。尤其孩子,会通过各种外显行为,诸如逃学、撒谎、网瘾、顶撞父母、离家出走、动辄自杀、打架伤害、参与抢劫等问题行为呈现出来,以如此糟心、惨烈的方式,警醒父母养育不当,只是此时,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文章指出,育龄夫妻在打算要孩子前,最好在几个关键点上做好充分的准备:足够的陪伴时间、足够的抚育耐心、对孩童心理发育阶段的认知。试想,我们为成年后的工作都有那么长的学习准备期,对于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人之一,我们生命的延续,我们基因的传承者,我们难道不需要有充分的了解和做好认知准备吗?父母不是有了孩子,就自动升级为合格的父母的。充满养育智慧的父母,是需要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投入心力去反思去学习去行动才能胜任的。有一本书,叫《无后为大》,作者用一种矫枉过正的方式,来启发人们思考养育孩子的意义,来提醒人们不在孩子问题上率性、任意而为。孩子因我们而来,我们理应做一名负责任的父母。
文章提到,要让孩子生命早期在基本的衣食住行外,获得温暖持续的情感抚育;情感满足之外,孩子的行为是不能爱而不当的。昨天分享的文章也提到过,我们对孩子在情感上是可以感所欲感的,但行为上,需要我们做父母的,予以界限上的引导。因为行为是有现实后果的,不能以伤害自己、伤害他人为代价。孩子的行为规范需要做父母的我们以身作则,以正视听,以正效行。我们后期推出的团体学习,正是在家长正身正已上着力,若您有需要,敬请关注。对于孩子不当行为的对待方式,有五个字足以支撑:温和而坚定。温和是情感上始终爱孩子,坚定是对孩子某些不当行为说不。如此,孩子生命的根,丰盈而蓬勃。
婴儿的心理发展(3)神经元与微信朋友
婴儿期身体各个系统发展的速度是不同的,神经系统发展最快。婴儿大脑的发展,为将来自身的体能,认知和情绪发展奠定了基础。人类大脑的神经元是否能随着生命的进程而持续更新呢?这一直是神经科学界的大问题,一般认为,神经元细胞是永久性细胞,一旦死亡则不能再生。但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却可以通过不断的行为与思想建立新的联系。婴儿接触什么,大脑中相应的神经元就会被激活,并产生联系。
打个比方:就好比微信里的朋友上限人数已经确定了,就是5000人,不能再增加了,类似已经生成的神经元。不同的是,神经元如遇缺氧、中毒导致的受损或死亡是不可逆的,不像微信的朋友,删了旧的,还可以添加新的。什么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呢?比如微信朋友,有些朋友你基本不联系,有些朋友经常会联系。朋友不能增加,但是我们可以增加和朋友之间的联系。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因为各种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建立彼此联系。不断的刺激,就不断的联系,联系得越多,相应的神经就越粗越活跃。微信朋友也是一样,经常联系的朋友,也联系得更经常。
提到微信的朋友,展开说两句。我们要想知道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就看看自己经常联系的是怎样的人,看看自己最好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现状比较满意,觉得生活很有意思,同时,这种满意不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那么恭喜你,你可以继续你的美好生活。但是,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所体验的生活痛苦远远多于大于生活的愉悦,甚至有可能我们周边的人,因为我们的存在也一起痛苦着,那么我们就需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调整一下自己。
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意思是:“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看看我们好朋友的爱好,就能发现自己的爱好。看看我们好朋友是一个怎样的人,会发现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还有一种人是没有什么朋友的,这种人要特别小心自己,可能存在人际关系的困难,有机会为大家展开讲解。明天我们继续分享:神经元的联接。
