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3-15 一百六十九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7.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语音整理
可能有一天,某人对孔子说,夫子啊,你是个圣人,你是个天才,你能做到的我们都做不到。说这话的人的目的实际上他不是为了夸奖孔子,而是为自己不想学、不求上进找理由、找借口:别人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是天才,我不优秀,因为我不是天才,所以我接受我现在的平庸,我也不用去努力。
所以在这一章,孔子就直接给讲这种话的人明确地说,我不是天才,我根本不是生而知之的圣人,也不是天生什么都懂得的人。
我们前面讲过,孔子把人在智力上分为这么几等,最上等的叫圣人,他们是“生而知之”;其次,是“学而知之”的普通人;再次是“困而知之”,就是那些遇到了问题解决不了,才去学习的人;那最次的,最下等的,就是“困而不学”的人,遇到了困难解决不了还不学,每天生活在痛苦之中,天天在痛苦中各种挣扎,怨天怨地怨空气,唯独就不怨自己,就是不愿意去学习。
孔子说生而知之的人可能有,但是自己没有见过。他认为历史上尧舜文武汤这些可能是圣人。孔子对死去的古人相对来说比较宽容,说他是圣人,说他是仁人,这些都是可以的。但是对一个活着的人,孔子不会说这个人是圣人,甚至极少说某个人达到了仁的境界。当然,孔子也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圣人。
那孔子认为自己的学识从哪儿来的呢?他概括一下就是,“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正如我们在前面一章里所说的,他有一种什么样的学习精神呢?“发奋忘食,乐以忘忧,而不知老之将至”。孔子在世的时候就有博学之名,但是这个博学不是天生的,孔子自认为这是后天努力得来的,自己不是“生而知之”,知识一个普通的“学而知之者”而已。
在这里我们注意这个“好古”,不是说他喜欢故纸堆,喜欢旧知识,而是说他特别尊重前人的智慧成果和历史经验。孔子曾经说,对于前人的智慧和成果,自己仅仅是“述而不作”,仅仅是加以总结而已。当然,我们也分析过孔子的贡献绝不不仅仅是总结,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
随后孔子又加以补充,“敏以求之者也”。孔子一贯的观点就是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对事物的观察要敏捷,但是没有必要急着把它说出来。
最后,我觉得通过学习这一章,让我们能够树立“敏以求之”的信心,去努力学习前人的经验,在前人智慧和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就足够了。
华杉详解
孔子说,我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我是喜欢历史,喜欢古人的智慧,喜欢研究古人的典籍,非常勤敏地用功,努力学来的。
这话,必是有人恭维老师是天才,是“天纵之圣”,老师的自谦之词。
看上去也简单,不过《论语》每一句话,都“当熟玩之”,特别是你要知道,两千五百年来最有学问的人,都“熟玩”过,并且有无数讨论和智慧的机锋,要联系起来熟玩。
先说这“生而知之”。
前面也说过几次,儒家把人的悟性学识分成“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三个层次。
生知安行,是生而知之,安而行之。仁义的道理,生下来就知道,按那个去做,心里就安心。自己没守规矩,自己就不安心,不得劲,浑身难受,马上要调整过来。
学知利行,是学习到了,懂了,知道遵守道德礼义是对自己有利的,所谓“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要大胜,得靠德。对义利之辨,懂得义就是最大的利,于是他也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这是学而知之,利而行之。
困知勉行,是被困了,被惩罚了,知道不守道德礼义要吃亏,最终害了自己,那他也勉强自己去遵守。
朱熹注解说,生而知之,是气质清明,义理昭著,不用通过学习才知道。
尹氏注解说,孔子是生知之圣,他总是讲好学,并不是自谦或勉励他人。因为义理道德,是可以生而知之,但礼乐名物,古今事变,你必须要去学习,才能知道,才能验证你生而知之的那些道理呀!用今天的话讲,道德文章不靠学,科学技术得靠学。
后来,陆九渊、王阳明的心学,提出每个人都是生而知之,不学而能,这就是王阳明说的“良知良能”,所有的东西,你本来就会!为什么不会?因为学多了,学歪了!
这个,特别深刻,特别普遍!
上文提到,孔子感叹说:“这大路上怎么没人走啊?难道人们出门不是从大门出来的吗?门前就是大路啊!路上怎么没人啊?”
就是说圣人之道,简易平常,即便是个傻子,他出门也自然在这路上走,怎么路上没人呢?
因为人们都学习翻窗户、翻墙去了,都学找小路去了。大路摆在那里太寻常,不够高科技,要去学点厉害的!
人们为什么“学坏”了呢?因为贪巧求速,不愿意按部就班,不愿意日积月累,老想跨越式发展,弯道超车。都去找弯道了,结果弯道超不了车,因为弯道大塞车。直路呢?直路上没车。用王阳明的话说,都走到“断蹊僻径”上去了。
陆九渊就说,每个人都是天才,你本来就会,你不要去学那么多,你学不完。那不学,怎么会呢?陆九渊说:“我在无事时,只是一个无知无能的人。一旦有事时,我便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
陆九渊没赶上什么大事,没能证明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王阳明赶上了,证明了,他剿土匪,平叛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这便是心学的力量了。他说的不学,不是不学习,他比谁都勤奋,他是不要朱熹那个格物致知的学法,他和王阳明,都强调学习是为了不断擦亮自己的良知良能。我总结两个永不离开:
一是永不离开常识,不断回归常识,常识即良知。
二是永不离开最终目的,始终为最终目的服务,而不是陷在“问题”里,这就是良能。
王阳明说,不断地致良知,就能遇之左右而逢其缘,怎么干都得劲。
陆九渊和朱熹,是学术对头,陆九渊批朱熹的学习法是支离破碎,朱熹则批陆九渊只是禅!根本不是儒。不立文字,又讲顿悟,那不是禅么?都去顿悟,学校也不用办了。
在我看来,朱熹的学习法,是普通人的学习法。陆九渊的学习法,是天才的学习法。心学的良知良能,本来就是指天才,而且认为人人都是天才,是后天学习蒙蔽了自己,要学会重新发现和擦亮自己的天才。
陆九渊更认为自己是了不得的天才了,他专门写了一首诗自诩:
仰首攀南斗,翻身倚北辰。
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
好大气魄!可惜朱熹不知道,这首诗有原作,是另一个天才写的,而且真的是禅,唐代的智通禅师,原诗是:
举手攀南斗,回身倚北辰。
出头天外看,谁是个中人。
陆九渊有没有读过智通这首诗,我不晓得。
回过头说孔子,孔子是不是天才呢?当然是天才了。他又天才,又勤奋,所以他成了至圣先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