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做形式化的事,做了什么不是重点,从中的得到了什么才是。学习不只是接受知识,而是让知识为我所用。勤于思考。一技傍身。精力有限,做最重要的事。】
一、时间
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的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地投入。
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因恪守本心而知事情轻重缓急,因尽全力无保留而使其事竟成、光阴未曾虚度。
对广大"拖延症患者"来说,往往一个事情看上去越重要,内心的恐惧感就越大,就越容易拖,最后一事无成。
著名的侯世达定律:“实际做事花费的时间总是比预期的要长,即使预期中考虑了侯世达定律。”
用平衡观点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用郑重的态度过好当下的生活,并联结起过去和未来。
明确工作和生活的界限,用未来视角工作,用享乐主义视角生活。
使用“时间之尺”,审视事件的长期价值,尽可能删减非必要事件。
让“远期未来”更加具体,为“近期未来”增加挑战。
把握好做事的节奏,区分求快的事件和求慢的事件。
提升时间使用的深度,减少被动式休闲的比例,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二、选择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
把“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
决策心理学中的“规则遵循理论”认为,人们在作出一个决定时,往往是基于自己的身份,并依循自己身份所应遵守的规则来进行判断,这种做法使个体的行为与周围的社会情境可以更好地适应,所以称为“适当性逻辑”。
所谓选择,就是要权衡好本末轻重,浦楚自己人生中到底想要什么、追求什么。
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就会发现更多更好的选项,做出更加完美的决定。
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常在我们思考时自动植入“隐含假设”,我们意识不到更多的“可能选项”。
如果有太多的可选项,应该把选择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维度,然后对可选项从不同的维度做出评估。
在做涉及情感、喜好等主观性特别强的选择时,最好的方法是聆听内心的声音。
不管你做了哪个选择,你的某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最终带着你走问目的地的,可能并不是某一个选择,而是那些你不会改变的东西。
三、行动
“精益创业”中有个关键概念叫“最小化可行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它指的是可以使用最少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的、可执行基本功能的、能被用户使用的试验性产品,创业者应该尽快把最小化可行产品发布出去,然后根据用户使用它的反馈来进行优化,这一过程称为"构建一测量一学习。(Build-Measure-Learn)的循环。
“先做好准备在上场”观念的一个致命问题是:我们永远都无法做好“完全”的准备。
当一件事,你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直接开始做吧。只要开始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
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来完成的事情完成。
乐于接受反面意见,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
多线程工作,首先需要一段专注不受干扰的时间,完成工作中最核心部分的思考。
集中处理同质性的工作,可以减少不同质工作间的转换损耗。
从理论出发不一定能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反思积累的知识才能指导实践。
行动后要及时反思,并梳理这件事情的“反应链”,特别关注其中发生的意外现象。
四、学习
疑问式学习,带着问题去读书,做一个优秀的提问者。
信息爆炸的时代,不只做信息的搬运工,做好解码工作,把信息转化成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技能。
我们常常只注意不同材料之间相似的部分,因为相似就意味着安全,意味着我们原有的认识无须更改和校正,其坏处就是我们的知识系统无法适应性地扩展。
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关联。
求知分为三个层级:信息、知识和技能。最差的学习者只接收信息,贪多求广;好一点的学习者看重知识,以记忆为目标;高手磨炼技能,只求日日精进。
他把那种只会用单一学科知识思考的人称为“铁锤人”,因为当你手里只有一把铁锤的时候,看什么东西都是钉子,因此,也就失去了起码的基于事实的判断力。
学会有意识地去分析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潜在关联,通过不同知识的迁移、印证、互补,获得启发,甚至生成新的思想或者发现。
五、思维
好的写作秘诀就是剥离每一词话中的杂物,只存留其最洁净的部分。每一个无用之词、每一个在动词中已经表示其相同意思的副词、每一个使读者不知谁在干什么的被动语态结构——这些都是削弱旬子力度的成千上万种掺杂物。
“晨间笔记”的方法:就是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在笔记本上写三页东西。
这三页东西可以没有主题,随便写什么都可以,任何想法、灵感都可以写出来,因为刚起床时,我们的监控者可能还没有完全睡醒,这时就可以完全依据我们内心的自由想法去写,原来潜伏在潜意识里的想法也就可以"噌噌噌"冒出来。
美国自然主义作家约翰·巴勒斯说:“思考像是用网逮鸽子。有时你绝对不能把网拉得过快,否则除了一根羽毛什么也套不到。”
周密地思考问题很不容易,有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我们总是偏好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基于抽象的信息,即我们的思维和决策更容易受少数特殊事件的影响。第二个原因是“证实偏见”,也就是人一旦行成对某个问题的看法,那么接下来就往往只是在佐证这个看法,只关注能证实这个观点的论据,而对相反的论据视而不见,因此就无法从反面来考虑问题。第三个原因是每个人受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必定会存在思维中的“盲区”。
既要简化外界输入的信息,也要简化我们表达出来的信息,为思维腾出更多的使用空间。
基于深入了解的简洁,不是乏味,而是意味着更加丰富的内涵。
为了让思维更好地发散,获得更多的灵感,一是要关掉大脑里评价的声音,二是要适当地引入混乱与随机。
思维依赖于工作记忆,通过将思维外显为图像,给予思维更多的探索空间,也能进一步推动思考的进行。
现实中的问题,总是牵涉太多的因素,借助矩阵、清单等工具,可以完善思考的周密程度。
六、才能
一种不幸的情形是,你个人的最优势顶在周围人的比较中也只是处于低位,如果你对这种差距视而不见,陷入对自己优势的自我陶醉中,反而不利于个人的长期发展。
胡适说,不苟且就是“狷介”。胡适认为,狷介不仅是一种德行,也是一种做学问的品格,也就是“一丝一毫不草率不苟且的工作习惯”。
意志力并不可靠,越强调它,越依赖它,中途放弃的可能性越大。能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是激情的驱动,而不是意志力的鞭策。
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并且可以通过努力变得更加秀。
努力不是一味地用力,而是一种具有策略性的活动,可以不断学习和优化。
在个人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首先应该集中资源,投入发展自己的一项优势才能。
把时间主要投放在一个领域里,以尽量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培养出非常高的才能。
用相对少量的时间广泛涉猎,以捕捉和发展未曾预料的资源和机会,实现个人才能的最大化。
不断为自己设计有难度的“非标准动作”,在挑战中获得才能的提升与飞跃。
七、成功
在新思想或新技术刚刚开始兴起无人问津之时就投入进去,成为某一个新知识领域的先驱,实现知识能力的“低买高卖”。
战略的意义就在于让你远离竞争,战略不是要你做得更好,而是要你做的不同。
做一个主动的探索者,敢于突破种种局限,不断试错,形成自己的优势喜至是独特的知识资产。
不只在理想化的情境下去思考问题,而且要磨炼把理论融汇于现实、考量现实复杂情形的本事。
在理论与现实的充分联结中,一步步地构筑自己独特的知识和经验体系,逐渐打磨出属于你个人独一无二的智识。
根据自己的内心需要,而不是外界的认同,做出独立的选择,甚至去做一些酷的事情。
如果你找到了一条别人都还没走过的路,只要把这条路走完,你就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