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魅050古注《郑伯克段于鄢》3

古魅050古注《郑伯克段于鄢》3

注疏

子封,公子吕也。厚,谓土地广大。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这是杜预的注文。)

翻译:子封就是公子吕。厚,本来指的是山石土堆起来的高度和厚度,这里表示土地面积的广大。

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经文)

注疏

不义于君、不亲于兄,非众所附,虽厚必崩。(这是杜预的注文。)

翻译:对国君不按道义来做,对兄弟不亲切,老百姓不会依附于你,即使山石土堆砌的在高也会崩塌。

○暱,女乙反,亲也。(这是陆德明的音译。)

翻译:(陆德明)用“女乙”给“暱”字注音,是亲切的意思。

【疏】厚将崩(这是孔颖达标明被注释的对象。)

○正义曰:以墙屋喻也。厚而无基必自崩,喻众所不附,将自败也。高大而坏谓之崩。(这是孔颖达的解释。)

翻译:这是用房屋建筑来比喻,厚而没有基础一定会崩塌,比喻老百姓不依附你就会失败。房屋高大而坏掉了叫做崩。

注疏

完城郭、聚人民。(这是杜预的注文。)

翻译:使城郭完整,使人民聚集。

【疏】注:完城郭、聚人民。(这是孔颖达标明要解释的杜预的这句话。)

○正义曰:服虔以聚为聚禾黍也。段欲轻行袭郑,不作固守之资,故知聚为聚人民,非聚粮也。完城者,谓聚人而完之,非欲守城也。

翻译:(孔颖达)的正义说:服虔把聚解释为聚集粮草。共叔段想要亲自攻打郑国,并不是要表现出固守城池的姿态,因此我们知道聚集是聚集人民,而不是聚集粮草。使城郭完整,说的是聚集人民使自身力量强大,并不是要固守城池。

注疏

步曰卒,车曰乘。(这是杜预的注文。)

翻译:步兵叫做卒,车上有兵叫做乘。

○山,市战反。卒,尊忽反。步,兵也,注及下同。乘,绳证反,注及下同。(这是陆德明的音译。)

翻译:(陆德明)用“市战”给“山”字注音;用“尊忽”给“卒”字注音。步是兵的意思,下面出现步的都是这个意思。用“绳证”给“乘”字注音,后面出现“乘”字的读音都是这样。”

注疏

启,开也。(这是杜预的注文。)

翻译:启就是开门的意思。

注疏

古者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这是杜预的注文。)

翻译:古代一乘兵车共有75人,车上3名士兵,车下72名步兵。

注疏

共国,今汲郡共县。(这是杜预的注文。)

翻译:共国就是今天的汲郡共县。

○共,音恭。汲,居及反。(这是陆德明的音译。)

翻译:“共”的读音就是“恭”;用“居及”给“汲”字注音。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翻译:《春秋》记载道:“郑伯克段于鄢。”意思是说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的弟弟;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争斗,所以用“克”字;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不写共叔段自动出奔,是史官下笔有为难之处。

注疏

传言夫子作春秋,改旧史以明义。不早为之所而养成其恶,故曰失教;段实出奔而以克为文,明郑伯志在于杀,难言其奔。

翻译:《左传》说孔子删改《春秋》,是改变了前人所做的《春秋》经文来阐明自己对于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和建议,是郑庄公没有及早为共叔段提供一个符合他身份的场所,而养成了共叔段做出造反的行为,所以郑庄公没有尽到教育弟弟的职责;共叔段实际上是自己逃跑出奔,并没有被郑伯消灭,但是《春秋》却说郑伯克段于鄢,这是为了表明郑庄公想要杀掉共叔段,因此不好说他是出奔。

○娣,大计反,又如字。难,乃旦反,注同。

[疏]“如二君,故曰克”。(这是孔颖达标明被注释的对象。)

○正义曰:谓实非二君,俊杰彊盛如是二君,伐而胜之然后称“克”,非谓真是二君也。若真是二君,则以“战”、“袭”、“败”、“取”为文。然既非二君,而杜注经云:“以君讨臣而用二君之例”又似真二君者,但杜於彼应云“以君讨臣而用如二君之例”,略其“如”字,但云“而用二君”耳。准获麟之后史文,夫子未脩之前,应云“郑伯之弟段出奔共,与秦伯之君针出奔晋同也”。以其不弟,故不言弟;志在於杀,故不言奔。然则郑伯亦是旧史之文而得为新意者。段以去弟为贬,宜以国讨为文。仍存郑伯,见其失教,其文虽是旧史,即是仲尼新意也。(这是孔颖达的解释。)

