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读了[加]克里斯多福.孟的《亲密关系》,你的亲密关系伴侣,是来帮助你更加认识自己,进而疗愈你的创伤,最终找回真正的自己,因此,亲密关系是通往我们灵魂的桥梁。作者把亲密关系的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绚丽、幻灭、内省和启示。我们通常会把自己从小到大得不到的、未满足的需求,全部投射在那个爱我们、让我们觉得特殊的人身上,其实这种投射,是把我们理想父母的原型投射在对方身上。
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背后的动机,其实在于需求。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的需求。我们都必须明白一件事:我们真正需要的,没有人能给,也没有人能让我们快乐。期望=愤恨的前身。上一章讲了,期待就是通往地狱之门,因为期待会把接受和让人自由等充满爱意的感觉挡在门外。发生事情时,先想一想,这件事我觉得受伤或被骗,我的真正期待和需求是什么?了解自己的期待及其背后的需求,是一种后天学来的技巧。我们需要使用到人类的三大利器:想象力、意向和直觉。想象力能让我们突破界限,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意向是向某个方向前进的意愿;直觉就是我们内在的力量称之为“灵魂”,它会引领我们得到平静,我们受的伤,灵魂会为我们治好。
期待未被满足时,我们觉得不够重视,不被爱,心理会产生愤怒甚至仇视的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充斥着我们的心,传到五脏六腑,使我们没法去感受喜悦和爱,也没法去表达和传递爱,时间长了,会严重破坏我们的亲密关系。
我们常说的,要把孩子的爱箱填满,同样,亲密关系的箱子也需要填满,里面是装着爱,关心还是愤怒,仇视?是流动的,滋润的还是僵化的凝固的?需要我们自己用心去感受去觉察。变被动的乞求式的给我爱为主动的制造爱,亲密关系互动中,正面的表达自己的需求,方便对方以正确的方式给予,同时也体会到对方的期待和需求,主动去满足对方的需求,让爱流动起来,把亲密关系的爱箱注满,这样即使有些不满或不愉快发生,也能被流动的爱冲走,不至于停留和扩大。生活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大家都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生命短暂本不易,何苦再揪住过错不放。执着于过去,便容易忽略了现在和当下。正如书中30页结尾说那样,一切都取决于你的意向。如果你愿意放手,就有机会发现,你所需要的一切,其实都存在于你的心里,不假外求。
具体可参考书中P33页《亲密关系通关指南》第1—7条。
第一章 寻找亲密关系的圣杯 “寻找真挚永恒的亲密关系,其实就是寻找自我”
第二章 月晕现象
几乎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很棒的亲密关系。我们需要的是能鼓励我们超越自我的伴侣,我们在追寻的是能激发人生意义与方向,并在我们受到考验时,给予我们帮助的人际关系,这也就是“灵魂关系”。如果关系出现了问题,你并不需要寻求外力的帮助—你自己就有足够的能力来处理问题,并成长、体验到高层级的、真正的灵魂关系。
亲密关系的过程,一开始是互相吸引,然后一步步发展出浪漫的火花。人一旦坠入情网,难免会有过高的期望,以致最后掉入幻灭的深渊。在梦想幻灭之后,人会开始怀疑亲密关系的真正价值。满怀的希望如果落空,一个人很可能妄下结论,认为亲密关系都不会有好结果。恐惧与无知是造成所谓的“亲密关系失败”的两大原因。简单来说,情感是来自人类“爱与被爱”的基本需求。这个主要的动机就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吸引磁场”。
《亲密关系通关指南一》
1.最初你被某人吸引,通常是由于情绪上的需求。
