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早年的生活,史记上写得比较简单。说刘邦胸怀大度,基本上不参加家里的农活劳动,其实就是好高骛远、不务正业;喜欢结交朋友、爱请客,其实也就是经常和三教九流的朋友混在一起,还老爱花家里的钱。
刘邦早年在家可能确实有点好高骛远、不务正业,但绝对不是一个无赖,无非就是在古代以农业为主的社会里,刘邦不太喜欢农业工作罢了。其实这点也很容易理解,如果刘邦是一个地地道道勤勤恳恳的农民,以后哪来的汉高祖刘邦呢?放到当今社会更是如此,一个人没必要完全把自己拘束在某个行业,古代尚且可以不在田地劳作,现在是如此多元化的时代,只要你去好好干,无论干点什么,那也很好啊。
刘邦还爱好结交三教九流,结交了卢绾、樊哙、萧何、王陵、张耳等等朋友,这些人对于以后推翻暴秦都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卢绾是刘邦的同学;樊哙是一个屠狗专业户;萧何是当地的一个小官;王陵是当地土豪;张耳是当地名士。可见刘邦交友广泛,深刻了解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社会经验丰富,为日后治理国家,了解民情打下了基础。
刘邦这些和别人不一样的特点,你也可说他不务正业,也可以说他志不在此,也可以说他交往不三不四,也可以说他交友广泛、人缘好,但恰恰是这些反抗传统的叛逆精神,其实也暗中帮助了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
约法三章
大家都知道,刘邦是先于项羽拿下咸阳的,进入秦宫之后,刘邦看到了无数的宫殿、财宝、狗马、美女等等,说不心动那是不会的,刘邦也是个凡人啊,谁都想在此享受荣华富贵。樊哙和张良强烈建议,你忘了暴秦是怎么灭亡的吗,你想要这些珠宝财富还是想要夺得天下?刘邦的脑袋还是清醒的,听从建议,没有留在秦宫。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啊。
撤出秦宫后,刘邦与百姓们约法三章。其一,刘邦表示,诛灭暴秦是解决天下百姓,顺应民意。其二,各诸侯事先约定,先入关者为王,刘邦理应称王,名正言顺。其三,宣布新的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抚慰百姓。这就是著名的约法三章,同时也为以后楚汉之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狡兔死,良狗烹
楚汉元年,项羽依旧按照原来六国的模式分割天下。天下很快进入了原来的老模式,各种干仗,民不聊生。刘邦和项羽角逐天下也需要帮手啊,要帮忙就得给肉吃,不给肉吃,谁帮你干活啊,因为实力不允许,所以一开始刘邦还是承认其他诸侯王的。等到刘邦大败项羽之后,刘邦并不打算分封列国,因为这也没有意义,又开始了死循环,他心里也明白,此计断不能长久。
因此刘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削掉异姓王,大封同姓王。当时一起建功立业的功臣清算开始了,这也是历史的必然规律,四百年基业的大汉王朝就此展开。
文字由绍维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