翻译:(孔颖达)的正义说:说的实际上不是两个国君,而是(郑庄公和共叔段的势力)强大,好像是两个国君一样,(郑伯)讨伐共叔段而战胜了,这样之后就称之为“克”,说的并不是真的两个国君。如果真的是两个国君,那么就用“战”、“袭”、“败”、“取”这几个字来表示。然而,既然不是两个国君,而杜预注《春秋》经说:“因为国君讨伐臣子而采用二君这样的体例”,又好像真的两个国君这样的表述,但是杜预在他处应该说,“因为国君讨伐臣子而采用好像两个国君这样的体例”,省略了“如”字,只是说“而采用两个国君这样的表述”。

以鲁哀公14年猎获麒麟之后的历史文字记载为准绳,孔子还没删定《春秋》之前,应该说“郑伯的弟弟共叔段逃到了共,和秦伯逃到了晋相同。”因为他不像一个做弟弟的样子,因此不说弟弟,郑庄公的志向在于除掉共叔段,所以不说共叔段逃走。既然这样,那么郑伯也是之前鲁国史官的记述而得到了新的含义。(……,从略),后面的意思可能是,记载虽然是以前的历史,但是孔子给它赋予了新的内涵。

○注

“传言”至“其奔”。(这是孔颖达标起止。)

翻译:(孔颖达)从“传言”开始到“其奔”为止。

○正义曰:经皆孔子所书,此事特言“书曰”,必是旧文。不然,夫子始改,故知传之此辞言夫子作《春秋》改旧史以明义也。“克”者,战胜获贼之名。公伐诸鄢,段即奔共,既不交战,亦不获段,段实出奔,而以“克”为文者,此非夫子之心,谓是郑伯本志,不欲言其出奔,难言其奔,志在於杀,故夫子承其本志而书“克”也。郑伯之於段也,以其母所锺爱,顺母私情,分之大邑,恣其荣宠,实其杀心。但大叔无义,恃宠骄盈,若微加裁贬,则恐伤母意,故祭仲欲早为之所,子封请往除之,公皆不许,是其无杀心也。言“必自毙”、“厚将崩”者,止谓自损其身,不言恶能害国。

及其谋欲袭郑,祸将逼身,自念友爱之深,遂起初心之恨,由是志在必杀,难言出奔。此时始有杀心,往前则无杀意。传称“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诗序》曰:“不胜其母,以害其弟。”经曰:“父母之言,亦可畏也”。是迫於母命,不得裁之,非欲待其恶成,乃加诛戮也。服虔云:“公本欲养成其恶而加诛,使不得生出,此郑伯之志意也。”言郑伯本有杀意,故为养成其恶,斯不然矣。传曰“称郑伯,讥失教也”,止责郑伯失於教诲之道,不谓郑伯元有杀害之心。若从本以来即谋杀害,乃是故相屠灭,何止失教之有?且君之讨臣,遏其萌渐,恶虽未就,足得诛之,何须待其恶成,方始杀害?服言本意欲杀,乃是诬郑伯也。刘炫云:“以‘克’为文,非其实状,故传解之,谓之郑志。”言仲尼之意书“克”者,谓是郑伯本志也。注又申解传意,言郑伯志在於杀,心欲其克,难言其奔,故仲尼书“克”,不书奔,如郑伯之志为文,所以恶郑伯也。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

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

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翻译:

庄公就把武姜安置在城颍,并且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到死后埋在地下),不再见面!”过了些时候,庄公又后悔了。有个叫颍考叔的,是颍谷管理疆界的官吏,听到这件事,就把贡品献给郑庄公。庄公赐给他饭食。颍考叔在吃饭的时候,把肉留着。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颍考叔答道:“小人有个老娘,我吃的东西她都尝过,只是从未尝过君王的肉羹,请让我带回去送给她吃。”

庄公说:“你有个老娘可以孝敬,唉,唯独我就没有!”颍考叔说:“请问您这是什么意思?”庄公把原因告诉了他,还告诉他后悔的心情。颍考叔答道:“您有什么担心的!只要挖一条地道,挖出了泉水,从地道中相见,谁还说您违背了誓言呢?”庄公依了他的话。庄公走进地道去见武姜,赋诗道:“大隧之中相见啊,多么和乐相得啊!”武姜走出地道,赋诗道:“大隧之外相见啊,多么舒畅快乐啊!”从此,他们恢复了从前的母子关系。

君子说:“颍考叔是位真正的孝子,他不仅孝顺自己的母亲,而且把这种孝心推广到郑伯身上。《诗经•大雅•既醉》篇说:‘孝子不断地推行孝道,永远能感化你的同类。’大概就是对颍考叔这类纯孝而说的吧?”

