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
考大学失利,想复读,给自己一个机会,父母阻拦,说你一时兴起。
想换份更有挑战的工作,父母亲戚纷纷阻拦,告知你现在的事业单位多么多么稳定而清闲,“别人挤破脑袋都进不了,你还要出去?”
还记得年少时偶然看过的《读者》上一篇文章,大意是父母总在劝我们走那条最短最平坦的康庄大道,而阻拦我们选择那些坎坷曲折又不知通向何地的蜿蜒小路。而那些所谓经验恰好是他们大半辈子的积淀与收获,将之精心打包成礼物赠予我们,可我们却在想难道我们父母的父母不曾劝阻过他们吗?我们从未放弃过反抗,也从未放下过自己的英雄梦,总觉得换作是我,结局总会不同,此生定当无憾。
在当时叛逆期的我看来,这些文字如黑夜里的星星,力量微弱,却足够给孤独的人以勇气继续前行。
如今,细细想来,这是爱,但又不是爱。
爱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不想追究。我想探寻的是,我们该如何爱那个我们想爱的人。
当一个六月大的孩子拿着吃饭的勺子乱扔时,父母往往是跟在屁股后面捡。当然也会有父母干脆没收勺子,因为看起来这孩子好像脾气有点差。
当孩子随手拿起身边的“玩具”放嘴里咬时,父母往往会抢来没收,或者拿去洗洗干净再给他,因为怕这个“玩具”不干净。
你有没有发现,父母们在带孩子时,总是在用自己的眼光看待孩子看到的事物,并试图引导孩子往“正确”的道路上发展。
可是父母看到的是这个玩具脏,而孩子也许看到的是这个玩具大小尺寸刚好适合把玩,或许看到的是这个玩具质地手感与众不同,要用牙咬咬看。
父母看到的是孩子不停地摔东西,而孩子也许在聆听东西摔落后掉在地上发出的声音,也许在思考掉落与响声之间的关系。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
所以,该如何爱孩子呢?就是一条,相信他,陪伴他。
因为信任,所以会支持他做一切看似无聊或者讨厌的行为,起码会理解他。
因为陪伴,所以会耐心地让他享受做事的本身,而不过分重视结果。
例如,给孩子学画画,不要在乎他以后会不会当个画家,或者拿个奖,更重要的是他在画画的过程中表达了自己,认识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