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31年,宋仁宗天圣9年,辽兴宗景福元年。
天圣9年啦,皇太后刘娥,垂帘听政的第九年啦。时间真的很快啊,一辈子充满传奇色彩的刘太后,也即将走完她的一生。留给后人的,是那说不清道不明的评说,从我个人角度说,还是很钦佩这位一生多舛的女性,不仅仅因为她姓刘啊,更重要的是她从社会底层,努力也好,命运也好,走到了一个女性能走到的巅峰。
但是这一年,辽朝的辽圣宗耶律隆绪驾崩了。辽圣宗,就是当年澶渊之盟时候跟他妈妈萧太后一起杀进中原的那位。那一年,他已经33了岁,还什么都听妈妈的。但是没想到,他后来亲政,居然是一位非常贤能的皇帝,不仅政绩不错,而且执政时间还长,在位49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排名第六长的皇帝,几乎占了整个辽朝219年历史的四分之一。他这段时间,就是辽朝的鼎盛时期。今年他已经是60岁的老人了。他这一死,辽朝也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今年辽朝还有一件事值得注意:辽朝把一个公主嫁给了西夏的太子李元昊。大宋朝一正北一西北的两位邻居成了亲家。这是宋、辽、西夏三国关系中的一件大事。这一期的《文明之旅》,就从“和亲”讲起。
一·和亲
夕阳余晖,在广袤的草原洒下一抹金色。朔风凌厉,草浪滚滚。虽是锦帽貂裘,可回首望去,是渐渐模糊的长城,远离故土,也再也不得再见亲人与朋友,心绪万千,却端坐马背。“我只是个弱女子,家国荣辱本与我无关。名为大汉公主,可我知道,我大概只是枚棋子。我得脱了宫室高墙,又怎知是否落入另一个尘网。”我想,千百年后,我们回望着昭君出塞的故事,是否能够感受到,那只不过是一个柔弱女人,第一次与命运抗争,却似乎摆脱不了任何命运的磨难。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咏怀古迹》
在西汉初年的时候,汉高祖刘邦和匈奴打了一仗。很不辛,这一仗打败了,不光打败了,汉高祖本人还被匈奴40万骑兵围困在了白登山。这应该是刘邦一生中最危险的时刻之一,因为周围已经被围的跟铁桶似的,匈奴人只要再加把劲,历史就得改写。还好的是,刘邦采用了陈平的建议,重金贿赂冒顿单于的阏氏(王后),这才侥幸逃出生天。
这一仗打下来,汉朝清楚了北方匈奴的实力,也清楚了刚刚建国的汉朝是没有实力匈奴硬干的。刘邦采纳了大臣刘敬的建议,选了一位宗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匈奴单于,这就是汉朝和亲的由来和开始。
在西周时期,周王室分封了那么多的诸侯国,当时的统治技术又相对落后,各个国家之间,甚至和周围的戎狄之间,往往会通过婚嫁在实现相对的和平,或者对邻国的控制。这种通过联姻来实现某些政治目的的方法,由来已久,绝不会晚于西周。
而到了汉初,刘敬给刘邦出主意的时候有说到:“陛下把公主嫁给单于,那单于就是陛下的女婿,将来公主的孩子继承了单于的位置,您就是单于的外公,那外孙又怎么会和外公过不去呢?”刘邦立刻觉得,这主意好。嫁一个姑娘,就能控制整个匈奴,想想都会笑。
可惜理想丰满,现实骨干。
到汉武帝为止,西汉的和亲政策,汉高祖一次,汉惠帝一次,汉文帝三次,汉景帝一次,汉武帝初年一次。。好多姑娘送出去咯。但是对不起,匈奴在边境地方依旧该抢枪,该闹闹,你送来的姑娘嫁妆,当然也是照单全收。汉朝皇帝想当“单于“外公的臆想,当然一次也没实现,而且是中原王朝出嫁的和亲公主,基本上没有生下过少数民族的部落首领。这就逼得汉武帝,必须好好教训教训这帮野蛮人,后来卫青霍去病的故事,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了。
唐朝有位诗人,叫戎昱,写下一首诗,最著名的几句是“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托明主,安危托夫人。”就是你送了那么多公主给草原民族,把和平的希望,甚至更深的野心寄托于几个女孩子身上,是不是太low了。人家匈奴也好,突厥也好,几时买过账了?自己不好好想想治理好国家,却打这种小聪明。
但其实,北方草原民族的习俗与中原不同,谁跟你讲什么汉族的家族伦理道德。中原这边的王朝,又怎么能不知道,都是权术的高手,就是汉初没清楚,之后的唐朝还不懂吗?但看看这个数据:自从汉高祖开了个和亲的头之后,汉武帝之后和亲继续在用,不然王昭君又何必出塞呢?不说汉朝,唐朝时候,和亲的公主也有好几十位,最著名的就是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了。到了清朝更是把和亲策略运用的炉火纯青,光跟蒙古之间的和亲,就有500多次。要是嫁姑娘这招儿没用,为什么大家一直都在用呢?它到底是怎么起作用的呢?
