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了张杨的《冈仁波齐》,讲的是藏历马年,由十一个藏人和一台拖拉机组成的朝圣队在一个清晨悄然去往神山“冈仁波齐”的旅程。
2
这旅程唤醒了我的遗落梦境。
那好像是小学三年级在大风中独自步行去外婆家,又好像是冬季傍晚骑自行车穿过茫茫大雪回家去,又好像在是在雨中驾车疾行八百公里……这种感觉难以描述,但能隐约感觉到是什么。
3
最重要的是,这虽然是一部公路片,但只是极为简单的出现了生老病死,并一带而过。
创作者丝毫没有留恋“生老病死”情节下的故事可能性,也没有通过自然环境来暗示隐喻去讨论朝圣的意义,这是最为可贵的部分。
既没有蝇营狗苟,也没有诗和远方,只有走路,磕头,天空,雪山,河流,帐篷,云朵,拖拉机……和最简单的目的:去给圣山“冈仁波齐”磕头。
4
这可能和导演张杨长期生活在大理有关,他一直用简单的表现方式表现简单。如果不好琢磨,通俗来说,大概是繁华落尽,如梦无痕。
5
关于对西藏旅行的讨论网络上从未停息,不是年轻人迷茫了就要去西藏净化心灵,我天天迷茫,但我从来没有打算去西藏。而情绪是很难克制的东西,周围环境很容易影响你的变化:怒易欢喜难。
6
我也没有看出评论家们所说的“这是在消费西藏”,按照这种评判标准,没有一部电影不是在消费它所表现的群体。《失孤》、《亲爱的》是在消费被拐卖的儿童。《九层妖塔》、《寻龙诀》是在消费鬼吹灯读者群,而所有的爱情片是在消费恋爱人群,漫威所有的好莱坞大片是在消费粉丝群……因此,贴标签是很容易的事,下结论也很简单。
还有些朋友义愤填膺地指出:整部电影是摆拍,不是记录。
啊,朋友,世界上所有的电影都是摆拍出来的。
7
我记得八年前,记者问我有信仰吗?
我说没有。
末了我又补充一句:我信我自己。
今天我突然想起我说过这句话,这是多么的无知啊。并不是因为看了“冈仁波齐”我才感到当初的无知。我曾经登上过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我也没有因此感到了不起或者人在自然前的渺小。
但是人类要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并且要了解自己的无知。
8
我们无知到什么程度呢?
这样说吧,你看那些网剧,没有一部不号称自己单集点击过亿,三十集点击率超五十亿这都是客气的。
而创业公号也没有不说自己10万+的,微博上就更不用提了,一万粉丝都自称网红了,我国一些三线明星粉丝量已经都快超过一亿了,一个小孩过生日毫无内容的微博转发达到五千万次了……我们多么伟大,伟大到常常给自己错觉,我们已经不是人了。
9
我以前写鸡汤,但很快厌恶鸡汤,进而成了反鸡汤者,现在我觉得,有时候有些鸡汤是有效的,它能让我的“怒易欢喜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平静。
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变的麻木或者可以容忍。我想说的是,生活是“多样性”和“多元化”的。你以为的对,不一定是对,从时间的长期延续上看。
10
我并不建议所有的人都去看《冈仁波齐》,它不适合所有的人。
它不是喜剧,也没有剧烈的感情冲突,也不存在戏剧矛盾,这可能导致它没有明确的观众群。去西藏净化心灵的年轻人不是它的观众群体,想逃离北上广的人也不是它的最终观众基数,作为观众,我们已经做到不带个人喜好纯粹客观地评价一部电影,吐槽挑刺贴标签莫名其妙成为了我们的观影日常…但无论怎样,它终于是来了,就这样平静地出现在银幕上,我得说我很喜欢。
11
有人信仰钱,有人信仰权力,有人信仰神,有人信仰年轻……这很实际,也很有效,没有对和错。
当然,现在也没有记者问我的信仰是什么了,但我现在找到了。
我的信仰就是普通生活里的平淡日子,是菜市场挑选的螃蟹和蔬菜,是在风起以后走进树林,是在暴雨将至回到檐下。
我的信仰不是具体的,也不是抽象的,但我知道它是存在的,只是我还不能准确描述它的样子,但我确信我不再喜欢剧烈的情感以及一切辞藻华丽的笔触。
12
看这部电影前我是特别担心的,我担心创作者张杨在一部朝圣的电影里和我们讨论信仰,我也担心他借自然环境的不可抗来让我们领悟生死,我更担心他通过升华主题来告诉我们什么是深刻……
但他没有。
13
我也没有去搜索冈仁波齐为什么是神山,也没有搜索何为天葬,也没有想去拉萨看看,我甚至不想知道张杨拍这部电影的初衷是什么,但我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冈仁波齐》。
它客观地记录了一次朝圣之旅。没有主题升华,没有神化宗教,没有俯瞰众生,没有怜悯艰难,甚至没有用配乐渲染氛围,就连朝圣之旅的开始都没有仪式,到达以后也没有历尽艰险的巨大满足感,最后也没有暗示我们敬畏自然……有的只是客观记述,像一篇散文,我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