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然读书打卡778天 2021/5/23《建构解决之道》② P164-168
找寻激发当事人改变动力的契机
若当事人不愿意改变或不同意转接目标时,咨询师可试着通过以下几个方向的探问引导,以提升当事人改变的意愿与动机。
1.回想例外的美好与优势,产生再次行动的动力
2.想象愿景的影响与好处,带动一小步的开始
3.从当事人想要的可行目标开始辅导
(1)真诚的询问当事人的期待并优先介入之
若当事人没有任何同意转介者目标之处,咨询师也可试着直接询问当事人:
你希望现在的生活有些什么不同?
你希望你的生活有些什么改变?这些改变何以会对你有所助益?
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果今日无弹后,发生了什么小小改变,会对你是有帮助的,即使你来这里不是出于你个人的意愿?
咨询师也可直接怀着好奇的询问当事人:“你一定有一个好理由,一定要做这个行为?”包括对他不想说话、不想回应咨询师问话的态度。
如果当事人愿意提出一个目标,咨询师也可先与之讨论;咨询师若能优先与当事人讨论他希望谈论的话题或愿意被帮助的主题,将会建立彼此的信任,也开启了自愿接受辅导之门。当然,咨询师需要自我支撑与冷静,让自己愿意从当事人想要的,而非自己关心的主题开始。
(2)反向操作的探测出当事人的愿望
若当事人不容易直接提出自己想要改变什么或愿意被帮助什么,此时,咨询师可以反向思考的问句,刺激当事人找到自己的目标:
你希望继续拥有的是什么?
你不想失去的生活是什么?
你害怕失去的是什么?
咨询师也可从当事人的抱怨中,提取出当事人所在乎或害怕失去的目标。例如:
当事人:我来这里是因为他们说要叫我爸妈来,他们很无聊啊,干嘛叫爸妈。来就来,怕什么!
咨询师:看起来你很不愿意爸妈来找你哦!也看到你很能直接面对。你担心如果爸妈来,可能会有什么结果?你最不希望什么样的情况发生?
这样做最大的挑战是:咨询师能否听到与同意当事人所在乎的事情。
所以,帮助当事人如何可以不失去所在乎的生活与事物,也可能成为当事人愿意开始接受辅导的小目标。
(3)引发目标可行性的考量
若当事人提出一个难度很高的目标,咨询师可以将此目标列为10分,再进而询问当事人从现在的分数到达10分,需要多久的时间,或者,接着以”有信心的程度“ ”知道方法的程度”来进行下面的评量,如此将可使当事人的目标设定现实化。
如果当事人说一些不可能发生的目标,此时咨询师可以用“这可能发生吗?” “你如何知道这可能会发生?”来引导当事人再去思考比较实际的部分。
若当事人的目标是”希望赢得大乐透彩券”,咨询师也可带回当事人一开始来谈的关注问题。例如:有了乐透的奖金,如何有一个美好的家庭以及让孩子上学?
若当事人的目标是违反法律伦理之事,例如:”知道如何赌博“ ”如何违反法律但不会被关”等,咨询师会直接表示不能帮忙,并表示能帮忙的是,如何让当事人以合于社会标准的方式获得他真正想要的目标。
4.重要他人的建议与观点,使当事人拥有现实系统脉络与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