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读毕《斯坦福极简经济学》,但由于一直出差,坦率来说并没有很好消化全书的内容,尤其是后面宏观经济学的部分更是囫囵吞枣。总体来说,作为经济学基础为零的小白,对该书会评70分,优势在于作者打造了整体经济学框架,打开了我的经济学视野,同时能够深入浅出的对经济学理论进行讲解和论证,同时篇章能够前后呼应,经济学的主要论点成一条主线贯穿;译著的语言表达成为我没打高分的主要原因,对于这种科普型的经济学读物,本土的优秀作者的书也许读起来会更加生动。
首先粗浅的谈一下我印象最深刻的两个经济学的主张:
一个是经济学人的假设。经济学始祖亚当·斯密(Adam Smith)曾说:“每个人……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促进了多少公共利益……他只盘算自己的安全……只盘算自己的获利。而他在这么做的时候,如同很多其他情况,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去促成一个与他本意无关的目的。虽然与他本意无关,但也不会因此使社会更糟。借由追求自身的利益,他频繁地促进了社会利益,比他认真设想促进社会利益还有效。” 自利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当它被适当引导时,就可为社会带来各种好处。这个同我们从小接受思想政治和集体主义教育相违背。”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曾经在课本上也学到过,但没有提到由它引导的自利是经济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假设。设想一下,如果人人都是利他,卖家希望东西卖的便宜让对方占便宜,买家希望出高价格让对方多挣钱,那么生意也许永远没法达成,需求也永远得不到满足。反倒是在“利己”的前提下,双方寻找一个中间点,形成一个市场价格,各取所需。这个自利,同心理学中常倡导“先爱自己,再爱他人”也是异曲同工的。在我们的文化里,似乎利己,爱自己都是挺难以启齿的一件事情;不论是教育还是文化引导上,牺牲自己成全他人才是被歌功颂德的。实际上,真正爱自己并非等同于自私自利,相反表面上自私自利的人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爱自己,因为内心强烈的匮乏感才会导致这样为自己囤积资源的的自私行为;而从心底里爱自己,表现在能接纳自己,愿意对自己好,认可自己的价值感,这样自爱的人内心是充盈的而富足的,才能有能量更好的爱他人。
另一个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有所取舍。 “趣闻逸事”并不是“数据”。很多经济取舍都有一个特色:它能帮助某些人,却同时伤害了其他人。经济学家关心的是统计受到伤害或帮助的所有人,而不只是新闻报道里的几张脸孔。经济学是门非常务实的学科,我很欣赏这门学科客观和公正性,“权衡或取舍”跟我们中国文化里“有失必有得”“祸福相依”相得益彰。从英文的“Trade-Off”这个词来看Trade为“贸易,交易”,Off有“离开,剥落”,这就意味着在这个双方都涉及到的交换当中即便达成了交易也是有东西掉落了或者说损失掉了,所以尽善尽美的结果是不可能存在的,总会存在某方面的牺牲,可能来自交易中双方也可能是第三者。我们可以从经济学的视角做的,并不是要实现一个满足方方面面解决方案,而是充分考虑,知晓Trade-Off,了解哪里会有损失,但充分满足最优先的需求;对于无法满足的,是否有Mitigation方案,代替方案或者预案;对于无法实现的,该放弃就放弃掉,集中火力完成最关键的。这也就牵涉到本书其中一章内容谈到做自己最适合做的事,就有更好的生产力。当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注自己擅长的,不断地深耕,会为自己带来更大的竞争力优势,而传统的短板理论偏执地把自己培养成全方位的人才,专注提升自己的不擅长的,我个人认为不符合人性发展也不符合经济学的原理。
另外,读了本书后,我纠正了自己以前比较比较偏激的针对雾霾的想法。去年12月底在成都雾霾特别严重的时候,我对每天肮脏的空气和恶劣的呼吸环境深恶痛绝。 我认为政府是以人民的生命,以环境健康换政绩。我主张不需要大力发展经济,以牺牲民生换取发展;人民的幸福感与经济发展并不成正相关,因为经济发展会导致贫富严重不均,而幸福感很大程度上是在跟别人的对比中丢失的。如若一个国家整体经济水平都很低,人民生活质量都差不多,就像改革开放前一样,或者就像不丹一样,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人民反而能在一个利于健康的环境下更加幸福地生活,有灵魂有思想地生活。然而,通过本书,我知道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因为长期来看经济增长是唯一会影响生活水平的因素,而且主张绝对的零污染是不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