2.这些需求大都源自孩提时代未被满足的需求。幼儿的两大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3.幼时的需求便是构筑梦中情人蓝图的骨架。你相信这个梦中情人会满足你所有的需求,尤其是想当特别的人的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梦中情人的蓝图变得愈来愈复杂,你的期望也愈来愈高。
4.你会以梦中情人所拥有的特质作为寻觅伴侣的准则。在潜意识中,你把准情人和梦中情人相比,选出和梦中情人最相似的作为你追求的目标。
5.接着你便借由明说或暗示的期望与要求,着手将选中的人改造成你的理想情人。你相信只要伴侣能变得和你的梦中情人一样,你就能得到渴望许久的爱。你不断地向情人提出要求,心想如果他/她“真的爱我”,就一定会顺从。
6.你终究会发现,需求并不能完全得到满足,因而感到失望,甚至愤恨。如果你感到愤恨,这就代表月晕现象的第一阶段已经结束了,你进入了亲密关系的第二阶段—幻灭。
7.想要安全度过“月晕现象”阶段,你就要学习放手和接受。如果你能不把自己的需求强加在伴侣身上,你就能在自己内心找到你真正需要的事物。摆脱了需求的束缚,你就能感受到纯粹的爱。然后,你能和爱人分享的事情就更多了。另外,学着接纳你的伴侣(但并不是滥用忍耐力),也能让你学习到接纳本来的自我,而不再认为你需要些什么来让自己变得完整。学会放手和接纳之后,你一定会明白,你原本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所需要的一切,都存在于你心中。
第三章 幻灭 这一章用了很长的篇幅描述了亲密关系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及改善方法。总结如下:
1.我们小时候所受的痛苦,大都由于需求不足。孩提时代两大主要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有时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造成的痛苦非常深重,让我们觉得再这样下去自己好像会死掉,或受到重大的伤害。
2.为了保护自己免于心碎,我们会采取非常手段,也就是把没有满足我们需求的人(“伤害”我们的人)拒于千里之外。我们把痛苦丢进地下室—也就是潜意识里。保护自己的两个方法是:麻醉自己和遗忘。我们把痛苦深埋在潜意识里,然后把发生过的事忘记。往往创伤愈深,我们“健忘”的倾向就愈严重。
3.感觉自己不被爱是最伤人的,这种感觉会让我们对自己产生负面的想法,否定自己。
4.但我们还是会有需求,还是希望有人能满足我们,于是我们想出许多操纵别人行为的方法。四种主要的偏差行为:
①引起注意(看看我!看看我!)
②权力斗争(我不想做,你不能逼我!)
③报复心理(你伤害了我多少,我也要伤害你多少)
④自我放弃(努力有什么用呢?反正我一点也不重要)
5.旧痛浮现是治疗我们局限性的机会。亲密关系能治愈我们的旧伤,使其不再影响我们的智慧、创造力、人格、金钱、人生方向、自我表达和热情。
第三章 幻灭是灵魂给我的礼物,让我能从“向外寻求快乐”的错误思想中跳脱出来。在分享过一段特别亲密的时光之后,情侣们往往最容易吵架。我们宁愿争吵也不愿面对伤口,是因为生气比承受心碎要简单得多。
信念:想法的果实
“种下想法,就得到行动;种下行动,就得到习惯;种下习惯,就得了人格;种下人格,就得了命运”
过去的创伤并不会随时间而去,每个自我局限的信念,都来自过去的创伤。找出这些信念在我们心中驻足的所在,将会很有帮助。
潜意识和储藏室很像,都是用来收纳我们不想要却又不知怎么处理的东西的;但不同的地方是,潜意识可以无限地扩张,容纳愈来愈多的不愉快,让我们不用去面对痛苦。
过去的创伤如果没有愈合,我们就会对自己产生负面的想法;但如果我们用健康的方式把伤痛处理好,我们的信念也会随之改变。亲密关系让我们有机会重新面对并治好旧伤,从而改变衍生自伤痛的错误想法。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伴侣之间愈亲密,分享就愈多,我们就愈可能发现平时不易察觉的旧伤。亲密关系能治愈我们的旧伤,使其不再影响我们的智慧、创造力、人格、金钱、人生方向、自我表达和热情。但在过程中,我们必须先体验对我们造成影响的旧伤。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我们本来应该用负责的态度来处理伤痛,却往往怪罪伴侣伤害我们。然后我们会尝试控制他们的行为,确保他们不会再犯。