二·投下的石子和涟漪效应
还是回到上面昭君出塞的故事,汉元帝的时候,照理说匈奴早就在武帝时候被揍得服帖了。那为啥还要和亲啊。这次还真不是汉朝想嫁,而是呼韩邪单于自己主动来求的。经过武帝时期的大规模战争,匈奴早就不复当年的雄姿,分裂成了几个部分。而呼韩邪单于就是匈奴五部中最弱的那一支,所以,不仅把王昭君嫁给他,确立了他是汉朝女婿的身份,而且是给钱给粮给军事支持,帮他赢得了匈奴的内战。。自此之后,匈奴就再也没有能够掀起过大浪来,直到西晋八王之乱之后,才最后登上了历史舞台。
到了隋唐时期,中原政权再度辉煌,草原民族娶到了一位中原的公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的老丈人是中原的皇帝,这背后可能就是政治、经济、军事的潜在支持。这个支持,不见得是现实的,但是通过和亲这个动作,周边的部落都知道我的这层背景,他们在做政治考量的时候,自然会把这个因素计算进去。用于威慑的力量,反而是更重要的力量。这就行了啊。
比如说唐太宗的时候,他先是同意跟一个叫薛延陀的小国和亲,又悔婚,公主不去了。当时的大臣都劝,咱们大唐是大国,怎么能干这种失信的事儿呢?唐太宗就做了一番分析:说你们这些人啊,真是食古不化,太教条了啊。薛延陀周围有十多个大部落,有很多兵马,如果合力进攻薛延陀,立马就可以灭掉他。但为啥他们不行动呢?就是因为薛延陀的首领,是唐朝立的。他们不敢嘛。现在我先放出信号要把公主给他,他肯定是志得意满,有靠山了嘛,横得很。然后我又悔婚,公主不去了。那他周边的势力就清楚了啊,我们放弃他了。那过几年,大家还不联合起来把它灭了?后来果然。
“和亲”显然就是中原皇帝手里一颗石子,投出就是发射政治信号,操之在我、予取予求。这一枚小小的石子,打在草原王朝的水面上,激起层层涟漪,就算我不能控制你,但我能成功扰动你。
通过“和亲”政策,各个封建帝王的目的实际上说明了一种现实世界里的行动机制,叫“涟漪效应”:投放一个小小的变量,带动一个局部变化,再用这个变化去影响一个更大的局部,为实现最终目的,不断积累条件。
现实世界里,到处都有涟漪效应。读了一本书,懂了一个道理,掌握一个技能,善待一个陌生人,做一件体面的事,所有这些都只能优化人生的一个局部。它像一个投进池塘的石头,荡起一点涟漪,然后等待机缘,再去推动下一个涟漪。
现实世界里的持续行动者,往往要承受各种各样的批评:你这么干,没什么用吧?你这么干,机会不大啊?你这么干,不像胸有大志啊?等等。但是,他们心里清楚:在涟漪效应的现实世界里,哪有什么特效药和必杀技?不过就是一个信号接一个信号地集聚力量,一个行动接一个行动地接近目标。
就比如很多人在抱怨:懂了这么多道理,为什么还过不好这一生?这就是用“因果链条”来理解道理和成就之间的关系了。这世上恐怕没有那么漫长的因果:做了一件事,所以就能过好这一生?谁也保证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