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两个人除了基因的不同,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信念系统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个体面对世界上种种事物的处理态度,所依据的便是信念系统;信念系统包括信念、价值和规条。
信念
信念是”事情应该是怎样的“和”事情就是这样的“的主观判断,是个体认为维持世界运作下去的法则,也是解释和支持行动/没有行动、变化/不变化的理由。很多个个体认为信念就是真理,是绝对的,每个人拥有数以百万计的信念,绝大部分存在于潜意识不能完全呈现,支撑着个体的生活;一旦没有信念的支持,人体将陷入迷茫和绝望,不知所措。
- 小孩到了完全陌生的地方,朋友走过来跟她他说话他会假装看不见、听不到,甚至故意乱跳乱吵,也是因为他不知道怎么做,没有信念的支撑,不知所措。
- 天花板会掉下来?椅子的腿会突然断掉使你摔倒?身边突然有人打你一拳?个人内心拥有相关的信念:这是不会发生的。如果个体拥有”这是会发生的“,个体就会逃离天花板下面,时刻用怀疑的眼光观察四周,随时警惕危险的到来
信念的种类
- 定义式:XX是YY,比如沉默就是投降
- 因果式:XX引起YY, XX导致YY......比如,不良沟通造成婚姻失败
- 规条式:XX能YY,XX可以YY......比如,他需要培训才能胜任,这不会出现,我会成功
- 判断式:对事物的主观猜测当做必然,比如他不成,三次才对
信念生成的四个途径
- 亲身经历
- 观察他人的经验
- 接收信任之人的灌输
- 自我思考做出的总结
妨碍成长的信念
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形成错误的信念,例如一个生长在经常被否定的环境中,容易形成强烈的自卑情结,缺乏自信,认为自己不会成功或者没有快乐生活的资格,这类的错误信念会极大的妨碍个体的成长,任何会使一个人减少生活得更好的机会、减少有更好明天的可能性的期望,都是妨碍成长的信念。包括:
- 使自己失去学习的机会:比如,”这样做不会有用“,”他哪里会有什么好主意“
- 使自己在原地:比如,”我们应该知足“,”今天已经这么辛苦了,哪有时间想明天的事“
- 减少自己有更多选择的可能性,限制本人能力发挥的信念:比如,”我不应该那样冒险“,”我不应该这么贪心“
- 把责任交给其他的人事物:比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们不做,我能有什么办法“
- 把原因归结为一些不能控制的因素:比如,”这是天意,没有办法“,”你不能改变世界的定律“
- 维持自己一个没有资格身份和没有效果的信念:比如,”我哪有那么幸运“,”有做老总的一天?从来没有想过“
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我们就有能力、权利和资格在众多选择中决定自己可以有多少成功过快乐,这个权利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把它夺去。
价值
价值是事情的意义和个体能够在事情里得到的好处,它是个体做与不做任何事的原因。
佛洛伊德:一个人做一件事,不是为了得到一些兴趣,便是为了避开一些痛苦。
任何一件事的价值不仅仅只有一个,只是可能个体并没有注意到而已;在众多价值当中,个体会对价值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放弃一些比较低的价值而去保护一些较高的价值,并进行取舍;个体有了清晰的价值观,知晓自己真正想要的,处理事情和做出决定才能爽快利落。
价值可以创造、增大和转移
一个人的价值观不是永恒不变的,青年、中年和老年时代所追求的不一样,价值观也不一样;每件事情给个体的价值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环境、经验、思想和情绪的不同而不断变化着,它可以认为的创造、增大和转移。
推动和激励
推动和激励一个人,就是找到他所注重的价值,并且创造、增大和转移这些价值,从而这个人对事情产生兴趣,会自动、积极和认真的去做;所有企业管理、亲子技巧、业务销售的推动或激励概念及技巧也是如此。
规条
规条就是事情的安排方式和做法,其存在完全是为了取得事情中所体现的价值和信念。当一种做法失效时,便要在坚持信念与价值,以及坚持规条之间做出选择;既然规条是为了取得价值和实现信念,自然是要坚持价值和信念,改变做事的方法和规条,一条路不通换另一条路继续尝试。坚持无用的规条而忽略所追求的价值和所信奉的信念,即使再辛苦努力也是徒劳无功的。
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的相互关系
信念像一栋建筑在浅水处的房屋,由一根一根的柱子支撑着;信念就是房屋,而柱子就是价值,价值是支撑信念的东西,信念改变了,就如房屋的位置变化了,水里支撑的柱子也一定变化了。改变价值,信念便能改变。
- 案例: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这样我们才能被群体接受,在群体中感到安全。所以,我们每天早上见面都互道早安
信念 | 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 |
---|---|
价值 | 被接受,感到安全 |
规条 | 每天早上见面都互道早安,目的是为了”被接受“和”感到安全“的价值观,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的信念 |
改变信念系统的技巧
个体的思想、情绪和行为,都受其内心的信念系统所支配;一些局限性的信念,会使得个体对待某些事情的时候不能做到三赢,感受不到应有的成功和快乐,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先建立一些更有效的信念。
松动信念的方法
- 改变标签
