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年度第二次工作室活动,研修主题是“基于情境实践的任务群教学设计”。这个主题的确定是基于2022版新课标中“课程理念”部分的表述:“立足核心素养,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内容整合,增强课程情境性和实践性,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在我们基层县区工作室实践研讨中,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引,确定这样的研修主题,有一定的探索难度。从教研活动层面上讲,这注定是一次“孤独之旅”。
尽管如此,我仍然为工作室成员大胆的探索精神点赞,他们的课堂一定程度上呈现了新课标的课堂样态。具体分析如下:
施海兰老师的课堂:
一、围绕“孤独”设计任务,有任务群设计的意识。走进“孤独”,体会“孤独”,解读“孤独”,享受“孤独”,构成了层层深入的任务群设计。走进“孤独”,意在整体感知,从知识层面把握小说的三个要素;体会“孤独”,梳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感受杜小康生活艰辛和精神孤独压迫下的心理变化和情感波澜;解读“孤独”,重在探究环境描写的生动细致和对刻画人物的独特作用;享受“孤独”,意在情感升华,咀嚼孤独中“坚强”成长哲思。
二、紧扣小说的“这一篇”文本特质教学。这篇小说是曹文轩的长篇小说的节选,又是一篇自读课文,部编版教材在“阅读提示”中非常明确的提出了这篇文章的独特文本特质,“杜小康的心理变化”,“特定环境中的情感波澜”,“富有韵味的语言”等等。虽然教者第一环节中提及了小说的三个要素,但是教学中却紧扣“杜小康的心理变化”,“特定的环境描写”和“富有韵味的语言”,这是对教材助读系统的充分运用,也是对文本“这一篇”的精准把握。
三、多文本联读深化小说主旨的理解。施老师课堂上大胆链接了自己写的《陪护》一文,用自己切身感受,让学生体会到“陪护”中孤独于亲情的意义。课上还链接了罗曼罗兰和作者曹文轩在《论孤独》中的相关表述,补充论述了孤独对于成长的意义,有力地强化了小说中杜小康在孤独中“坚强”的成长与蜕变。
提出的商榷有:
一、教学设计应紧紧围绕工作室研修活动主题。“基于情境实践的任务群教学设计”的主题研修,任务群设计有了,恰当与否,再论。在“情境性”和“实践实践”上,仍然要深入思考,从设计上到课堂实践呈现,力争有所创新。
二、小说文本的解读仍然要深入。“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是教师的第一基本功。”作为长篇小说的节选,又是有独特教学价值的文本,我们需要深入解读和思考的应该很多。譬如,长篇节选部分的教学如何巧妙关联整个长篇小说?作为成长小说,人物的心理变化与成长的关系?小说富有韵味的诗意语言如何品味?特定的环境描写中怎样体现人物的情感波澜?等等。
三、任务群设计中的任务之间逻辑性要加强。基于核心任务下的活动设计,活动之间的关系有逐层递进关系,有的是平行并列关系,有的是纵向深入关系。本课的设计,因为没有大情境的设计,缺少核心任务,几个具体任务之间关联性不强。任务四的写作是游离于文本之外的联想式的写作,跟本文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关联性差。可以设计在文本内部想象联想,或者是补白式写作,为完成本课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服务。
此外,教师如何做好预学案的设计让学生预习充分?如何进行小组分工合作学习?如何对自己的链接材料与课内文本的链接找好链接比较点,都可以再动脑筋。
张老师的课堂主要的特色:
一、情境任务创设切合教研主题。张老师首先提炼了本课教学主题“人生如逆旅,孤独炼成长”,围绕这个主题创设了中学生微电影拍摄大赛的情境。情境创设比较适切,可选的组项有“导演组”,“演员组”,“摄像组”。“导演组”意在概括故事情节。“演员组”意在把握人物心理的变化,体味杜小康的心路历程;通过朗读人物语言,感受人物的心理。“摄像组”意在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任务设计紧扣文本特质,涵盖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采用这样的教学设计,也紧紧围绕了工作室活动的“情境实践”“任务群设计”的关键词。
二、评价量表的尝试使用。新课标要求教学评一致。作为课堂教学评价,我们除了要关注学生回答问题时,课堂的表现性评价,融于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我们更要关注用量表的方式进行前置评价。评价量表的制作比较复杂,课堂教学中量表的出现,既是对学生这一学习环节引导和指导,也是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标准。前置性的评价量表,更具有导向性。有专家说,没有评价的教学,就像女同志逛街,只顾着逛就是不买,教学只顾着教就是不知道结果。
三、教学资源的整合运用。在杜小康养的鸭子“下蛋了”这个细节时,教者链接了电影片段,真实的再现了杜小康看到鸭子下蛋时激动而哭泣的具体情形。在“摄像组”选择描写“鸭群”、“芦苇荡”、“暴风雨”的环境描写时,教者出示相关联的图片。在体会环境描写表现人物心理时,作者摘取了课文中的相关语句,以竖行排列的方式展示主人公成长的足迹,既让我们感受到小说“富有韵味的诗意语言”,也揭开杜小康在孤独中成长蜕变的模样,这是对书本资源的活化运用。
值得商榷和思考的有:
一、情境创设的真实性。情境创设的目的是把学生带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完成任务,情境应该是贯穿始终的。教者在课最后分析时,仍然应该紧扣住“微电影拍摄”的这个任务情境。不要把情境任务当做一个简单的外衣,而应该是带着课文走进情境任务中,借助完成任务的过程来完成文本理解。
二、学习主体仍然要充分凸显。新课标特别提出,任务群的设计就是要实现把教师教为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为中心,新课标就是要实现由“做题”到“做事”、由“解题”到“解决问题”、由“知识能力”到“素养”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任务完成中,学生更多的应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在交流汇报中,师生多方位评价修正。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点拨、推动、组织、激励、调整,而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也不是唯一的评价者,更不是结论的权威发布者。应尊重学生多元化的表达、个性化的理解。
总之,两节课引发了我们很多的思考,情境化设计,任务群教学,不是质疑需不需要的问题,是已经来了而我们怎么去实践和创新的问题。如何创设情境,如何创设真实的情景,难度很大,但它真正的意图就是要改变以往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还不仅仅如此,是用教材中的知识等内容,到情境实践中去做事,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也就是在实践活动中学用语文,培养的是素养而不仅仅是能力,更不是作为基础的知识,知识要在语文学用的过程中习得的,知识是活的和灵动的,要结构化学习。
另外有感于专家有言,低级的教师“教事实”,即根据问题到课文中找证据;中级的教师“教知识”,即提供各种问题的答案;高级的教师“教思维”,培育的是学生带得走用得上的语文的核心素养。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问题有待探索,
但愿这不是一条孤独之旅,这一定是一条探索发现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