婴儿的心理发展(4)神经元的联结
胎儿在子宫中,每分钟能产生25万个神经元,出生时可达到1000亿个神经元。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有接受、整合和传递信息的功能。大脑里有各种各样的神经元,身体内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会经由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从而发生联系。刺激的频率越高,强度越大,联系得越紧密。父母对婴儿的动作,眼神,体式,言语,表情,都会激活婴儿大脑不同的神经元。当婴儿某些神经元经常被刺激连接的时候,这种感受与反应就慢慢形成婴儿的习惯,成为成人以后体验世界的底色。
比如一位抑郁的妈妈带孩子,她抑郁的眼神、迟缓的动作、木讷的状态,分别会通过婴儿的视觉神经、听觉神经、感觉神经刺激大脑相关的神经元,激活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婴儿的大脑就会自动的记忆妈妈的状态和感受,并体验到妈妈的感受,体验到更多消极的情感,无望、阻滞、烦躁、悲伤,并熟悉妈妈的这种状态。熟悉会让人产生安全与舒适的感觉,哪怕这个情境是让自己不舒服的。这就形成了内在很原始的冲突。一个让自己不舒服,同时又舒服的环境。很多心理疾病,都源于内在冲突的无法调和。我们想拥有一段好的关系,又不愿意付出和改变;我们想有所成就,又不愿意努力钻研。
如果是一位乐观开朗的妈妈带孩子,她充满爱意的眼神、灵巧柔和的动作、甜美温暖的声音、自信积极的状态,也会通过婴儿的视觉神经、听觉神经、感觉神经刺激大脑相关的神经元,激活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婴儿于是体验到舒适、有爱、温暖的感受,能和父母产生更多良好的互动。他们会看着父母微笑,努力的去探寻身边的各种事物,体验到各种积极的情感,探索、专注、好奇、成就,他们更愿意和其他人发生联系。
大家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有些成年人对人没什么兴趣,不想去认识别人,了解别人,关心别人,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在和机器,和手机、和游戏互动的世界里,之所以是这样一个结果,有可能是:在他们内心深处,人际体验感是不好的,甚至是糟糕的。这种不好的体验,糟糕的体验多数情况下,不是生而有之的,而是来源于最初和养育者在互动的过程中体验并逐渐形成的。还有一些人,他们热情、热心、有爱、乐群,他们很喜欢与人交往,他们能够兼容很多人的缺点、不足,这也同样与他们早年和养育者互动的体验是分不开的。为什么早年的体验那么重要?明天我们分享:神经联结的发展
婴儿的心理发展(5)神经联结的发展
为什么人类生命早期的体验那么重要呢?这和大脑神经联结的发展密闭可分,神经联结的发展关键期,就好像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机不可失,失了就难以再来。大家都有听说过狼孩,被狼养大的孩子。最有名的是印度的两名狼孩。1920年,印度传教士辛格在印度丛林中发现两个被狼哺育的女孩。大的8岁左右,小的2岁左右。辛格给她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当她们被领进孤儿院时,一切生活习惯都和狼一样,不会用双脚站立,只能用四肢走路。她们害怕日光,习惯在黑夜里看东西,经常白天睡觉,晚上活动,并发出狼一般的嚎叫。
辛格夫妇异常爱护她们,耐心抚养和教育她们。妹妹比姐姐发展更快一些,2岁左右的妹妹,二个月以后,在口渴的时候,学会了说“水”。但遗憾的是,妹妹不到一年就死去了。8岁左右的姐姐卡玛拉用了2年多的时间才学会第一个词,才学会双脚站立,5年以后,才学会直立行走,她一直活到17岁,直到死都没有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心理学家一直在探讨与研究,决定人类心理现象(认识、情绪、需求、能力及人格)的来源。狼孩也拥有人的大脑,但因为环境的改变,使得她们并不具备人的心理、无法习得人的语言。
