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论的理解
有一种说法是 齐v. 物论n.
另一种说法是 齐物之论
谭先生的看法是,都不通。这个标题涵盖不了该篇内容。
该篇中讲了,人在自己的经历中慢慢形成自己的信念/观念,感受到自我(ego)人如果活得不符合自己的观念,就会陷入挫败感中。如果能把自己看作一堆信念的组合,随时抛弃(让自己不开心的)某条信念换另一个进来,能训练到这种程度,是齐物论的目的。
《《非常困难》》。因为相信是正确的才会成为人的信念,怎么可能让自己去摆脱。【那么容易摆脱的配叫信念么】 一种很普遍的体验:听到和自己观点不同的意见的时候很容想和对方战起来,说服对方自己的观点才是正确的。齐物论要求人们把头脑中想辩论的冲动,压制->放松。如何有意识地对抗自己爱辩论的内在,是学庄子的基本功。【《庄子》岂不也是一种观念/信念?也该压制放弃呢。对啊,不想要就不要呗。ps.知乎经常有人为什么人爱抬杠,看来是也大家普遍的烦恼】
充满罪恶感的基盘【?】(业障,原罪)让自己逼自己不停地做好事,往往就会抑郁了。庄子说不要刻意去做好人。
中医认为呢,「阳密乃固」,人的阳气、生命力如果越充实、密集的话,会越安稳,越凝聚。情绪很容易被煽动,就略显轻薄短小了【- -】生命力比较旺盛的一种表现就是心力越强【我一直奇怪他这个词的意思和心智坚定一样不一样?】
21世纪是宝瓶座时代?西方的说法。现在开始有在谈论相似的话题。而庄子在两千年前就尝试用两千年前的人能理解的语言解释给他当代的人听。非常了不起。【你家庄殿真的有想给他们知道吗?】
南郭子綦隱几而坐,仰天而噓,盈焉似喪其耦。盈被谭读作:挞,是个倒地的拟声词。耦通偶,配偶。顏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隱機者,非昔之隱機者也。」颜是个感知力很强的学生,连老师的神游了都能感觉到。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汝聞人籟而未聞地籟,汝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子基很高兴,学生能问出这样的问题。他接着用人籁,天籁,地籁这些象征物来解说。不同观点的人对同一件事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感受,这是庄子认为人必须要承认的!然后才可以开始考虑自己要不要受这些观念控制。【这个话很熟啊,就是大学时的那句座右铭,大意是人之所以受困扰是因为观念不对】子游曰:「敢問其方。」子綦曰:「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大块就是指地球。黄山:大块文章——地球上最漂亮的地方。噫:读矮,这时候不是语气词,类似打嗝吧。地球打个嗝,就起了一阵风。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风这东西要不就没有要么就萬竅怒呺。风通过各种形状的孔窍的时候发出了各种不同的声音。想想吃狗肉的人群和爱护动物的人群经过狗肉摊的反应。而獨不聞之貯乎?风还没经过什么和其他东西有摩擦的时候,你有听过它们的声音吗?【贮不是储藏的意思吗?】山林之畏佳畏佳,wei4wei2今天演变为巍巍。大树有百围那么大的孔【哈?】,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似逃(wei2一种杯子),似圈,似臼,似洼(有点深度的水坑)者,似污(几乎没有深度的水坑)者;激者,滈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yao3)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有人说有人和)。泠風則小和,飄(通飙)風則大和,厲風濟則眾竅為虛。有事件就有各种声音,而事件结束,声音又弱了。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大风刮完已经没有风的声音,只剩下树枝摇摆的摩擦声什么的余波。好比各种新闻。人类就在这各种事件里消耗自己的能量。子游曰:「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敢問天籟。」大宇宙是天,物质世界是地,孔窍是大家不同的观念。人籁不过是自己创造/演奏。那天籁是什么:子綦曰:「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settle for themselves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誰邪!」各种情绪不过是自己观念的回馈而已,都是自己产生的,和事件本身无关。让自己不爽的是自己。因此天籁的正确理解应该是:每个人不同的观点形成不同的意见 ,【然后呢,我漏听了什么?】,目的是丧我。我的定义英文有两种self,一般认为比较中性,而ego比较负面。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是self。ego是各种观念/信念的集合,它能自我催眠,对自己下命令。不认同别人未必能诅咒到别人,但是如果不认同自己的人相当可能会真的伤害到自己。我罪有应得,我不配,我不能……
//“我和家人沟通不了。我和同事沟通不了”——这是一种观念。管理学上的书教,人应该沟通——缺乏沟通是不对的第二个观念。万一你还有第三种观念:“人不应该做不对的事。”那你就等着被自己的这三个观念折磨到死吧。