其它:

注疏

遂寘姜氏于城颍,城颍,郑地。(杜预注。)

○寘,之豉反,置也。(陆德明音译。)

翻译:(陆德明)用“之豉”给“寘”字注音,是安置的意思。

地中之泉,故曰黄泉。(杜预注文。)

○疆,居良反。(陆德明音译。)

【疏】注:封人,典(主管)封疆者。

○正义曰:《周礼》:封人掌为畿封而树之。郑玄云:畿上有封,若今时界也。天子封人职典封疆,知诸侯封人亦然也。《传》言祭仲足为祭封人,宋高哀为萧封人,《论语》有仪封人,此言颍谷封人,皆以地名封人。盖封人职典封疆,居在边邑。颍谷、仪、祭皆是国之边邑也。(孔颖达的解释)

翻译:《周礼》说:封人主管行政区域的边疆,在那儿种树表示分界线。郑玄说:所谓的主管边疆,就好像今天用石头在那儿划定界限。天子手下的封人的职责是主管边疆,那么可以知道诸侯手下的封人也是这样。(后面不翻译了。)

注疏

食而不啜羹,欲以发问也。宋华元杀羊为羹飨士,盖古赐贱官之常。(杜预注。)

翻译:吃了食物但没把肉汤喝下去,是想用这种行为引起郑庄公的发问。(按照)《左传》的记载:宋华元曾经杀羊,把它做成肉羹,然后用它来赏赐给跟随他的人,这是古代赏赐给官职卑微的人的一种礼仪。

○舍,音捨。遗,唯季反,下同。啜,川悦反。华,户化反。(陆德明音译。)

【疏】注:“食而”至“之常”

○正义曰:《礼》“公食大夫”及《曲礼》所记大夫、士与客燕食,皆有牲体、淆胾,非徒设羹而已。此与华元飨士唯言有羹,故疑是古赐贱官之常。

翻译:《礼记》记载:诸侯赏赐给大夫的礼仪和《曲礼》中记载说,大夫和客人一起吃饭,都有汤和成块的肉,并不仅仅是羹。这里与宋华元赏赐给手下只有肉羹,没有大块的肉,大概是由于官职卑微的缘故。

繄,语助。

翻译:“繄”是虚词,无实意。

○繄,乌兮反,又乌帝反。

据武姜在,设疑也。(这是杜预的注文。)

翻译:您母亲在,为什么说没有母亲可孝敬的呢?

隧,若今延道。(这是杜预的注文。)

翻译:隧,就好像今天的通往墓穴的道路。

○语,鱼据反。阙,其月反。隧,音遂。(陆德明音译。)

公从之。

注疏

赋,赋诗也。融融,和乐也。(这是杜预的注文。)

翻译:赋就是赋诗的意思,融融就是和谐欢乐的意思。

○乐,音洛,注及下同。融,羊弓反。(陆德明音译。)

【疏】注:“赋赋”至“乐也”(孔颖达标起止。)

○正义曰:赋诗,谓自作诗也。中融外洩,各自为韵。盖所赋之诗有此辞,《传》略而言之也。融融,和乐;洩洩,舒散,皆是乐之状,以意言之耳。服虔云:入言公,出言姜,明俱出入,互相见。(这是孔颖达的正义。)

翻译:赋诗就是自己做诗的意思。(在隧道)里面说“融融”,(在隧道)外面说“洩洩”,只是分别押韵而已,说的是自己所赋的诗里面有这两句,《左传》简单的提到了一下。“融融”、“洩洩”都是描述愉悦欢乐的样子。服虔介绍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是说,郑庄公和他的母亲并不是一个人赋诗,另一个人就不说话,而是两个人都在赋诗。

