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在别人的眼里我都是文静、内向的,其实多少次内心暗流涌动只有我自己知道。
我的确不善言辞,相比他人的口齿伶俐,我总是要在事情发生后才不断回想甚至悔恨“当初应该这么说,而不应该那样”,然后自说自话地演练好多遍。
身处或大或小的饭局中,看着别人谈天说地,开怀畅饮,我总有种思绪游离于外的真实感,好似越是热闹,自感越是孤单,越是累。
于是,喜欢独处的我在这世间便被粘上了个性格标签“内向者”:一个不擅拒绝,缺乏沟通能力,默默无闻的人。
记得有一次我一人逛街买东西,逛的好好的,一个男的走到我跟前,手拿问卷宣传册,不停地向我讲着他们店里的体验活动。我对这活动并不感兴趣,连连说抱歉不能帮忙。他见状立刻表现出一种可怜的样子,说:“美女,我也不容易,在这太阳底下站半天了。店里有任务,你就帮个忙填一下,然后去店里体验一下就好了,很快的,求你了。”我架不住他再三央求,好似拒绝就是犯了很大的错似的,便跟着他走了。一路上我也是将信将疑,一进去发现是个美容院,那感觉就更糟糕了。服务人员让我躺下来做脸部护理,不停说着我皮肤哪里哪里差,再不保养就怎么怎么了,我时不时歪过脸看看旁边座椅上我的包,又不好意思表现得太过明显,让她察觉出我的不信任。最后,我买了一个洗面奶便逃之夭夭了。事后,我更觉细思极恐,万一这是个拐卖妇女的组织,那后果则难以想象,决心以后再也不要轻易相信这类事情了。其实,他能不能完成指标又与我何干呢,我又何苦无缘无故给自己施压,非要去帮助一个陌生人完成任务。在我察觉到不对劲时没有立刻选择离开这点,也是愚蠢得很。
在刚参加工作的前两年,我也总是因不擅拒绝而苦恼,明明自己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但碍于情面,只要对方一个请,就立刻唯唯诺诺得应下来了。时间久了,好似不帮忙就成了一万个错。后来看到了篇文章,内容大意是:“别人都好意思为难你,你又有什么不好意思拒绝他呢。”道理懂了一些,实际操作起来却是把心狠了又恨,不得不时时感慨本性难移。
我总听到别人说我孤僻,说第一眼看见我时觉得我冷。再加之不爱笑,怕是给许多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高中时,语文老师叫不出我的名字。在单位里,我也是默默无闻地干着自己的工作。前两天,有个同事还将我的名字给记成了另一个人的。
更“可怕”的是,我竟觉得这样儿还挺好的,挺合适,挺舒服的。
很多内向者都想着去彻底改变自己,我觉得倒不如将自己的性格特质加以利用,效果往往更好。
就借用着晨读材料里的几点总结送给自己:
既然无法灵机应变,那就事先做足准备。
不需要夸夸其谈,虚张声势,真诚地表现自己,这样的做法更能赢得信赖。
在万不得已时,不要害怕,勇敢跨出那一步
要想熟练,就要大量地,变着花样练习
内向者,也可以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