每段亲密关系都会遇到困难,而每个问题的背后,都伴随着某种情绪的伤痛。就是这种伤痛,导致争吵、批评、或互相指责。如果我们遇到困难却纵容自己任意发怒,这将会让两人的感情渐行渐远。
当你与伴侣初遇时,你们所分享的大多是“好的”。到了幻灭的阶段,你们便会开始发现所谓的对方“不好的”一面。在这个阶段快要结束,而内省的阶段即将开始时,事情多半会变得“丑陋”。如果你能用健康的态度来面对“不好的”和“丑陋的”,那么内省的阶段将会让你领悟到亲密关系事实上是多么“美好的”
“愤怒是暂时的疯狂”。我们对伴侣发怒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怒气能够麻痹我们心中的痛,压过所有的情绪,甚至能够麻痹身体的感觉。生气的第二个好处,是能让对方有罪恶感,这样一来,就能有效地控制对方的行为。在权力斗争中,愤怒有三种表达方式:攻击,情绪抽离,被动攻击。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别人怎么待你,取决于你采取的立场。如果你不喜欢现在亲密关系的状态,你只要放下立场,去寻求和谐就可以了。在一般情况下,你的伴侣也会随着改变。有时候,虽然伴侣的行为没有改变,你却不再介意了。还有些时候,伴侣不肯改变而选择离开。如果是这样,那么两人都可以重新寻觅更适合自己的亲密关系。只要你肯放下立场,不管结果是怎样,对你永远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因为坚持立场所得到的,只有理直气壮和骄傲所带来的不真实的安全感。
真正的亲密关系是没有公式可循的。不管是亲密关系的快乐,或生活上其他的快乐,都依赖我们每时每刻的应对方式来决定。我们来看看有效沟通的八个纲要问题:
1.我想要什么?
2.有没有什么误会要先澄清的?
3.我所表达的情绪,有哪些是绝对真实的?
4.我或我伴侣的情绪,是不是似曾相识?
5.这种情绪是怎么来的?
6.我该怎么回应这种情绪?
7.情绪背后有哪些感觉?
8.我能不能用爱来回应这种感觉?
我们要用玫瑰花的眼睛去看我们的爱人,去创造爱,流动爱,让爱在我们的灵魂里自由的流淌,而不仅仅是臣服和顺从。一定要带着灵魂的深处去爱着对方,这样爱才能流淌起来。
九项处理痛苦情绪的方式:
方式一:向感觉吸入空气
方式二:如实如是地接受
方式三:触摸疼痛
方式四:克里希那穆提的方法
方式五:运用肢体表达
方式六:笔者的方法—镜像法
方式七:听听感觉说什么
方式八:感谢的效用
方式九:分享你压抑的感情
有时候,沟通中最快捷的方式就是诚心道歉。大自然是注重平衡的,伴侣所表达的负面感觉,其实是一部分的你,被你封杀了的那一部分,现在希望和你团聚。
发生争吵时,我的目标是和对方沟通,直到我们两人发现彼此其实同病相怜,背负着同样的痛苦为止。一旦我了解到伴侣和我有相同的感觉,我们就在同一条船上了。从这一刻开始,用爱和尊重来互相扶持就变得非常容易,两人之间的鸿沟—也就是所有冲突的根源—就可以慢慢缩小了。
第四章 内省是检视自己内在所有想法和感觉的过程,其终极目标是让你能和自己内在的事物和平相处,并且用爱来面对它们。你所看到的一切都好你闪心世界的投射,在内省阶段,你会发现,你对待伴侣的方式事实上就是你对待自己的方式。你接下来的首要任务,就是接受并整合自己不好的那一面,停止争执并提供支持,在伴侣有无力感时诚心地鼓励他/她,并且在相处时保持明辨是非的态度。要给予伴侣力量但不是同情,和伴侣分担人类共有的空虚感,“你对伴侶付出什么,就是对自己付出什么”。
在亲密关系中,因为失败和无力感而想要放弃的这种经验,是一个清楚的指标,表示内省的过程已经开始了。其实亲密关系出现停滞状态,意味着你的生活即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变得更好。“受害者,拯救者,迫害者”这三种角色不断变换中,往往会觉得身心俱疲,把亲密关系看作监牢。要“穿墙而过”可借鉴以下六条原则:
