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有三种年龄,身体年龄、社会年龄、心理年龄。身体年龄指的是一个人的自然年龄,社会年龄指的是社会阅历与经验累积的能力,心理年龄指的是一个人的心智成熟度。而心理年龄是成就一个人真正自我的根本,是成就一个人人格的基础。
精神分析学家认为,健康的心理发展过程经过正常自闭、共生、个体化期,最终形成抽象意义上的自我。如果一个人在某个发展阶段得到太多的满足或者严重匮乏,他的心理就会固着在这个阶段,进而形成情结,但是成年后,他一定还会持续寻求这个阶段的满足方式。也就是说,虽然这个人的身体一直在成长,但是心理却会固着在某个童年早期,他的防御机制会很幼稚,大多会采用退行的方式来宣泄情绪和达成期待。比如有的人一旦生气就会口不择言,啥狠说啥,说完之后又后悔不迭,这时呈现出来的,就是内在小孩儿的状态。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两个我,一个外在我,一个内在我。人之所以不能在愤怒、情绪激动的时候做决定,是因为那时候是内在小孩儿在做主,小孩从不为后果负责。人的外在行为是受认知调控和情绪左右的,而心理年龄不够成熟的人,会视野狭窄、认知低下、格局狭小、思维偏狭。
一个人的内在小孩儿没有长大,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养育者没有允许孩子做自己,跟没有被允许表达过生命力。很多养育者会困惑和委屈,我是那么用心的养育孩子,我已经把最好的东西,尽最大的努力爱孩子、给予孩子,结果却事与愿违,非常难受。存在主义讲,我选择、我自由、我存在,人活着的最大意义就是能够做自己。一个人如果能够自由的伸展生命力,他的自信和热情就会淋漓尽致表现出来。一个健康的自我就是既要自信又要热情,自信是将能量流向自己,热情是将能量流向他人。
很多父母自认为的付出、无私和爱,其实是在按照自己的需求满足孩子,实际上,他们很少看到孩子真实的需要。这样的父母本身内在其实是匮乏的,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的需求都没有被满足过,所以他们自己并不知道被满足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如何去满足孩子。同时他们道德层面的超我还认为,主动表达欲求是不对的,是不应该的,所以他们会把表达生命力的动力视作洪水猛兽,从而把欲望、需求、想法、观点、情感情绪深深压进潜意识。然而被压进潜意识的东西并不会消失,并且还会寻找各种机会表达自己。所以这样的父母在意识层面不敢满足自己的需求,但在潜意识的指挥下,会把这种对自我“内在小孩儿”的喂养期盼,投射到孩子身上,表面上是在爱孩子,实际上是在补偿匮乏的自我。所以,自我匮乏的父母的付出和给予,实际上是在用自我牺牲的方式爱孩子,爱的背后其实是深深的期待。而这样的爱和期待对接受者来说就是压力和责任。这种情况下,养育者很难看到孩子真正的需求。那么对孩子身体、情感的忽视就会成为必然。
孩子的健康成长,很大程度上来自父母好的镜映,没有好的镜映,孩子的内心就无法内化好的关系模式,不合理的信念和反应模式就会扎根心底,影响甚至决定一个人的认知和行为模式。所以,如果一个人总是在类似的事情上反复出现负向感受,或者情绪失控,就需要注意和重视,说明在这里很可能隐藏着你的创伤。如果想要成长,就不要逃避,要觉察自己的内在小孩,陪伴内在小孩儿慢慢长大,这是一个人内心变得强大的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陪伴自己的内在小孩儿长大?——做自己的好父母,学会自我养育!
我们要学会自我关怀,以我们期待、渴求的父母对待自己的态度和方式,爱自己、重新养育自己。自己做的好、取得成绩的时候,及时的欣赏、鼓励和奖励自己;遇到挫折时,只在事实层面归因,情感层面上要自我接纳和抚慰自己,不管自己做的好与不好,都要爱自己,不要自我攻击;同时根据自我和客观分析,寻求身边可行的资源,积极解决问题。随着有意识的积极暗示与行为上的刻意训练,内在的力量就会不断得到累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的飞跃,内在小孩儿就会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得到抽象升级。
——材料整理自《娟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