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终南山,秦岭的名山,诗经作者写终南山,开篇即气势宏伟,“终南何有?”非常大的设问,如果仅以写景,则会滔滔不绝,弄不好就成了《终南山赋》,可是作者不意于景,“有条有梅”,重举轻放,以白描手法勾法两笔,有山楸树,有梅树。就此打住,接下来才是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以兴起,以比收。我们的君王,华丽高贵,如同终南山之广有,如同终南山之灵秀!以山比人,以人比国,寄托作者对有德君主带来光明前景的信心。
诗的第一部分即把作者要勾画的景和想表达的意已显露,但是诗经的手法仍然是一咏三叹,所以接下来,作者再一次比兴,通过勾画“纪树和赤棠树”,再来衬托君子如玉般的品格。对于君王,忌讳直描其象貌品格,作者通过君王的穿戴来揭示君王的品性,“黻衣绣裳。佩玉将将”,以绵衣来形象,以玉器发出“锵锵”的清脆声音来比拟君王的品质,恰到好处!最后才是作者要表达的诗旨:寿考不忘。祝愿这么贤明的君王“寿比南山”,群子幸哉,国家幸哉!
全诗可谓大气磅礴,而又不失于空洞。格调高、愿景好。以物比人,有兴有叹,精致意韵,字约义丰,表现力十足。
比较一下后世写终南山的名篇。
唐·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唐·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唐·李白:《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
无论王维、李白,都从个人情怀观山,格调无疑不似诗经。诗经仍然是简单而意赅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