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节 火起建福宫
溥仪就这样渡过了因为袁世凯的“洪宪帝国”造成的危机,有惊无险地活下来了。此时的他依旧过着早晚请安每天还要在毓庆宫读书的荒谬的帝王生涯……他很平静,按照列祖列宗的模式生活着,成长着。
但是爱新觉罗·溥仪总有一种危机感,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感觉与日俱增。到了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年的时候,他的这种感觉空前强烈!
这一年溥仪十七岁了,如果大清帝国不亡,那么他就已经像二百零一年前的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那样亲裁大政主宰帝国的前途命运了。可是现在的溥仪是个有家无业之人……
紫禁城外的天空已经是另一码事了: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再度成为国旗,五色旗被替代;元月一日,孙文总理发表了《中国国民党宣言》,次日又发表了《中国国民党党纲》。在这份《党纲》中,他明确提出了“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两大部分。
所谓“三民主义”,就是指“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而“民族主义”主要强调的是民族自决权以及其他的相关权利,最初的概念就八个字——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但是孙先生特别强调这八个字并不是简单的“排满抑汉”的种族革命!换言之,哪怕当家做主的不是以爱新觉罗家族为代表的满族,而是汉族王朝也一样是要革命推翻的……
所谓“民权主义”,指的是一般的中华民国国民应当享有的权利。比如说受教育权、考试权、行政监督权、选举与被选举权等;而“民生主义”就是提倡国民党各个基层党部要深入了解老百姓,去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
而“五权宪法”则是要改良《中华民国宪法》的内容、宗旨。这一套政治体制的运行模式是取自西方所谓“三权分立”。所谓的“五权”分别是:
(一)立法权;(二)行政权;(三)司法权;(四)考试权;(五)监察权。
这五项权力,被孙文总理划拨给行政院、立法院、考试院、司法院以及监察院五个部门来领导管理,这“五院”又统一划归在国民大会项下。国民大会是可以修改《宪法》并且选举或者罢免总统的。
这些东西被发表出来,不仅广大的老百姓知道了,中华民国广州国民政府的那些高官也都明白了。同样消息也就传到了北平,传达给了正在紫禁城做“关门皇帝”的溥仪。
于是溥仪请来了见多识广的帝师陈宝琛:“陈师傅,你说这个孙文到底是在想什么呢?”陈宝琛不假思索地回答:“回皇上的话:臣以为孙文乃是一弃医从文之人,他所想的这一套东西比较难以实行。更何况,大清国二百六十八年天下,并不是没有实行过分权哪!而分权虽说能保证没有专权,但是那是有皇帝在把握全局。可问题是中国压根现在就没有皇帝!”
溥仪摇摇头叹叹气:“当年隋文帝杨坚创立的‘万世良法’可是一直沿用到了本朝。三省六部完全可以把握国家的整体方向,本朝雍正初年,世宗宪皇帝又设军机处更加细化分权,却保证了帝国的长远发展。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三省长官以及军机大臣都是精挑细选之人。而且,六部尚书也在地方有相当程度的历练!但是……”
陈宝琛道:“皇上圣明!的确如此。国民大会是我华夏上千年都没有的东西,怎么可能如实履行职责呢?而且‘五院’能不能真正听‘国民大会’的也未可知……”
自此,溥仪经常更频繁地与陈宝琛、罗振玉等帝师谈论时政。一转眼到了六月的时候,百花盛开。溥仪的心情十分开朗,他在太监、宫女的陪同下进行完早课,决定自己溜达溜达。于是他对他的“小尾巴仪仗队”下达“圣谕”:“朕要自己走走,你们不必跟来。原地待命就是了。”
他一路上溜溜达达,走着看着。溥仪绕了不知多少道宫墙,来到了一处看似废弃许久的宫殿面前。“奇了怪了,”溥仪自言自语地说,“朕住在宫里这么久,也不见有此去处。且去看看。”
于是他看了看蒙尘的牌匾,写着“建福宫”三字。于是他来到门口,见到锁上有发黄的封条,上书“乾隆四十七年御笔亲封”。于是溥仪觉得奇怪,他问建福宫的总管太监:“告诉朕,建福宫这个封条是个什么情况?”
那太监回答道:“回万岁:这建福宫算是个库房吧。当年四方来朝之时常有贡物,而高宗纯皇帝却不以为意,直接下诏把那些东西存入建福宫保存。后来的仁宗、宣宗、文宗、穆宗、德宗五朝先帝也是按照这一定制进行,尤其是仁宗睿皇帝留下了‘子孙万世不得玩物丧志,不得开启建福宫’的祖训。”
溥仪的好奇心立马就被勾起来了。他想:反正现在大清帝国也已经灭亡多年,我这个皇帝也是无事,不如看看。因此,他给身边的人下令:揭封条,开门!
