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正(zhēng)
上一篇讲到了“月建”的概念,将十二支与十二个月相配。但是,不同的时候,岁首的月建却并不完全一样。
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夏历、殷历和周历三种。
周历以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为岁首,即夏历的十一月。殷历以建丑之月为岁首,即夏历的十二月。夏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就是我们现在的阴历正月了。
此三正是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地区所使用的不同历日制度。了解它们的差异,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掌握先秦古籍里的内容。
秦朝以建亥之月(夏历十月)为岁首,但四季和月份的搭配又完全和夏正相同,因为夏正更适合农事安排。
到汉武帝才改用夏正,即岁首为建寅之月。
之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殷正,唐朝武后和肃宗一度改用周正外,其余时期一般都用夏正。
更改历日应该都有政治考量在其中。王莽和武则天两个时期好理解,都是篡位夺权,为稳固统治,需要破旧立新,标显正统。而魏明帝和唐肃宗都属于跟自家老爹不怎么对付那种,所以才采用这种方法想抹杀其存在和影响?当然应该不仅仅这么肤浅,说到底还是政治需求。
但是,既然是如此好用的方法,那应该是会受到各位帝王的追捧啊,每逢改朝换代就变一轮啊,可为什么其他朝代不改岁首?可能是人家有其他手段吧。帝王的心思你别猜,主要现在还猜不透,摊手。
一些传统节日
后文附带提到一些传统节日。它们有的得以流传至今,虽然或许早已面目全非,而更多的则被遗忘在历史长河中。这是生活环境的变化决定的。
有的时候我们想要保护传统,这没错。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时间越久,传统跟当下的脱节就越严重,不是想抓就能抓住的。就像指间沙,越用力握住,反而流失得越快。而我们保护传统,也不是要完全活在过去,更重要的是找到过去与现在的联系,让传统融入当下。二者共生,才得以长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