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一进入青春期就不太爱跟家长说话了,他们更喜欢跟自己的朋友和死党耗在一起瞎玩,聊的那些内容,也都是在我们家长看来完全没有意义,完全无聊的瞎胡闹,跟学习一点关系都没有。
很多父母在遇到这种情况都会焦虑,会干预,会管控,甚至发飙,和孩子闹矛盾。
这时家长一定要转换一下思路,切记,那些你觉得很无聊的相处聊天,实际是孩子们的社交训练,对于他们的成长来讲,和学习成绩是一样重要的,不相伯仲。
青春期对于孩子来讲,除了他们的身体快速成长为成年人的体质、头脑、学习提供更加丰富的知识之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变化,那就是转变自己的角色。孩子们会努力的调整自己和父母的关系,以及非常积极,认真地确定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遇到这样的情况和变化,家长要学会接受、放手。
孩子们在青春期,还没有资格去和成年人的世界打交道。他们的成长就是在学校里,在小区,在各种各样的比赛、聚会、班级活动之中,尝试着不再把自己当宝宝来跟其他人打交道。
所以,青春期的交友,第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学习新的相处规则。
在之前的家里,亲子关系其实是不平等的。爸爸妈妈给爱,他们接受;爸爸妈妈命令,他们执行。总体来说,这十年受到的训练就是被疼爱,要听话。那么在孩子的大脑当中,这些就是以往学会的所有的规则。
在幼儿园阶段,基本上就是宝宝和别的宝宝相处。这些宝宝们觉得自己是个宝宝,然后别人也是宝宝,我们都要做宝宝。再加上有一个绝对的权威来管理着一大群的宝宝。那么宝宝们之间的相处规则就是: 家长教出来的那些刻板执行,讲规矩,懂礼貌,要谦让,不能随便发脾气等等。他们还没有自我的意识,也不觉得自己要成为一个独立的角色,并没有学会真正的人类相处规则。
青春期一开始,孩子们不再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和父母相处。无论身体还是心理,都迫切的希望到外面去体会一下这个新的世界,还有这个新世界里的那些奇妙的新同类,会觉得特别有意思,特别有吸引力。
之前他们在家里,就是用一己之力来应对父母和家人,要承受送过来的一切。现在开始,他们不但要应对父母,还要以自己的身份来平等的去应对其他人。这就是变成一个大人的必经阶段,是重要的心理和行为的变革过程。
他们原来是用宝宝的角度来仰视父母,听从爸爸妈妈的教诲、安排,接受爸爸妈妈给他的东西,这些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突然之间,他发现: “哎,我现在比我爸高了,比我妈高了。而且我想问题,学新知识记忆都比爸爸妈妈快了。” 在审美上,他们又觉得他们才是最潮流的,学的知识也比父母高级。
这个阶段,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孩子们突然觉得自己的父母不再是被仰视的位置了。
如果这时候,还抱着原来的身份地位,用之前教育孩子的态度来对待孩子,或者动不动就发脾气,就太乏味了。
虽然他们知道生活要仰仗你,要吃饭、穿衣、住宿、上学,他们还是要想办法和父母和平的相处下去。
但是经历了这样一段心路历程的变化,从孩子的眼光来看,同龄人就比父母更酷,交往就更轻松,更有吸引力了。那些在我们看来同龄人之间非常没有意义的,无聊的交流,在他们心里却是跌宕起伏,有着无比重大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青春期孩子之间交流的细节,在孩子们内心深处的感受,想法,或明或暗的,以及在新规则中不断沉浸,不断磨砺,不断有成果,或者遇到了挫折,在孩子们饥渴的大脑里,高密度、高强度的进行着高级的训练,这就是规则的训练,而这一切都不是父母能够给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