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每天都在用语言定义和描述着孩子,很多孩子逐渐变成了父母所描述的样子。有的孩子被这些语言“驱赶”,最后成了语言里所塑造的那个人。
孩子在与父母互动的过程中学习,如果孩子做错了事,被父母打哭了,他就学会了一件事:谁有权力,谁就说了算。父母一不高兴,就把孩子关在门外,说“我不管你了”,他孤单地在门外哭。这时,他又学会了一件事:生气的时候,要马上翻脸。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复印件”上的信息如果有错,一定是“原件”出了错。
当一个人把犯错等同于不被爱,或是把犯错等同于不被尊重,把两者错误地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对自己苛刻地上纲上线。
父母盯着孩子,让孩子“忍辱负重”地写作业,起到的是反作用。孩子会用百分之八十的精力来应付父母,他脑子里想的不是怎么做题,而是“怎么能让我爸(我妈)别发飙”“怎么能让他(或她)别生气”。
关于指责:因为自己从小在原生家庭关系中犯错后的经历不怎么美好,会容易形成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犯错了就会失去尊重和爱。对不爱和不尊重的恐惧让我们开始怕犯错,进而不愿意承认错误,甚至出现推诿的现象。
底层原因是恐惧,对不爱的恐惧。不爱的恐惧来自于小时候自己犯错后父母的表现。
关于陪伴孩子学习
陪伴孩子写作业不是盯着孩子,监视孩子,那样不仅会降低孩子自尊水平,让孩子越来越敏感。也会慢慢侵蚀孩子学习内驱力和好奇心。
这也就是,孩子为什么小的时候摔痛了还要爬起来学习走路。而长大了,反而要有人督促才去做作业。实际上是一种学习内驱力慢慢被消耗的过程。
孩子正在成長为我们口中描绘的样子,如果想让孩子更优秀,我们做父母的就更应该优秀。只有原件标准,复印件才会标准。
现在就是在自由责任爱的框架下,让孩子有一定选择权和自由度,让他的成长更有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