洩洩,舒散也。(杜预注。)

○洩,羊世反。(陆德明音译。)

注疏

纯,犹笃也。

○正义曰:《尔雅•释诂》训纯为大,则纯孝、纯臣者谓大孝、大忠也。此纯犹笃者,言孝之笃厚也。(这是孔颖达的正义。)

翻译:(孔颖达)的正义引用《尔雅•释诂》里面的内容,把“纯”解释为“大”,那么“纯孝”、“纯臣”就是特别孝顺,非常忠诚的意思,这里(杜预)把纯解释为笃,说的是孝顺心意的笃厚。

不匮,纯孝也。庄公虽失之于初,孝心不忘,考叔感而通之。所谓永锡尔类。诗人之作,各以情言,君子论之,不以文害意,故《春秋》、《传》引诗不皆与今说《诗》者同,后皆仿此。(杜预注。)

翻译:如果孝顺没有竭尽,那就是笃厚的孝。郑庄公虽然开始做的不好,把母亲流放了,但是他的内心并没有忘记作为一个人应该保持孝顺的道德规范,颍考叔感悟到了这一点,因此通过留食给母亲,为郑庄公设计这种做法来感染他,使郑庄公重新回到孝顺的道路上来,这就是把孝顺推广到自己的同类身上。诗人创作诗歌,是根据当时自己的情境来说的,那么君子来评论这些诗,只要不用文字来妨碍意义的表达就可以了,所以《春秋》和《左传》引用的诗和我们今天看到的《诗》可能不完全一样。

○施,以豉反,又式智反。匮,其位反。(陆德明音译。)

【疏】“《诗》曰”至“谓乎”(孔颖达标起止,解释的是经文。)

○正义曰:《诗》、《毛传》及《尔雅》之训“匮”竭、“永”长、“锡”予、“尔”女也,此《诗•大雅•既醉》之五章,言谓孝子为孝不有竭极之时,故能以此孝道长赐予女之族类。言行孝之至,能延及旁人,其是此事之谓乎?族类者,言俱有孝心,则是其族类也。(这是孔颖达的正义。)

翻译:(孔颖达)的正义引用《毛传》和《尔雅》的解释:匮是竭尽的意思,永是长久的意思,锡是赐予的意思,尔是你的意思。这是《诗•大雅•既醉》中的一句。说的是孝子的孝顺没有尽头,所以能把这种孝道长久地赐予你的也具有孝心的同类。表明施行孝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能推及旁人,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族类,指的是都具有孝心的人,那么就是他的同类。

○注:“不匮”至“仿此”(孔颖达标起止,解释的是杜预的注文。)

○正义曰:颍考叔有纯孝之行,能锡庄公。庄公虽失之于初,孝心不忘,则与颍考叔同是孝之般类(般类,同类)也。今考叔能感而通之,是谓永锡尔类也。“诗人之作,各以情言。君子论之,不以情害意”,出《孟子》文也。此云《春秋》、《传》引《诗》不皆与今说《诗》者同,何?以昭八年注云,叔向时诗义如此。所以不同者,此是丘明作《传》称君子之言,容可引诗断章评论得失;彼是叔向之语,事近前代,当时讥刺,故云“叔向时,诗义如此也”。《诗》注“意类”谓子孙族类,此《传》意以为事之般类也。

翻译:颍考叔有笃厚孝顺的行为,能够把这种品德赐予郑庄公。郑庄公虽然开始做的不好,但是没有忘记孝顺的道德规范,那么他与颍考叔就是都具有孝顺品德的同类。现在颍考叔能感化和打动郑庄公,这说的就是长久地赐予你的同类。诗人创作诗歌,是根据当时自己的情境来说的,那么君子来评论这些诗,只要不用文字来妨碍意义的表达就可以了,这句话出自《孟子》中的文章。

这里说《春秋》经和《左传》引用《诗》不完全与现在所说的《诗》的内容相同,为什么呢?因为杜预在鲁昭公八年中的注文里面说,叔向那时候,诗也是这样的。因此不相同的原因是,这是左丘明做《左传》引用的君子的言论,可以引用诗来评论功过得失;那是叔向的言论,……所以说叔向那时候,诗也是这样的。《毛诗》把“意类”解释为子孙后代家族的同类,这里《左传》也认为是叔向的同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08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15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361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99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8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63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40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0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90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50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2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51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