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希望从“教书匠”变成具有反思能力的专家型教师。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自己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只是承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蜡烛”的角色,教师也有自己的生命,自身也需要不断的成长和发展。教师这门职业是一门非常专门化的职业,需要进行专门的持续不断的学习和训练。
教师作为研究者有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参与研究可以提升自己的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了解自己的行为的意义和作用。其次,教师参与研究有利于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改革方案。 从教师自身的发展来看,参与研究还可以帮助教师从所谓的“必然王国”逐步走向“自由王国”,从日常繁杂的教学工作中脱身出来(哪怕只是在精神上和思想上的暂时脱轨),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教师为什么要做“质的研究”?作为教育研究有很多路子可以用量的研究方法、文献法、定性研究方法、哲学思考的方法、质的研究方法等。本书介绍的是质的研究。 教师之所以做质的研究,是因为这种研究方式非常适合教育领域。首先,质的研究的平民性和互动性使“教师作为研究者”成为可能。质的研究不仅仅是一种研究方法,也不仅仅是一种具有工具色彩的研究范式:它是一种看待世界和建构现实的方式,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质的研究之所以适合教育领域,还因为它非常符合教育这一学科的基本特点。教育是一个介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学科,既涉及社会组织(学校)的建设,又关注个体(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的成长。质的研究可以同时关照这两个方面。质的研究明确的、直言不讳的对价值的认可。“质的研究的目的不是追求那种现实中的一般并不存在的假设的东西,而是应揭示貌似自然的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价值选择和价值冲突。”
本书的主要读者应该是从事一线教育教学的教师,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提高自己作为研究者的意识和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自己所接触,的人和所处的环境进行反思。以及对质的研究感兴趣和有需求的人也会发现这本书,对他们从事教育研究将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