//还有一种骄傲的人。别人都不够好。活在世上都在被别人拖后腿,为别人的低能付出代价。
//把自己能做的决定向外投射到长辈老板等别人身上。【就是做事没主见】,经常看别人脸色,顾虑别人想法——为别人而活。
【这三个例子是要讲什么忘了,可能是ego吧】
所有的“我应该”都要被消灭
【和(所有的“我应该”都应该被消灭)有无区别?若无区别的话这句话也要被消灭么?若有区别不是自己引进了莫名其妙的绝对吗?】
//我应该努力用功——背后的信念是:我很懒
//我应该减肥——背后的信念是:我一定会肥
以上是催眠自己,然后虐待自己。【哦,这个我爱听(/ω\)?1?8?1?5?1?8?1?8?1?4?1?2?1?4】人间世篇再说。
有些二流的道德观说“人应该无私”,无私这句话其实是一大坨的信念集合。和庄子的丧我完全相悖。
如果爱一个人包括为他烦,你还敢烦那些你讨厌的人吗?【(°д°)太惊悚。从这个意义上,前半句绝对是个值得被接受的观念!】
5.2
【人籁地籁天籁我还是没听懂】人的观念为什么不容易改变?当你对一件事的把握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最容易开始辩论。低到什么程度,不是哪个公车站离你比较近的时候(可以马上打开地图定位查询),而是“我觉得”的程度。想要证明自己是对的时候,正是你最没有把握的时候。比如家长说“这样你才会幸福”,说得越大声,越用力想说服孩子,他们心里可能更虚。想要把自我放松到可以随意换个观念看看的能力的第一步是,克制自己的辩论心。“我哪有!?”现在的人常常受不得委屈,一旦误会就急于解释。《欢乐满人间》的仙女保姆有句台词: I never explain.急于解释这件事很没道理。明明是你要误会我,为什么还要我花时间精力解释给你听,又不是我做错,如果是我做错可能还要道个歉不好意思害你误会。忍住不要顶嘴,听下去你就会发现人家其实说的都是事实。如果不是自己做错,根本不需要去解释,是对方的理解力感知力实在有问题,解释一次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只会强化彼此偏见。所以道家的人都是孤独的,我就是不解释,不高兴你走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对于百分百的事实,心就会放松。当知道的不多就会处于防御状态。如果对一个人发完飙后更生气,要检讨下是不是误会人家了。大言炎炎,小言詹詹zhan:说话烦琐,喋喋不休的样子。谵语。说的话不是一个铁的事实,就会变现为唠唠叨叨。这时候说出来的话,可能不是对方需要的,而只是自己的“执念”。出现“绝对”这样用力的词语说话,请反省。
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
睡觉可以获得能量。孟子以“牛山濯濯”比喻人性本善,但因为放任良心等外在因素而使善心不存,体现了孟子性善论的观点。 睡梦中的自己知道的似乎总比肉身表面意识知道得更多。“醒着”的自己总是诸多不足,人生有种虚构感【是无力掌控全局产生的吧?很强的人就不会这样。欸,为什么用了“强”这个字?】庄子认为要承认自己是不完整的,不是全知全能的,大部分是自己不知道的,要承认这种心虚,这样才能吸纳更多的信息来完善自己。心虚的感受是一个健康的感受。但是如果你不接受它———人有这样的恶习———就会排斥不知道的事情。不知道->胡思乱想,编故事把那些不知道堵起来,心力越来越弱。我们要让自己停留在承认“我不知道”这样的程度就好。好辩的头脑很容易轻视别人,想着打败别人,会與接為構,日以心斗。这样心就会縵者,窖者,密者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就算早晨醒来也会觉得世界充满恶意,“斗志满满”。小恐惴惴,大恐缦缦能感受到自己害怕,慌乱都是小错。而真正面临大错误的时候脑子直接就当掉了,或者完全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或者有很强的防卫心。有很强的防卫心就好像其發若機栝,其司是非之謂也;等待对方的破绽,进行攻击,辩论回去。心越来越狭窄。不完整的自我往往认为自己有司是非的能力/权利/义务。如果他有个看法别人要他放弃,他会极力挽留,极力到其留若詛盟的程度:要是我错了头砍下来给你当凳子坐。其守勝之謂也。当不争辩的时候,能听进更多的声音,它们能滋养心力。心里增强,办事效率都能提高。反之,人长期处在这种辩论的状态,生命力越衰弱。其殺如秋冬,以言其日消也;要做真小人。有利益的事才去做。如果辩论得不到什么于你有意的,那他纯粹只是消耗你的生命力。【可是我要是善于辩论的话,应该会觉得辩论很开心吧?那也算个益处?】基督教有个故事,主人留给三个仆人三袋麦子,一年后才回来。一个用完了,一个原封交差,一个播种收获数倍交还。如果这袋麦子是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最后上交什么东西,我们要作何选择?其溺之所為之,不可使復之也;沉迷进去的话基本没的救了。【??这样不太好吧……】其厭也如緘,以言其老洫也;生命已经枯萎,心已经老掉,近死之心,莫使之復陽也。这样的人没有感知力了,分辨不了事实,他承认的都是他想承认的那一套/他们的幻想。
//“太太我们店是不能外带的。”“你这是什么服务态度!#……¥%&”
//“你迟到那么久,让我在路边等那么久,害我的脚被车kei到!”
这样的人哀莫大于心死,只活在主观世界里,没有任何客观感知力。恢复近死之心的生命能是不可能的。这句话是庄子对人很绝望的批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