- "不等待他回来便吃东西是不尊重他" --标签
- "不等待他回来便吃东西是照顾自己" --新标签
- 改变标签的定义
- "因为太饿而没有气力,从而产生抱怨情绪,他回来后就不能给他好的照顾,这才是不尊重他呢"
- 审视背后的动机:找出事情背后的正面东西,找出更高的理解层次,”这样做会让你变得怎么样?会给你一些什么重要的东西“
- 不等待他回来便吃东西,使我有气力做好家务,进而把东西收拾好,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等待他回来
- 极度延伸:把维持旧信念的终结结果明显化,”你继续这样做,最终会有什么结果“
- 继续这样做,偶尔的胃痛会变成长期的胃痛,身体坏了,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情绪也会越来越坏,二人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张
破框法
要想人生有更好的效果出现,必须改变一些常见的思想框架,包括”应该如此“,”托付心态“和”没有办法“。
应该如此
事情应当如我所认为的发生。比如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约朋友吃饭结果被放鸽子了,产生一大堆的负面情绪,生了一肚子的闷气。佛经有”因缘“二字,树的种子是因,而泥土、空气、水分和阳光等便是缘,”主因助缘“就是树的生长需要因缘和合才能成事。每一件事发生了便有该发生的原因,有发生的原因才有发生的结果;个体无法知道世间上的所有事情,也没有能力知晓,但是无须有这种能力也可以过开心成功的日子,提醒两个点:
- 事情发生了,自有它发生的理由,个体未必能够知道,但必须接受已发生的一切;
- 抱怨事情不该发生是不让自己成长,如何配合已经发生的事情,给自己制造成功开心的机会才是重要的。
托付心态
托付心态是指把自己生活中成功快乐的控制权托付给别人。
日常交际中,某个人说了两句话,自己心里很不是滋味,责怪他不体谅;
上司感叹一下生意的难做,自己便担心可能会裁员,以后的日子不知怎么过
每个人都需要照顾自己的人生,人生中的成功和快乐,也只可以由自己找到;如依靠别人才能获取到成功快乐,即使有可能也是危险的,每个人都在不断的变化中。个体需要不断的强化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的自我价值,培养自己的知识技能,提升自己的思想层次,每个人照顾自己的人生,不假手他人。
没有办法
没有办法的心态是一份导致无法突破的执着情绪。个体固执于某种行为或处事模式而同时又对效果不满,而将责任推给其他人或者世上的任何事物,采取了一种认命的态度。首先要相信突破是可能的,接着坚持一个灵活的态度,未达到理想效果便不会妥协,进而不断地去寻找一个新的方法,凡事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
意义换框法
找出一个负面经验中的正面意义,世界上所有事情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所有的意义都只是人加诸的,可以有其他的意义,也可以有更多的意义,可以有不好的意义,也可以有好的意义。同一件事情总有不止一个意义包含其中,找出最能帮助自己的意义,便可以把事情的价值改变,自己因而有所提升。
- "因为上级挑剔,所以我工作不开心"
- 方法:
- 1)把”果“改成反义词,把”因为“放到最后,就变成了”上级挑剔,所以我工作积极,因为......“;
- 2)反复思考如何把句子写完,找出六个版本以上,然后找出其中最能够接受的一句。
- 例如:
- 使他无从挑剔
- 使我能力提升更快
- 使我超越他的标准
- 使我更早创业
- ......
从其中选择出最好的,然后把整句反复念,就会发现,对于"因为上级挑剔,所以我工作不开心"这件事情,个体赋予其的意义已发生改变。意义换框法是NLP中最常用且十分有效的改变思想的技巧。
二者兼得法
很多事情,表面上看来是两个选择中只能得一,即是”得A便失B,得B便失A“,因为持有这个观点,才会陷入困惑无法自拔。”二者兼得法“对自己发出这样的思想指令:假如A和B是可以兼得的,我需要怎样想或做才能把它实现,从而跳出框框、追求突破,它为事情的解决多提供了一个选择。
环境换框法
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的环境中其价值会有所不同,找出更有利的环境,便能改变对这件东西和这种情况的价值。
"年纪大了,与年轻人竞争不过" -- ”年纪大了,在什么环境里比年轻人更强?“
中国传统的思想中有很多表面上绝对正确的说法和规条,把人们牢牢地束缚着,运用环境换框法可以把它打破,没有一个信念是绝对有效的,信念也是个体在生活中自己制造出来的,当它妨碍个体达到人生目标时,就应该将它们修正、移开、扩充甚至改变。
价值定位法
个体对事情的价值观,即是将事情给个体的各项价值中按照大小轻重做出排序,但是有时潜意识和意识会有不一样的排列。意识的价值观是因为环境因素受到他人的影响,或者通过自我思考而修正;而潜意识的价值观则受到内心深层的因素所操控,比如系统层次、身份层次和重大信念等。通过价值定位法可以帮助对价值进行排列。
- 询问受导者四个问题,”什么最重要?“ ”能够带给你些什么?“ ”凭借它你可以得到什么?“ ”你最在乎的是什么?“
- 如果回答是一些感觉的词,比如快乐,开心、成功感等,则询问”有什么情况出现,你便会有这份.....“
- 受导者最先说出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价值,可以将四五个价值写下,让受导者看着,并从中选择哪个最重要的,并排列出次序。
一个人很容易认识自己意识层面对某事的价值排位,较难的是了解自己潜意识层面的价值排位,找出潜意识的价值排位,便能认识到内心的推动力,加上对某些价值做创造、增大和转移工作,便可以使本人的意识和潜意识更为和谐合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