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虫妈邻里团一种自带转化率的流量模式
上海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生鲜电商:虫妈邻里团。
当大部分生鲜电商,一上来就要席卷天下时,虫妈邻里团则是在偌大的中国找到了个小角落,用社群经济的方式,苦心经营根据地。
2014年,特斯拉还很稀罕的时候,创始人“虫妈”在家门口搞了一个“香车美女买水果”的活动,吸引了很多邻居,邀请他们扫码进入微信群。都是邻居,看起来也确实不像骗子,也就加入了。
就这样,每天摆摊买水果,每天吸引二三十个邻里入群。他们就是用这种现在看起来很原始、低效的方法,完成了种子用户的积累,形成了一个越来越大的社群。
这个社群能聚集在一起,因为有两个共同点:
共同的兴趣,大家都担心食品安全,都想吃到美味安全的水果。
共同的位置,大家都住在一个社区,都是邻居。
别小看这两个共同点,他们解决了生鲜电商的两个大问题。
第一个是库存问题。先批发水果,再摆摊零售,就一定会有库存和损耗的问题。
虫妈邻里团吧追求安全、美味的生鲜水果的人群聚在一起后,先收集他们的需求,再反向按需采购,这就解决了库存的问题。
第二是物流问题。对大型生鲜电商,即使这个城市只有一个客户,他都要部署复杂而完备的物流体系。
但是,虫妈邻里团,因为大家都是邻居,所以配送非常简单,物流成本极大降低。
中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中,只有1%实现了赢利。虫妈邻里团现在几十个群,1.6w户人家,却已经赢利。赢利关键是,下了单再采购,库存时间最短;送到固定提货点,物流成本最少。
案例2:让人忍不住转发朋友圈的英语培训结构
刘润老师的儿子叫小米,今年8岁,他参加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远程英语培训。你知道,教小孩子英语不简单,除了母语是英语外,你最好懂一些儿童心理学。小米参加的这个培训,是请美国的小学老师,通过互联网,教中国小孩子英语。我觉得很有意思,站在旁边看了一整节课,发现小米很喜欢,效果也确实不错。
于是,刘老师就“忍不住”,“忍不住”这三个字非常重要:
拍了一张照片,分享到了朋友圈。
刘老师的微信里有几千个好友,很多都是他的企业家学员、各大公司高管、业内知名人士、商界大咖和领军人物。所以,他分享产品非常慎重,因为这代表他的信用。
但是这一次他没忍住。
果然,发完后,很多朋友留言、或者私信刘老师:润总,这是哪个网站啊?我也想给我家孩子试试。于是,他就告诉了他们。
过了几天,他们又都回来了:润总,你当时是用哪个名字注册的啊?他说:你问这个干什么?回答道:那个机构告诉他,他们会给推荐人也送10节课。
刘老师一听,这是好事啊。然后,刘老师的账户里,就多了很多课。
于是,他特别高兴,又“忍不住”想再分享一遍。
刘老师的第一次忍不住,和第二次忍不住,是不一样的。
第一次忍不住,是因为这个产品好到了一个程度,让他愿意用个人信用为它背书。
第二次忍不住,是受到了奖励。
案例3:水果店加微信提高单客经济
你去水果店买水果,50块钱。老板说,加一下我的微信吧,可以便宜5块钱。你觉得挺好啊,就加了老板的微信,反正可以对他关闭朋友圈。
晚上7点钟,他在微信里说,我有一批今天刚到的,没卖完的山竹。如果你喜欢,下来散步的时候,可以过来买一些,3折给你。
这也太便宜了吧。这是因为水果今天卖不出去,明天就不新鲜了。3折就当清库存了。你觉得很划算,说不定会买一些。
晚上10点钟,他又对你说,明天早上,我要去进一批深圳南山空运来的荔枝。你现在定的话,7折。为什么能7折呢?因为你先预定,他在采购,完全没有摆摊的损耗。你觉得很划算,说不定也会买一些。
这家水果店的生意越来越好,旁边店的生意,越来越差。其他店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家店,通过直接、高频的连接,把你变成了“重复购买”的客户这种通过互联网的连接效率,提高消费者重复购买率,增加单客总体销售额的现象,就叫做“单客经济”。
案例4.1 :个别人物法则
2016年罗永浩发布了最新款的锤子手机,整个发布会一如既往的精彩。但是,他的手机发布会,却意外捧红了一款应用:讯飞输入法。
他在发布会上说,讯飞输入法,“由于一个错别字都没有,甚至显得有点假”,这就是“一个语音输入法正确率达到97%时的壮丽景观。”
发布会后的一夜之间,讯飞输入法在应用商店里冲到了工具榜第三位,成为排名最高的第三方输入法!
讯飞输入法之所以能引爆,不仅仅是因为产品好。产品好,从传播的角度来说,是不够的。或者说,至少是不够快的。想要快,就要找到类似于罗永浩这样“个别人物”。
罗永浩是难得的三种特质兼具的人。他推荐的产品,能不引爆,都很难。
案例4.2:附着力因素法则
一位盲人,写了块“我是一个盲人,我需要帮助”的牌子,坐在路边等待施舍。路过的人,施舍非常少。
有个女孩子路过,拿起牌子翻过来,重新写了一句话,再放回去。没想到,施舍的人突然开始多起来了,很多路人都会驻足,在口袋里翻找零钱。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个女孩子到底写了什么?
她写的是: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但,我却看不见。
案例5:微信的成功
微信是2011年成立的,到2016年,微信全球已经有了8亿用户。在2011年最开始,和2016年最近这段时间,微信用户增长是相对缓慢的。而在这中间,尤其是2013、2014年,微信用户突飞猛进增长。所以在那段时间,你随便做一个微信公众号,比如叫“冷笑话精选”,或者“假装在纽约”就可以有很多关注。因为在那个时候,你是在和荒芜竞争。那段时间,就是微信的红利期:用户已改变,而商家还没有。罗辑思维、吴晓波频道,都是享受了这段红利。
但现在,微信里已经有了2000万个公众号。用户打开公众号的总时间不变的话,平均在每个公众号上的时间显著降低。今天,就算你比罗振宇更有才华,你比他好100倍,你都很难做个什么思维,超过他了。因为他是通过和荒芜竞争,获得优势,而你是在和充沛竞争。红利,已经被先入者吃完。
所以,我想你已经明白,红利,是一个时间属性很强的东西。它是因为某些基础要素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短暂供需失衡。抓住这个短暂的失衡,迅速占据市场份额,然后建立护城河,就有机会成就新的商业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