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对高职院校教师从事科研的意愿以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科研的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37.33%的教师完全愿意从事科研,最主要的动力来自于个人成长与兴趣;60%的教师表示愿意开展但有一些困难,最主要的限制因素表现为自身的研究方向不明确、学术氛围不浓厚;不愿意从事科研的教师仅为2.67%,最主要的限制因素为其他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开展科研。可见,科研基础能力、科研氛围营造、科研时间保证以及个人成长需求是影响高职院校教师从事科研的主要因素。因此,通过建设学习共同体积极引导教师自愿参与科研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共同体初期,受到科研基础、资源条件等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开启学习之旅。一是模块化合作学习模式。科研能力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了文献检索能力、文献综述能力、资料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研究设计能力、科研方法运用能力、选题能力、成果撰写能力、问题转化能力、跨学科知识运用能力、外文文献阅读能力、成果转化能力等不同方面,每一方面的内容与要求各异,教师可以根据所需,选择进入不同的能力提升模块开展学习,以“记录表”的形式对各模块的关键知识点进行记录、摘抄,及时消化吸收,为自身后期开展深度与精度研究夯实基础。二是项目化合作学习模式。教师可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与兴趣,选择加入到某一项目组,每一个项目有明确的主题、研究方向、研究方法与稳定的研究成员,覆盖了科研的基本过程与要素,这便于学习者快速地了解科研活动要求,增强教师的科研工作适应性。不管是选择哪种模式进入学习共同体,这一时期都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并融入其中,秉持勤勉好学的态度与品质,从小处着手,不断在具体的科研实践活动中提高认知水平,努力在一次又一次的“旁观”中发展自我、充实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