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晚我老婆很落寞说女儿没给她母亲节祝福。说付出没有回报。说小时候还是会准备贺卡,买个小挂件什么的表示心意。越大越没良心。女儿借口说功课太忙没功夫想这些。坐校车去寄宿学校了。
我晚上给女儿发了微信,大意是:即使你功课很忙,还是有时间看ipad视频或朋友qq。你连一句母亲节快乐也不和她说。她觉得她的付出得不到任何回报。很绝望。能不能试着把我们放到不低于你同学朋友老师的份上,注意一些基本的礼仪,好吗?结果没有回音。
第二天我和我妈说了这事,我妈给了一些反馈。说我和我妹妹也没给她祝福。虽然我周六在我妈家住陪她到周日中午。
于是我又给女儿发了一条微信。
宝宝,我反省一下,昨天我也不好,也没和我妈妈说母亲节快乐。我妈说我妹妹也没说。倒是妹夫给她微信了。我也给丈母娘微信也问候外婆了。有的时候我觉得我在妈妈家住了一晚一天陪着妈妈就不用说了。因为她同事叫她去植物园她没去说儿子来了。她同事都很羡慕说儿子比闺女还贴心。其实我是有原因的可能并不那么孝顺。但这个行为本身是老人们都盼望的。听到一句母亲节快乐其实她也是盼望的。没有贺卡没有花,一张信纸几句话一个不值钱的小礼物都可以。关键是有没有放心思在上面。我去买花我妈也心疼的。现在钱总是感觉不够,但是像公司发的小盆栽多肉植物没几元却是一个心意,一个寄托。活的通透的人讲你愿意为家人付出不指望回报就不会有失落。预期太高实现不了心理就会有落差会难受会身体不好。如果没有回报你还想继续做那就做,如果因为付出没有回报就不想做了那就不做。我们改订规则大家互惠互利礼尚往来。有的时候最爱的亲人伤你最深就是这个道理。我会试着打心底里去认可欣赏你。这样家人的关系才会变成一个互相支持前进的动力。我记得小时候你希望模仿日本家庭打招呼的方式,回来要说ただいま我回来啦!吃饭说我开动啦!就挺好的。让我们从小的点滴开始试起来吧。忘记家人的身份从朋友做起,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多一点宽容和理解。我的写作组要求我们写一篇对妈妈说的话的文章我还没当回事,这件事也教育了我。花心思的心里话比花和礼物还要珍贵。还可以当作一个essay。这是我的感悟,把你当作同学朋友,和你分享。
我尽量想避免指责和说教,指责和说教只能降低我和女儿之间的信用值。没有信用就听不进建议。即使有点晚,总比不改变好。
心理医生说青春期的孩子是比较叛逆。和父母不亲。我们夫妻也感到很挫败,觉得没有教育好她,我对我太太说,也许我们自己平时做的不好,模范作用不够。也许没有明确提出我们对她的基本日常要求,她违反了也没有惩罚。这是我们管理上的失策。原则坚持地不够。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问题的映射。人在家里的人格和外面社会人格有很多是不一致的。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