狼孩的事实告诉我们,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就在头几年。心理学家们也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在生命的最初几个月,神经联结的发展非常迅速,到15个月的时候,婴儿大脑生成了大量的神经细胞及其细胞间的联结。此后,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某些联结开始衰减,大脑将摒弃那些无用的联结,保留那些经常使用的联结。这个过程在儿童发展的早期,始终进行着,并明显地受到儿童生存环境的影响。婴儿的大脑可塑性最高,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可塑性逐渐消失。
1998年,科学家们通过核磁共振研究,得出一个新结论:大脑可以被改变,一个新的概念叫做“神经可塑性”得以诞生。我们无法长出新的神经元,但是我们可以建立新的神经联结。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过去,我非常羡慕那些有毅力的人,能坚持把一件事做好,自己似乎怎么做都做不到,常常半途而废。系统学习心理学以后,我掌握了很多改变的方法,做事能够坚持,反应在大脑里,也需要相应神经的联结。现在,我可以自豪的说,我是一个很普通的、有毅力的人,我能做到的,大家都可以做到。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不知道原理和方法。
如果你想变得有毅力,欢迎参加我们即将推出的系列课程。课程的设计将会协助你突破自己过去的神经联结,当然不可缺少你自己的配合。总而言之就是,一个人早年的发展非常的重要,在那短短的几年里,包含了一个又一个的事半功倍的机会,想想那些狼孩,机会错过了,就没有了,剩下的,就是事大倍而功小小半的不断努力,加上专业的指导和你充分主动的行动,才有可能建立新的神经联结,才有可能获得想要的改变。可能大家又要开始叹息了,早点知道这些东西就好了,明天我们分享:已经晚了,怎么办?
婴儿的心理发展(6)已经晚了,怎么办?
了解了婴儿大脑的发展,了解了神经元早年的用进废退,有孩子的朋友们,又要开始叹息,哎!早点知道这些就好了。遗憾的是,时光一去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与其把时间用在叹息上,不如做两件事,第一,分享。把这些知识分享给身边有孩子的朋友,或者刚结婚的朋友,甚至还没有孩子的朋友,让他们接触这类信息。有人想,这个和我有什么关系,当然有关系,而且有密切的关系。大家有了解过“蝴蝶效应”吗?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就是蝴蝶煽动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的气流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不断呈指数级扩张,最终导致龙卷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和“蝴蝶效应”一样,看起来似乎作用不大,而事实上,背后产生的连锁反应大到人们无法想象。我们不经意的分享,有可能让身边的亲人、朋友看到希望,获得动力,从而带来更多家庭的温馨和谐,孩子的健康成长。
而这些孩子未来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的孩子的朋友和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我们的亲人、朋友的孩子们都因为我们亲人和朋友的改变而获益,成长为成熟、热情、积极、友爱、善良、勇敢的年轻人,我们的孩子就会被这样的环境围绕,也被影响得乐群、自信、协作、负责。特别是孩子开始上学,同伴的影响逐渐加深,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无论是对自己的孩子,还是对家人朋友的孩子,都是莫大的幸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欲而施于人,看起来是帮助别人,其实是在拯救自己!我们需要通过对别人的协助来滋养自己的心灵,心力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积累的。
第二,就是把叹息的时间用在自我成长上。尽管我们无法长出新的神经元,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次又一次不同的行为,一次又一次不同的想法,去创造出新的神经联结,去拥有自己,希望自己能够拥有的特质,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去做孩子们的榜样。虽然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不舒服,但是如果我们不花时间来该该改变自己,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将会体验到更多的,更持久的不舒服。我们永远都只能原地踏步,最重要的事,我们的孩子也会和我们一样,效仿我们的生活。但如果我们改变了,我们的孩子会惊讶的发现人是可以改变的,这将成为他自我改变的基础。
