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那片苇子地
尘世的喧嚣打破了这个宁静的村庄,这时的村庄,到处都是一排排现浇房,儿童时代记忆里的小树林、芦苇地、小溪……已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是城市化进程中留下来的钢筋水泥建筑,还有那破败不堪的水泥路,屋顶上黑压压的太阳能板,还有那高低不平的糟糕街巷……这时我不由的想起了儿时村南的那片芦苇地,他带给我们无限快乐,陪伴我们不知不觉中成长。
村南的芦苇地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了,面积很大,长势喜人。这里每一个季节有每一个季节的美。
春天,嫩芽吐新,孕育生机;夏天密集的苇叶簇拥着,郁郁葱葱,满眼绿色;到了秋天被黄色浸染,一片金黄;冬天大雪后苇子地披上银装,又是另外一番美景。这片苇子地可以说是我们村当时最美的地方之一,当然,这里也早我们幼年时代的乐园。
记得那是春天的周末,我约几个小伙伴去苇子地玩儿,春天正是苇子吐新的时候。芦苇破土而出,嫩嫩的,尖上有些芽黄。那时我们不太懂事,总是掐下个苇芽,用刀切成片,模仿大人下厨的样子开始加工,一玩儿一上午,除了炒制苇芽,我们做的菜品种类很多,那时的我们觉得这就是最快乐的事。饭菜做好以后,端上自制的餐桌“品尝美味”。它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快乐。
说起夏天,天气虽然炎热,但苇子地里的野鸡、野鸟、野鸭等开始孕育下一代,你在苇子地外边就能听见里面的叫声。这时我们总会窜到地里寻找鸟窝,这里边鸟窝真多,有时鸟窝里鸟妈妈不在,我们会看到几颗光溜溜的鸟蛋,调皮的小朋友这时会一锅端了鸟窝,把鸟蛋拿来玩,想起来那时的我们也太坏了,杀死了多少小生命。假如这事放到今天,可能还会因猎杀鸟类受法律制裁。苇子地里鸟类很多,当然也有很漂亮,叫声很好听的鸟,只不过那鸟很敏捷,一般我们小孩逮不到,夏天的芦苇地总是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
传统节日端午节到了,家家要包粽子,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习俗。勤快的妈妈总是在节前就买下糯米、粽叶,那时的粽叶大部分是外地产的。包粽子的时候,有时家里不够,妈妈就会派我去苇子地掐苇叶,我们村苇子地里的苇叶这时也长大了,苇叶绿油油的,嫩嫩的,又宽又大。我那时会敏捷的钻进苇子地,不一会儿就掐一大把,然后拿上苇叶带回家。等妈妈煮棕子时,远处就能闻到清香的棕叶味,这时的我总是扒在锅沿边,害得直流口水……
秋天到了,芦苇地里慢慢变黄了,这里成了小昆虫的乐园。我们会在这时会约几个小伙伴逮小昆虫喂鸡。时光过去很久了,有一种会叫的昆虫我也记不清它的名称了,叫起来声音很好听,我们捉到它后,会自制一个小笼子,把它关起来,每天会给笼子里放点南瓜花,眼见着放进去,一会儿就吃光了,我们给他取了个名字叫“秋蛉儿”。傍晚听着他的叫声像音乐家在演奏乐曲,妙极了。
到了冬天,天气很冷,我们一般会钻在家里边,深居简出,不过雪后的苇子地被大雪覆盖,此时的苇子像披上了一层银装,相当的漂亮,我们总会一起去那里打雪仗、脸冻的通红,但我们都喜笑颜开。
一晃好多年过去了,故乡已旧貌换新颜,我们也进入不惑之年,陪伴我们成长的、好玩儿的、留下我们欢声笑语的地方已荡然无存,但这些发生的趣事早已封存在我的记忆里。想起那潺潺的小河,浓郁的小树林,天然的小土丘,宽阔的冰场,还有绿油油的苇子地,……不禁让我感慨世事多变迁,美丽的乡村已发展成现在的新农村,生活条件一步步改善,但我还是怀念过去家乡的一草一木,过去家乡的玩伴,还有家乡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