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饼,属一种大众化的烤烙面食,据考证,烧饼是汉代班超从西域传来的,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食品,最早叫胡饼、胡麻饼,唐代白居易曾在《寄胡饼与杨万州》中描写到“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予饥谗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可见到唐代已很流行了,长安辅兴的胡饼很有名。美味的烧饼随着迁徙的人群流动着,并不断融入各地创新发展着,形成现在烧饼的众多品种。
草炉烧饼又叫大炉烧饼,《梦溪笔谈》中曾描述到”炉丈八十,人入炉中,左右贴之,味香全美,乃为人间上品”。在扬州、泰州、南通、盐城等苏中地区都是非常有名的,但都口口相传的“听说”,对于其制作细节无从可知,草燃烧中如何去黑烟成就美味,是“炒炉饼”还是“草炉饼”…让人混肴,张爱玲也曾混淆着,并也曾在一篇散文中澄清应该写作“草炉饼”,因此探究其美食秘密应成为探访者探秘并传承的不竭动力。
草炉烧饼采用老肥发酵面团,在面团中和入面肥(俗称老酵)而使其膨松发酵的面团,发酵时间一般夏季3小时,冬季6个小时,把控发酵恰到好处是个技术活,可用手指轻轻插入面团顶部,拔出,凹坑不弹回原处,四周并不塌陷,表明面已发好。面团发好后,其中酸量增加,制作烧饼生坯前需要加碱中和,这个过程称为对碱,一般采用食碱溶液,以揣的手法使碱液分布均匀,加碱的量要看发酵面团大小、发酵程度、气候、碱溶液浓度而定,检查加碱是否适当,一般待面团揉制不粘手并有一定劲力,用手轻拍发出催而响亮的“嘭嘭“声为刚好,扬州地域的三家草庐烧饼店碱都比正常偏大。对好碱的面团团下成大小一致的面剂,擀制成成圆饼,刷上一层上色糖水,撒上一层芝麻制成烧饼生坯备用,静等烤制了。(当然有的地区也制坯时也包入不同馅心的)
一般情况下草炉烧饼制作时一人制作生坯的同时,另一人先点起适量准备好的草料,将炉膛烧热,待温度到时,压低明火,留有类似无烟木炭整团的无烟红火团,此时用湿布抹去炉壁上烟灰尘准备贴饼,贴饼时,制作人先洗了一下手,然后一只手拿两个饼胚,等另一只手将上层饼胚翻过来后,迅速伸入膛内贴上,整套动作干净利落一气呵成,饼贴满左、右、顶四周,然后挑火焐火,封炉烘烤,待饼胚由薄变厚,鼓成馒头状,表面呈金黄色后,此时也正好火烧尽了,制作人一手持长柄铁铲,一手举长柄铁网兜伸进炉膛,铲起饼落,兜满倒出,干净利落,饼成。
草炉烧饼刚出锅单吃最好,曾是物质匮乏的年代几代人的美好记忆,其外脆香内喧软,被人们形容为“金顶铜底玉镶边,松脆绵软味甘甜”。 当然既可单吃,亦可与鸭汤、牛肉汤、老母鸡汤配食,相得益彰,吸汤迅速,既起味又爽口。民间认为,草炉烧饼性温驱寒,加之囊厚松软,利于消化吸收,特别适合身体虚弱者滋补身体,现扬州地区仍有妇女坐月子常食之的习惯。
草炉烧饼,一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食品,在历经了2000多年的时光消磨后几乎绝迹于苏中大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饮食习惯的逐渐改变,使得具有浓厚饮食文化底蕴的草炉饼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和餐桌,特别是年轻人对这个具有千年文化的食品,也许只剩下了一些从前辈们那里得来的残存记忆。
附美食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