1.要解决问题,必须先跳脱问题的框架。
2.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经过伪装的礼物和宝贵经验。
3.你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你内心世界的投射。
4.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事百分之百负责。
5.自由并非来自答案,而是来自问题。
6.没有什么问题是大到爱无法解决的。
在亲密关系陷入困境的时候,如果你听到其中一方说:“我一生中最好的时光都给你了,但是我得到了什么?什么都没有!”那就表示,这个人已经因为不断地牺牲而濒临崩溃边缘,要不然就是准备一走了之了。不幸的是,这个人所付出的,其实并不是“最好”的。“牺牲”的做法会危害你的亲密关系。“牺牲者”和“折磨者”“坏人”都是危害很大的做法,真心的付出能让你了解真正的自己。
亲密关系的律动就像钟摆。如果扮演牺牲者,你就会吸引别人来扮演放纵者。牺牲并不是一种行动,牺牲是一种心态。洗碗可以很有趣,也可以很烦人。位于钟摆中心的就是健康的心态。要改变牺牲者的模式,需要不断的练习。
我们所看到的每件事其实都是我们内心的投射。我们怎么评论别人,就是怎么看待自己。如果我觉得别人太爱批评而讨厌他,就代表我讨厌自己爱批评的习性。我攻击别人的缺点,正是我潜意识里攻击自己的缺点。在内省阶段,你会觉得伴侣变成了你的“阴影人物”,变得令人难以忍受,会排斥对方,甚至燃起熊熊的恨意。书中提供了5条练习方法来帮助我们把阴影人物整合为自己的一部分,那么你曾经拒绝了的天赋就又会回到你身上了,使你成为一个更成熟的人。
当从幻灭的阶段移至内省的阶段时,你就得到了一个机会去检视自己的内心并发觉所有亲密关系的源头。幻灭会让你发现是哪些错误的观念掌控了你大半辈子,并让你了解到,你可以为自己百分之百负责。内省则会让你有更深的洞察力,去揭开错觉的面纱,从而大大地改变你对自己的看法
内省常被看作亲密关系中最丑陋的阶段,因为你觉得伴侣不再像以前那么迷人了。你已经习惯了用一套固定的方法来对待彼此及处理不断浮现的老问题。在这个阶段,亲密关系中的所有事都不能让你满足,所以在你责怪伴侣或挑剔亲密关系之前,有必要先检查一下自己的内心
第五章 启示(相当于升华)
从时间上来说,这个阶段是十分短暂的,但它对一个人的生命却会造成深远的影响。虽然从表面上来看,你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每一个阶段,最后才能体验到真正的亲密关系,但事实上,亲密关系之旅随时可能来个大转弯,跃入完全不同的知觉层次,而让我直达终点。这有点像是开着车依着路标往纽约市前进,突然,你的车变成了宇宙飞船飞向太空,穿越了黑洞,绕太阳一周,飞过一百万光年的距离,然后降落在纽约市中心。这是我所能想到用来形容“启示”的经验最好的方法。从时间上来说,这个阶段是十分短暂的,但它对一个人的生命却会造成深远的影响。
在亲密关系中,启示有三种呈现的方式。第一种,启示推动着你的力量,让你从一个阶段迈向下一个阶段,并在痛苦和问题之中成长。幻灭的痛苦,会让你了解到月晕的色彩是不实的。内省则会让你从自己的内心找出所有错觉和错误观念的根源。超脱了空虚、怀疑等感觉,到了启示的阶段时,你就会发现真正的自己。灵魂关系让你的伴侣可以看到真正的你。所以,每当我们学习到真正重要的事物时,我们就是得到了启示。
第二种方式,就是上面所形容的“神迹显现”,这种方式也许是你无法掌握的,会不会发生在你身上也很难说。
第三种方式,则让你有自己选择的力量,而不必听天由命,或辛苦地走完亲密关系的前三个阶段。
在亲密关系中,启示对你的影响愈深,你就愈能察觉到每个问题背后的礼物与经验。你的本质会慢慢渗入你的行为模式,影响你去从事适合自己天分的工作与生活。你要做的不是让一方胜而让另一方败的决定,而是要以明辨的态度来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或不采取何种行动—才会对每个人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