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钱穆曾说:“苏东坡诗之伟大,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他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
公元1037年1月8日的眉州眉山北宋时期诗词造诣最高的一代文豪就此诞生,名苏轼,字子瞻,他深具摩羯座最显著的特征,积极乐观。1056年随父苏洵携弟苏辙出西蜀进京赶考,当时苏轼的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受到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风格与其弟子曾巩相似而判第二,赐进士及第。此间苏父苏母相继病逝,不得不辞去官职,回乡守孝。
苏轼回京不久后,1069年王安石变法,因政见不合,自请出京任职,为杭州通判,西子湖的美称便诞生于他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湖畔,行人络绎不绝,只为目睹苏轼眼中的淡妆浓抹。
1074年调往密州任知州,次年,满怀热忱写下《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全词“狂”态毕露,抒发了报效朝廷,出征抗敌的强烈主张,虽官场失意,但雄心未改,在这首词的影响下,狩猎运动兴起,深受年轻人的追捧。1076年中秋节,佳节思亲,写下:“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的《水调歌头》。
1077年调往徐州任知州,平定黄河水患。1079年调往湖州任知州,一封《湖州谢表》上书神宗,却被新党利用,说他愚弄朝廷,对皇帝不忠,不久苏轼被捕,押往京师,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通过苏辙、王安石等多番努力下保住了一条小命,被贬黄州,担任黄州团练副使。
黄州,是苏轼人生的终点,也是苏东坡人生的起点。因是犯官没有俸禄,苏轼便开荒种地养活家人,取名为东坡,自称东坡居士,倒也逍遥,作为美食博主的他,还研制出了一道家喻户晓的名菜东坡肉,并写《猪肉颂》做纪念: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穷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1082年春东坡与朋友出游,遇上了大雨,同行的人都狼狈不堪,只有苏轼却觉得无所谓,泰然处之。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滂泼大雨打在树叶上,发出密集的刷刷声,那又怎样,别去管风声雨声了,不如唱着歌淡定前行,我有竹杖和草鞋比骑马还轻快,外面一切风雨的变化有什么好害怕的呢,因为我准备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斜阳迎面而来却有几分温暖。回头望一眼一路行来的风雨萧瑟,回去吧,也无风雨也无晴。笑对风雨,直面人生困境,不要惊慌不要彷徨,所有的挫折将会迎来柳暗花明,这就是苏东坡的旷达与乐观。
苏东坡在黄州待了四年零三个月,是他最艰难的时光,同时苏轼最重要的作品几乎出于此。后奉召离开黄州,1085年,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抨击以王安石为首的新法派,苏轼却直言旧党执政后的腐败现象,落得个两头不讨好的下场,再次请求出京。
1089年回到杭州,1091年回朝遭排挤调往颍州,1092年调往扬州,1093年调往定州。高太后去世后,哲宗执政,新党再次掌权,苏轼被贬惠州,期间又研制出了令人垂涎三尺的烤羊脊骨,并因为喜好当地的荔枝,写下了《惠州一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因此出圈,大人小孩都爱吃。
政敌们却见不得苏轼逍遥快活,将他贬到更为偏远的地方,海南儋州,在当时仅次于满门抄斩,62岁的老骨头算是被他们折腾明白了,从此过上了食无肉,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碳,夏无寒泉的生活。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我们的美食家又开始乐此不疲地探索美食,发现了人间美味生蚝,肉质丰满,口感细腻,在当今更是广为流传,苏轼还悄咪咪地给儿子写信说千万不能告知他人。他在当地指导耕地,开办学堂,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
1100年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苏轼受召回京,次年5月回顾自己一生,自嘲般写下绝笔《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同年8月北归途中病逝。
苏东坡,可谓是当之无愧的国民男神,人们之所以喜爱他,不仅因为他带火了许多好物,更是因为他安逸乐观的人生态度。回首苏轼的一生,半生凄苦,半生飘零,走遍了半个中国,妻儿也相继在离乱中逝世,有着任凭苏澈拼尽全力都挽救不回的悲惨命运,但他总能笑对人生,心中自有一方天地。此心安处是吾乡,坦然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这便是苏东坡式的豁然。
哈哈哈太久没更新了,先写一篇手稿,“苏坡idol的笑容,都没你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