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秘诀是:积极,热情,和勤奋。(Secret of success: optimism, passion, and hard work) 人人都想成功,积极心理学希望回答的问题是:应该如何做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呢?
信念为什么会改变行为?
在上一篇推文中,我们介绍了信念对环境和人的行为产生的影响,那么为什么信念的力量如此强大呢?
🍀动机(Motivation)
其中一个解释是我们人都喜欢在做事之前和做事情的过程中寻找一个动机,帮助我们更好的完成目标,而不是遇到困难就退缩。
🍀内外统一性(motion of consistency)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有两个部分,真实的世界(actual world)即客观发生的事情和认知纲要(mental schema)可以理解成一个脑海中的地图来解释、引导我们认识这个世界。当真实的世界和认知的世界不统一的时候,我们的潜意识就需要进行一些改变来达到统一。比如说,我们潜意识认为“我可以做好这件事”,但是外部事实却是”我失败了“,这个时候我们的潜意识会出现一些自我保护的机制。
这些潜意识中进行的机制包括:更新我们的认知地图(我不一定会做好这件事),忽略一些外部事实(忽略这个失败),或者努力去寻找和原先的地图相符合的信息(其实我从某种程度上说还是成功了的)。每一种机制的存在都是为了保护我们的自尊和自我认知,所以每一种存在都是有意义的。
介绍这个理论是想告诉大家,我们的mental schema或者我们潜意识中对这件事的理解就是我们的”信念“。
积极和消极的区别
Martin Seligman作为积极心理学之父定义积极和消极的本质是How Interpret the event即我们一件事的解释。Seligman发现其实积极的人和消极的人遇到的外界事件都是一样的,然而这两种心态的区别在不同时期的目标的实际性。
🍀积极的人在长期目标上实际,而短期目标并不实际
消极的人在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上都很实际。它们会设立较低的目标,有较低的期待,所以也会有较低的动力。当一件负面的事情发生时,失败了,潜意识为了寻找内部和外部的统一,会告诉他们“你看吧,我就说你不行”。这也就导致他们下一次会设立更低的目标。然而一件事的成功超过了那个原本就很低的目标,他们也不认为是自身能力的提升,而是会觉得“我只是走运”。
然而积极的人会在一开始设立较高的目标,尽管他们的成绩并不一定会很好,但是当失败的时候他们会问自己:“你学到了什么呢?这次和上次相比有什么进步吗?”于是通过几次的失败、后来的努力和坚持,他们把那些短期的不切实际的目标主见变成长期、切实际的目标。
所以积极和消极的两种价值观的区别在于:如何解释一件事。你是认为它是固定的?还是暂时的?你认为它从宏观上否定了你的能力?还是只是这一件事没有做好?
🍀Stockdale Paradox: 不切实际的积极和切实际的积极
Stockdale Paradox定义了真正的积极是可以增加人们的应对负面事件的韧性。它包含了我们可以客观的认识到现在所处的条件,并且跟随环境的变化改变我们的预期和目标,并且最终有勇气攻克困难。
幸福的假设?
William James在很久之前提出一个关于自尊的公式强调了pretensions(我们对一件事的假设)的重要性。他认为:
🍀Self-esteem=success/pretensions
也就是说当我们对一件事的假设越高,最后的对我们造成的影响更大。然而事实证明这个公式是错误的。
🍀幸福水平回归均值法则
Daniel Gilbert后来发现幸福指数会随着生活中的正面和负面的是波动。也许会跟着正面的事情上升但是过不了多久又会回到原来的水平。
所以好消息是我们可以更多的挑战,因为即使失败了,并不会对我们造成很深的影响。可是坏消息时,再开心、积极的事情也不会持续很久,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积极心理学呢?
Tal教授告诉我们,虽然积极的事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变淡,但是我们幸福水平的基线(baseline)是可以提高的。也就是说随着不断的练习和学习,每次回归均值的时候都要比之前更高一些。
如何提高幸福水平的基线呢?
🍀面对而不是逃避(cope as opposed to avoid)
Self-perception theory告诉我们:我们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得出对自我的结论和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得出对别人的结论是一样的方式。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看到自己经常运动,那我们我们也会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是个爱运动的人。
所以,当我们可以直面面对自己的行为,通过积极的方式理解、接纳自己,就可以提升幸福的基准线。
另一方面,我们所感受到的痛苦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少得多,这也是社会心理学里的一个概念。所以不用担心负面的结果会给我们带来多么大的伤害,勇敢去尝试、去做吧!
🍀想象力、图像化的重要性
Shelley Taylor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都想象着自己在考试中得了A。其中一组学生不光想象到自己拿到好成绩时喜悦的样子,还“看到”自己在图书馆努力复习的样子。结果表明,这一组的学生取得了更显著的成功。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的大脑分不清什么是想象中的,什么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和之前提到的“内外统一性”的理论相结合,我们的大脑为了消除因为内部认知和外部世界不符合的不统一性,会在潜意识中产生机制达到统一。这其中会包含产生相应的情绪促使我们的意识完成目标。
🍀认知疗法
同样和对一件事情的“interpretation”(理解)密切相关的是认知疗法,它被认为是最成功的干预治疗。认知疗法是建立在之前推文提到的“ABC Model”的基础上的,通过对外部事件(event)进行理解产生思想(thought)从而激发对这件事的情绪(emotion)。
认知疗法就是通过改变其中较为主观的“思想”的部分,通过改变对一件事的理解,重建合理性,最终产生发展出正面的情绪。
下面就要介绍几种不健康的心理陷阱。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正处于这些陷阱中的时候,就要小心了!
1)Magnifying:描述我们放大了一件事情的严重性,具有两面性。一般是因为一件事的失败就完全否定自己,或者是根据一件事的成功就对自己未来所有的事情失去了判断能力。
2)Minimizing/tunnel vission(管道思维)描述了我们过于局限在微小的细节上,可以是正面的细节被过分标榜,或者是负面的细节被过分批判。这都会让我们不能看到整体的情况,放弃很多机会。
3)making up fabricating(编造事实):通过对事实的扭曲从而过分的追究自己的责任,或者推卸自己的责任。
4)emotional reasoning(情绪合理化):通过对自己情绪的感知来判断自己的价值。例如当我们觉得自己嫉妒别人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很坏。这样把本应没有好坏之分的情绪合理化,从而成为了我们对事实的理解是不恰当的。
总结一下:
这篇写的比较长,而且是春假出发前努力赶出来的。主要是解释了上一篇信念力量背后的理论支持以及我们可以如何运用这些理论在生活中。为了形成大脑中的内外统一性,我们可以根据改变对一件事的理解方式,尤其是那些主观的思维,改变我们的心态,从而变的更积极。幸福是有恒定的均值的,所以我们要pratice, practice, pratice, and be spontaneous. 但是我们均值的基线是可以提高的,通过:visualizing, hard work and coping, 以及leaning to dispute irrational thoughts。
好啦,我要放下电脑,出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