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新教师培训活动内容丰富、很有价值。我能从5位新教师的备课经验中,找到自己备课时遇到的困难,汲取备课的经验。我能从秦勤老师的分享中,发现自己备课时站位和眼界的局限。
和蒋曼雪老师一样,我也经常容易忽略学生情况,欠缺儿童化的语言。学生活动时也常常要求不明确,忽略小细节。确实如蒋老师所言,我们忽视的小细节,有可能会让学生发散出很多可能。
张硕老师的经验确实让我耳目一新。先预习教材,脑子里思考教学目标;再看教参,对比自己所想的目标与教参中的目标是否一致,形成深刻印象;接着做题巩固、阅读课外资料巩固。有思考、有参考,还有演练,从方方面面把握教学目标,我个人感觉这样备课肯定能够把控课堂,实现目标。
康雪老师的这句话,“手写教案,不是手抄教案”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有时我会因为时间关系,把手写教案变成手抄教案,上课效果确实不够理想,没有经过充分思考的备课,一定不会有好的效果。
梁树老师在实验预做上确实很有心得。往往我们觉得很简单、一定不会出现问题的实验,不同的人做可能就是会有不同的结果。我在经历了几次实验窘境后也有了深刻体会。正如梁树老师所说,预做实验可以让我们老师对这几个问题“效果如何?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会不会出现危险情况?是否需要调整?需要多少时间?”做到心中有数,能及时处理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情况。 刘晓翠老师总结的五步备课法:单元备课、阅读教参、参考教案、做预实验、准备材料。其中,单元备课是我在备课中还不够完善的一环。改进势在必行。
与其说,秦勤老师进行了备课分享交流,不如说,秦老师进行了题为《如何备好科学课》的讲座。方方面面、深刻周全,点点滴滴,细致入微。直接将备课的层次和角度拔高了不少。对课标的熟悉,对教材框架结构、内容字句、甚至是标点符号的研究、对教参的逐字阅读、圈点勾画,对科学活动手册教师用书的阅读,对科学图册的浏览等等无一不是基础上、细节处,见真章。见微知著,不外如是。教学准备的细致和精准,体现在对器材的规格、数量、材质等的确定。把握教学节奏,意在拟定各环节的时间。秦老师提出聚焦2-3分钟、探索25-30分钟、研讨5-8分钟和拓展2-3分钟的时间计划,清晰明确地给出了时间分配框架,对我们新教师备课来说很有指导意义。板书设计的原则:图文结合,凸显目标;主次分明,体现评价。短短十六字,却很考验我们的思考力。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属于基础教案撰写的顶层设计。秦老师对这三个计划的解读,让我了解了他们的练习与价值,这是我听到的非常拔高层次的观点。教案进课堂、放到讲台上,关键问题、主要活动、时间提醒、板书设计和及时的反思都体现了教案的价值。
总之,今天关于如何备课的新教师培训,让我耳目一新、受益良多,也让我对备课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革新了我的既有观念,我想这一定会影响我后续备课的态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