所以,早知道、晚知道,并不重要,改变任何时候不嫌迟,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重要的是我们把时间用在哪里。时间就像一个魔术师,用在哪里,哪里就会出成果。每天玩游戏,游戏就会越打越好,每天读书,知识就会越积越多,每天改进一点点,未来就是一个更好的自己。明天我们接着分享:影响婴儿大脑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
婴儿的心理发展(7)影响婴儿大脑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
营养和感觉及认知刺激是影响大脑发育的两个重要因素。营养,特别是蛋白质和一定的脂肪酸对正常的大脑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严重的营养不良会导致智力发育水平低下,这种婴儿会变得无精打采或无动于衷,对环境和社会刺激显得畏首畏尾,情绪十分淡漠。什么是感觉呢?就是父母带给自己的体验,是愉悦美好的?还是痛苦烦躁的?什么是认知刺激呢?就是让孩子多看,多听,多触摸,无论他会不会说话,都把他当成一个对象来交流,父母说话的口气、词汇量、表达方式、习惯用语、知识广度,耐心、爱心、好奇心、创意、学习能力都会成为孩子语言发展最初的印记。
关于感觉和认知刺激,举个例子:前几天和朋友一起去万达逛街,在休息区,碰到一位妈妈,带着一个7个月大的宝宝。当小宝宝看到我们时,我们就去逗她,她眼睛瞪得圆圆的,很好奇的样子,她的妈妈微笑着对她说:“这是阿姨,阿姨喜欢你,你很开心吧!”还真神奇了,她妈妈一说,宝宝就一边蹬腿一边笑,很兴奋的样子。我们都说:“哇!你好可爱啊!”她妈妈接着说:“宝宝开心了,阿姨夸我们呢!给阿姨问个好,举起小手,打个招呼,阿姨好!”一边说,一边晃动着宝宝的小手。
我们来看看这个情境下,会刺激小宝宝哪些神经联结呢?首先是商场里声、光、像、人、事、物的刺激,万达里有音乐、有各种五彩缤纷的颜色、有各种影像,有很多人、有人买衣服,有人卖衣服,有很多物品,宝宝摸到衣服的时候,是软软的,摸到板凳的时候硬硬的,宝宝会看到和家里不同的空间结构。当宝宝看到我们在对她微笑的时候,就是她和陌生人发生联系的时候,她会观察我们的表情,当我们笑着逗她的时候,她也露出微笑,同时,还在接受妈妈对他的情绪表达:宝宝开心了,阿姨喜欢你等等。
一个小脑袋瓜里,在建立许许多多分门别类的联结,联结越多,思路越开阔,越活跃;联结越少,思维越封闭,越拘谨。相较于当时当刻,同样7个月的其他婴儿,如果是长期呆在家里,坐着看电视,他们的神经联结就少很多。大家可能会奇怪,电视里也有人、事、物啊,怎么会少呢?因为电视是没有反馈机制的,无法和看电视的宝宝互动。就算宝宝生气了,电视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播放着。看电视所产生的神经联结与妈妈带着孩子出门,对孩子讲述出门看到的一切,和陌生人互动,帮助宝宝表达情感所产生的联结是完全不同的。后者的联结要比前者多得多。
这还仅仅只是经常不出门,如果再遇到养育宝宝的人,是没有与时俱进的爷爷奶奶们,整天给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关怀,无怨无悔的呵护宠溺,或者是自身就存在情绪问题的爸爸妈妈们,肆无忌惮的对孩子发泄各种负性情绪,那这个宝宝最初的神经联结就可想而知了。不久以后,前者就成为小霸王;后者就成为小怯懦。所以,养育孩子的人非常重要。孩子与养育者形成的依恋关系影响孩子一生的人际关系,明天我们分享:婴儿依恋的本质
婴儿的心理发展(8)婴儿依恋的本质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的人非常合群,有的人非常不合群;有的人既可以独立,又可以依赖,而有的人要么特别独立,要么特别依赖;有的人比较流畅和谐,有的人则比较矛盾冲突;有的人亲密关系,亲子关系都比较疏离,而有点人各种关系都比较亲密。追溯人们的早年发展,婴儿时期的依恋关系对于成年以后的人际相处模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依恋是指婴儿与照顾者(通常是母亲)之间最初的社会情感联结,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构成了婴儿未来人际关系的底色。
