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青的一代》
就在父亲他们取得成功时候,峨眉电影制片厂成立了,省委宣传部通知栗主任和父亲到峨影厂报到,就这样,父亲离开了话剧创作岗位,进入一个新的创作天地——电影。
父亲和栗主任报到时,峨影厂刚完成选址,接待他们的人事科长,向父亲他们介绍了情况后,安排了父亲的工作,因目前峨影厂尚在初建,还不具备生产影片的条件,让父亲参加演员训练班的招生和培训工作。
演员训练班由峨影厂与四川人艺两家合办,分成电影表演和戏剧表演两个班进行教学,峨影厂安排父亲先到北京电影学院考察电影演员的教学培训,了解各年级的教学流程,收集教学大纲,回来后负责训练班的电影表演教学。但后来省里决定撤销演员训练班,成立省戏剧学校,统一招生,统一考试,统一教学,毕业时,根据学员的学习和考试的情况以及学员自身的条件,分配工作。
开学不久,发生了一件让父亲非常难堪事情,一个姓曾的学员约了十几个他认为形象好的男女同学来到峨影厂参观,峨影厂的领导以为他们是招来的电影训练班的学生,热情接待了他们,还向他们展示峨影厂未来的规划,并鼓励他们好好学习,说制片厂的未来就靠他们了。这本来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这些学生回到学校后就向其他同学吹嘘炫耀,还把同学中分成电影和戏剧两派,四处说什么学电影的将来到峨影厂前途远大,学戏剧的毕业后要下放到专县的文工团,在学生中引起了混乱,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事情反映到学校领导那里,领导大发脾气,认为学生背后一定有老师在作祟。虽然父亲同那个学生没有任何瓜葛,更没有指使他作任何事情,但因父亲是峨影厂的人,领导和群众总怀疑父亲是他们的后台或是幕后指使人,这件事情使父亲处在一种非常难堪的境地。
教学上,全校的老师中虽然有一两在中央戏剧学院学习过,但惟有父亲一人是学表演师资的,在训练演员方面有一套科学的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尊敬和欢迎,这就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和不满,他们在学校里到处说父亲的教学是苏修唯心主义的那一套,说现在北京正在批判斯坦尼,这些话还传到领导的耳中,给父亲在教学上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厂里知道这一情况后,决定让父亲在结束这一学期的教学后,回厂参加电影制作,就这样,父亲离开了戏剧学校,回到了电影制片厂。
1962年,在当时国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经济方针下,峨影厂和很多在跃进中匆忙上马的项目被迫下马,父亲又回到了四川人艺。
回到剧院不久,父亲曾经参与招收的那批戏剧学校的学生毕业了,他们要排演一个话剧作为毕业演出,排演的剧目是当时北京热演的话剧《年青的一代》,剧院把这个戏的排练任务交给了父亲,让父亲以正式导演的身份独立执导这个戏,剧院领导说,如果排练达到了剧院演出水平,就可以售票公演,如果达不到,则作为毕业汇报,演出一场就结束。那天剧组集中,学生告诉父亲,角色已经由他们的老师分配好了。父亲对他们说,你们在戏剧学校学习了三年的表演,要求你们用一天的时间,根据剧本和角色,先作几个小品给导演看。第二天到了排演场,没有一个人交小品给父亲看,父亲问大家为什么,大家都说不会构思,父亲说,你们都毕业了,怎么连小品都不会构思呢,他们回答:老师没有教,父亲不便在学生面前批评他们老师的教学,只好按剧院的老方法给他们排练,也就是先对台词再上舞台走调度。在对台词的时候,父亲发现只有个别的学生的普通话还过得去,其他大部分是川普,父亲提出在排练的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所有参加排练的学员要把台词说标准,否则就取消表演资格。在排练时,学生在表演上的表现令父亲特别吃惊,有一个女同学在台上走路像是下操一样,父亲问她为什么要这样走,她回答说表演教师要求在午台上走路要有精神,父亲听得哭笑不得,吩咐这个女同学下台去打一瓶开水,然后拎着水壶上台,给台上同学的杯子里掺水,她按父亲的要求作了,父亲告诉她,现在她在午台上就走得很自然,走得很好,她一下笑了起来,说那是她没表演嘛。父亲告诉他们,表演就是按照剧情在午台上生活,应该像生活中一样自然。另一个学生的表演更加奇怪,他在台上时,总要靠着一样东西,站在门口要靠着门框,站在桌旁要双手扶着桌子,站在椅子旁要身子靠着椅背,父亲问他为什么要这样表演,好像生了大病站不稳,需要靠东西来支撑身体,这个角色没有生病嘛。学生说是表演教师教的,说午台上表演要有支点,门窗,桌、椅都是支点。父亲说你们看看那一台话剧,那一部电影里的表演,演员都要找所谓的“支点”支撑着表演,他从没有听说过这样的表演理论,如果按这种理论表演,那演出来的不是人,是木偶。父亲也顾不了得罪那些表演老师,对学生们说,看来你们的表演得回炉,要重新从头来学习表演的最基本的元素了。就这样,经过一个月的基本训练和严格认真地扣戏、排练,《年青的一代》在彩排和审查时,完全出乎领导的意外,都说没有想到这些刚刚毕业的学生,演出水平居然达到了专业的标准,领导当场决定在四川剧场售票公演。演出大获成功,同学们的表演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和好评。省市各大报纸争相进行了报道,好评如潮,称话剧《年青的一代》是一出激动人心的好戏……四川人艺的演出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该剧的导演紧紧把握住剧本的主题思想和人物的个性,使整个演出的基调既严肃深沉细致而又活泼明快朴实,演员们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为我们塑造了不同的、生动的人物形象,再现了一代青年朝气勃勃,活泼可爱,天天向上的精神面貌。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