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知识:形成了良好自我认同的人,可以很坚定和清晰的知道我是谁,我要做什么。但也很有很多人,在自己要去做什么之前,会考虑自己“应该”做什么。
就像学生为了父母的期望好好学习或好好练习乐器,但最后发现自己并不那么喜欢学习或并不喜欢这个乐器。而把外部的期望和想法,当做了自己要做的事情。
一、新概念:假自我
假自我也是一种自我认同。自己不是根据内在的真实感受和思考去做事,相反而是根据外部的期待和想法去做事。
概念定义:一个人所表现出的自我,跟他内心的真实感受之间就是有差异的。这就是假自我。
问题:看上去会很自洽,也会很成功,因为他在完成和塑造环境给他的期待,容易讨好别人。
1、有时候会迷茫,感觉自己并不喜欢这样。
2、当环境发生变化,环境对他的期待又会促成他改变,也会破坏他的自我认同平衡,感受到自我怀疑。
二、为什么会有假自我?
温尼科特提出假自我概念。孩子从小养成的习惯,要满足养育者的要求,这就是假自我的苗头。
例子:有个孩子在乎自己的形象,但别人都说爱慕虚荣的人才会花时间在衣服和妆容上面,优秀的人关注内在,因此她从小到大都很朴素。但她就是喜欢自己好的形象,成为了一个不敢表达的感受,但自己内心是被压抑了。
人本主义叫“社会自我”,更强调社会文化对人的驱动。
本质:假自我的本质都是把定义自己的权力交给别人。
三、假自我如何长期维持稳定
原理:假自我一旦形成,我们就会把真实的自己看成“错”的、“坏”的、让人讨厌的,对它避之唯恐不及,绝不给它机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我理解就还是把真实的自我压抑了,不去探索自己,只看外界权威对自己的要求)
回避型人格:每一次都回避,我们就没有机会验证它不可怕。
应对方式:勇敢一点,用真实自己面对他们,没有那么可怕。
(想起今天和朋友聊天,他们都在开玩笑,我也和他们搭话并表达感受。他们说你是我认识的最老实的人。我哈哈笑,回复说最老实不敢说,最真实差不多吧。真实表达,只要不伤害别人,真没什么,不装,反而不累了。)
四、假自我的反面是什么?
“自我”本质:是精神分析所说的“本我”和“自我”的一个协调。
大概意思:完全迎合他人的评价固然不好,但也不是矫枉过正,变成唯我独尊。我们只是需要一些弹性,不把外界标准放在那么绝对的位置上,给自己多留一些空间。
其实“假自我”并不“假”,只是外界的,他人的,文化的,这些需要你去碰触和发掘,然后汲取一些成为你的“真”。采纳过来成为你的自我认知的一部分。
假自我的反面是什么呢?要我说,是对“自我”始终抱有好奇心。(个人理解就是开放心态,不极左也不极右,而是保持圆融开放状态)
好奇心和想象力这两者是生命力、可能性、开放性的源泉。如果你开放心态向前走了一步,可能就能体会到原来不曾体会的自由和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