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的时候,我大概介绍了与《臣服实验》缘起,并表达了对此书的期待,因为李一诺的引言介绍、W的推荐、海庆的共读、与S对话时的共鸣等。
悄悄地,当天到半夜我终于(差不多一口气)把本书盯完了,是的,我差不多是瞪着眼睛看完的,唯恐眨眼功夫思绪就飘远了,错过了什么重要的内容和自我实现的好方法。
如前面,我开始随着作者的冥想的探索(解决了耳边那个聒噪的声音的好方法)而对这本书的期待开始逐渐升温,以至于我很担心接下来我会失望。然后直觉告诉我不会,不知不觉中就跟随了他。
看,“我失望”、“我相信”,这就是我执的现实写照了。幸好,本书没有被一直一直苦修般地把引入那样一个严格自律的境地,而是他发现他没有顾及到那个同样有着“我执”的肉体凡胎。
他拒绝社交、觉得不需要拿博士学位,甚至不想去教学,他有一天忘记穿上衣就进入了课堂,他发现他把是为了把能量降到最低,和外界隔离,使得自己的冥想(那个“无我”的状态)更简单、成功,然后,在他的梦里,被关在那里有一个无助的、瑟瑟发抖的、不被看见的“我执”,他清楚地看到了那个死胡同“此路不通”,只好调转,重新回到起点。
于是他开始觉察,从“我执”到放下自己,真正做到“无我”,这就是臣服实验。
现实的例子,昨天我进行了臣服实验的第一次练习,实验是:我没有压制内心的愤怒,同样也没有让这个愤怒来影响我的接下来的安排,然后,我把“逐字稿”(与人对话的关键部分记录下来),然后回家心情平静、闲置状态的时候,自己一遍遍地去阅读他(我把ta成为第三眼)。
当然这个部分并不在《臣服实验》这本书里,书里并没有教我们如何臣服,他只是用了亲身经历的一桩桩事件说明,单靠人的生命本身的力量,我们就可以发展得很好,我们需要把的贪念、执念、烦扰、干扰等抛到一边,去顺应或者按照生命的规律去应承ta,不去要求或者哪怕是妄想需要怎样的结果,在过程中慢慢地放下,直到彻底地做到“无我”。
比如,作者有一天发现自己买的那块地,他的房子的旁边开始施工,一个旁的熟人想在他的地盘建一座冥想木屋,甚至没有经过他的允许。
那是他心底决定做臣服实验的初期,可想而知,他内心其实很想把那个女人赶走,并大声呵斥,“你有什么权利?!”。然而,他开始抛开那些杂念的部分,撸起袖子,和这个“侵入者”一起搭起了冥想屋。
而自从这个人的加入后,他的“地盘”里,三十年以来,源源不断地有人加入他的地盘,和他一起冥想和禅修。这是他想也没有想过的事情。
今天下午斜杠群的发起人梅梅邀请我参加的【现代佛学读书会】——《如何理解心识》,说我们现代人经常因为这六类会产生烦恼,
1.种子
2.对象
3.不恰当的注意力
4.熟悉度
5.受他人干扰和影响
6.坏习惯
我的理解——
种子是说,我们有需要有“善”的种子,而不是“恶”的种子,从根上就可以去屏蔽烦扰的因;
对象,是看到某人、某事就会产生烦恼,我们应该避开这些,直到我们有能量去让这些不影响我们的情绪或者扰动我们的内心;
不恰当注意力,类似我们会把注意力放在很多无谓的地方,比如我的颜值控、或者对某些浮云表面的事情倾注了过多的时间、精力,并最后扰乱自己的情绪。
熟悉度,大概说的是,我们会按照我们熟悉的方式和行为来表达、理解、处理问题,因为这个熟悉度貌似会给到我们安全感,但有时候反而会让我们不太容易从那个烦扰的漩涡里出来,会使那个假的自我的部分层层包裹,最后真的自我的部分就会被掩盖起来,很难再找到了。
受他人干扰和影响就很好理解了,比如我们的佛教文化成长小组的同学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及需要求解脱的信念等,就会做任何的事情然后让自己达到这个目标;同样,如果姐妹间的互相攀比、或者网红小姐妹之间的互相影响等等,所以,干扰和影响的部分是需要和初心一致的,有时候我们走着走着就偏离了原来的方向,这个时候需要回到出发点;
最后,坏习惯就更好理解了,比如刚才Y说有个人习惯性的迟到,坏了她很多事情;习惯刷手机、追剧、吃零食;习惯说八卦……这些都是坏习惯,坏习惯的养成就像滚雪球或者高利贷利滚利一样,成为一些难啃的难题摆在我们面前。
这大概就是我们要找到真实的那个自己,或者佛学说的无我,见证空性的第一步。
如上,只是我记忆的碎片。也许这正是目前为止,做臣服实验期间排除干扰的好方法,还需要自我探索。仅供参考。
至于《臣服实验》的读书笔记及实践day,还在继续进行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