随着建福宫的宫门缓缓打开,溥仪只剩下了震惊!因为他发现这里哪里是“库房”那么简单?!这建福宫简直就是一座宝库!因为从乾隆到光绪年间,近一百余年的贡品及先帝的个人收藏全在这里。而且,溥仪在很多箱子上看到了完整的封条,换句话说这箱子里面到底是啥,没人知道(恐怕当年的皇帝也不知道)。
溥仪脑子里立刻察觉到这是列祖列宗留下的财产,无论如何也得查一查。至少,他得闹明白建福宫到底有多少珍宝?于是内务府颁下一道“圣旨”:清查建福宫财产!有档案的继续核实,没有的一律建档……
然而不幸的是“建福宫是一个宝库”的消息不胫而走,宫中上上下下几乎全部都知道了这个事儿。就这样,监守自盗的事情开始了!建福宫那些珍宝开始被各种人拿出宫去变卖,比如说端康太妃、建福宫的总管太监、宫女等人。
溥仪深知目前的情况不容乐观!所以他连忙下达一道“圣旨”:除了专司查账之人,任何太妃、宫女、太监等人一律不得干涉建福宫事务,违者送慎刑司处置!
可是太监们阳奉阴违!现在是中华民国的天下,清王朝早就倒台了。而且按照《中华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慎刑司属于非法组织,它是没有执法权的。而且就算是有罪,宫里这些人也是归在北平警察厅管辖……所以溥仪这道所谓的“圣旨”被当成了耳旁风,没有人真正去执行。
太监们知道这一点,但是更害怕一旦被查出来建福宫亏空会惹上麻烦!毕竟爱新觉罗家是这些太监宫女的老东家了,近三百年的皇权还有一定的威慑力的。所以,他们下定决心:我们得不到的,任何人都休想得到!于是一场恶劣到了极点的犯罪开始了……
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年)六月六日夜,溥仪正在和婉容皇后(郭布罗氏,知书达理。在溥仪留学计划失败后被选入紫禁城入主中宫,立为皇后。但是她思想新潮,绝对是个新新女子)在储秀宫聊天。就在此时,窗外连声大吼:“建福宫走水,快来人哪!”溥仪闻声色变,也不再讲话了……
婉容皇后吓了一跳!她转过头看着脸色发白的溥仪:“皇上,这是怎么了?建福宫是有什么重要的东西么?”溥仪点点头,沉痛地说:“朕现在可以告诉你了:建福宫是一座宝库!那里储藏着自高宗纯皇帝以来历代先帝所接收的贡品以及个人珍玩,其中的任何一件东西放到现在都是价值不菲。唉!”
突然,溥仪站起来大声吼着:“去把内务府那个禧恩给朕叫来!不!让他给朕滚过来!”几个卫兵看着怒火中烧的废帝,也不言语。他们答了声“嗻”就急匆匆叫人去了。不多时又有太监来报,说是意大利消防队已经到了大清门的门口,请示是否开门放人?
溥仪失魂落魄地从嗓子里挤出俩字,那声音极小:“准奏。”于是意大利消防队进宫救火,而各路王公遗老可也开始按捺不住,纷纷涌向养心殿等候皇帝。
溥仪却没有任何心情搭理他们,他起身和皇后道别然后直奔火场!王公大臣闻讯也来到建福宫跪了一地:“请皇上息怒!”溥仪指着“群臣”唾骂不止,说他们监守自盗玩忽懈怠,责骂他们没有为官的廉耻……骂够了,他一字一句地说:“……这是大清帝国二百六十八年以来未有之奇变!从没有人敢在皇宫大内肆意纵火!朕问尔等意欲何为呢?!”
总管内务府大臣禧恩硬着头皮上前解释:“启禀皇上:紫禁城失火之事不是没有先例。远的不说,在光绪十二年德宗景皇帝大婚的时候太和门就失火过……”溥仪大声呵斥:“放肆!你们睁大眼睛好好看看这片火光,红了半边天哪!当年那是护军失职,孝钦显皇后和德宗景皇帝已经做了处理的。和这次根本不一样!你们是蓄意纵火!”
禧恩不敢吭声了。其他人一看皇帝火气不小,也就决定不轻易开口。意大利消防队冲到金水桥前,把内金水河的冰面砸开,发现水深根本不够用……
这位负责任的消防队长来到暴怒的溥仪跟前敬礼道:“(意大利语)尊敬的皇帝陛下:我们没有合适的水源了。请您调兵前来,拆毁附近宫殿以隔断火路。另外,请您下令切掉宫中所有电源!”
听完翻译的转述,溥仪抹了一把汗:“按他说的去办!朕不为遥控!”于是八旗宫廷禁卫军立刻动手,刀锯齐下!可问题是紫禁城经过了两百多年风吹雨打,岿然不动……忙活了一夜,这才彻底解决问题。
年轻的溥仪一夜没睡,他告诉王公大臣要引以为戒,说了些维护正气的话。等建福宫火场清理完毕,就起驾回宫了。
婉容皇后担惊受怕一个晚上,也是彻夜不眠。毕竟这么大动静怎么可能睡得着啊?溥仪一回到储秀宫就对婉容皇后说:“朕要办一番大事儿!皇后,你可要和朕一条心啊……”
那么,溥仪要干什么呢?婉容皇后能支持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