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是这个孩子长大以后,他自身亲密关系与亲子关系的基础。我们知道孩子早年神经元的发展规律是用进废退,和母亲的关系状态也会激活相应的神经元,反复刺激,形成神经联结,一旦联结形成,就变成了一种情感体验习惯。孩子和母亲的依恋本质是什么呢?依恋理论最初是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保尔比提出的,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痛苦,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大声的哭喊、抓紧不放、疯狂地寻找来试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
在约翰保尔比看来,婴儿依恋的本质核心是在询问一些基本性问题:我依恋的对象(通常是母亲)在身边吗?她接受我吗?她关注我吗?她爱我吗?她照顾我吗?她保护我吗?她满足我吗?如果孩子觉察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为“是”,则孩子会感受到被爱、安全、自信并会积极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和交流、感觉这个世界很有趣、体验到愉悦、舒适、兴趣、好奇。大家仔细观察周围的人,会发现很多人对人对事都没有什么兴趣,甚至对自己都没有什么兴趣,为什么呢?我们接着看看答案为否的孩子们。
如果孩子觉察到上述的一系列问题答案为“否”,妈妈不在我身边,或者在身边,但是并不关注我,不接受我,不满足我,我肚子饿了,哭了半天,累死了,都没有吃的,我大声的呼喊,也没有积极的回应,甚至一些有情绪问题的妈妈还会凶我,对我大吼大叫。这个时候,孩子则会体验到焦虑、乃至惊恐。
当孩子发现妈妈不在身边了,依恋的对象看不到了,于是孩子们会努力的搜索、呼喊,一旦发现妈妈的踪影,会主动跟随和大声哭叫。这些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孩子重新建立与妈妈足够的身体和心理的亲近水平,或者直到孩子精疲力竭,精疲力竭反复出现,孩子就会体验到对存在的极度失望和抑郁。孩子和母亲的依恋关系有哪些种类呢?明天我们分享:依恋的四种类型
婴儿的心理发展(9)依恋的四种类型
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认为婴儿与父母之间的依恋本质是在探寻父母是否接纳自己,爱自己。鲍尔比的同事玛丽爱因斯沃斯则通过婴儿与双亲分离的系统研究,总结出四种依恋的类型。爱因思沃斯和同事们设计了一个陌生情境测量程序,用来研究婴儿的依恋类型。
实验安排1岁大的婴儿和母亲,在各种情境下分离和重聚,结果发现婴儿在实验情景中有四种类型的依恋行为。
1、安全型依恋:母亲和婴儿在一起的时候,婴儿可以自己玩具,当母亲离开的时候,婴儿表现出难过,并停止探索活动。当母亲返回以后,婴儿会主动寻找母亲,并在母亲的安抚下平静下来,继续回到游戏和探索活动中。
2、回避型依恋:当母亲离开的时候,婴儿很少哭叫,表现漠然,当母亲返回的时候,婴儿不是主动寻找母亲,而是忽视和主动回避,把注意力转向玩具或者其他物体。
3、矛盾型依恋:母亲和婴儿在一起的时候,婴儿极力与母亲黏在一起,当母亲离开的时候,会表现出强烈的痛苦。当母亲返回的时候,这些婴儿难以平静下来,并且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行为,要妈妈抱,又推打妈妈或者折腾自己,表现得非常烦躁。
4、紊乱型依恋:婴儿对与母亲的分离,重新团聚,表现出矛盾的,没有规律的反应。当母亲返回的时候,他们可能哭叫,但又跑开,或者一边看着其他地方,一边接近母亲。不同类型的依恋关系对孩子今后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学校的表现更独立自主、更好奇、更有弹性。他们更自信,更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的孩子很可能在今后的生活中表现出压抑、焦虑,他们在探索、合作、同理他人等方面,都没有安全型依恋的孩子来的顺畅。紊乱型依恋的孩子很可能在应对压力方面有困难,有更多的行为问题。
如果安全型依恋预示着婴儿今后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那么依恋被剥夺会怎样呢?明天我们分享:恒河猴的第一个实验—隔离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