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 岳麓书院 爱晚亭 马王堆
长沙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经三干年城名,城址不变,有屈贾之乡,楚汉名城,潇湘洙泗之称。有马王堆汉墓,四羊方尊,三国吴简,岳麓书院,铜官窑等历史遗迹。经世致用,兼收并蓄是湖湘文化的特点,长沙既是清末维新运动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策源地之一,又是新民主主义的发祥地之一,走出毛泽东,刘少奇,曾国藩,左宗棠,黄兴,蔡锷……等名人,岳麓书院门口的对联:惟楚有材,於斯为盛!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四大书院,坐落于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1988年岳麓书院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起始于北宋,宋真宗御笔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后历经南宋,元,明,清各代至清光绪(1903年),岳麓书院与湖南省城大学堂合并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沿用书院旧址,中华民国15年(公元1926年) ,正式定名湖南大学,仍就书院基址扩建至今。
长沙岳麓山是中国观赏红叶的四大名山之一,其中爱晚亭借用杜牧的《山行》写到: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爱晚亭原名红叶亭,当时的湖广总督毕沅与罗典(时任岳麓书院山长)交谊深厚,常与罗典相为唱和,郊游岳麓,毕沅巧妙截取晚唐诗人杜牧《山行》的诗意而更名:爱晚亭!
爱晚亭是毛泽东主席在20世纪初探求革命真理的历史见证,从现代美学观点来看,不仅是一个建筑,而是一种文化的印记!
1951年考古学家在长沙进行考古调查,在长沙东郊五里牌发现了2个相连的土冢,根据考古资料判断是汉代墓葬。195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湖南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调查马王堆土冢,确认是大型的汉代墓葬群!1972年国务院发文批准同意对马王堆汉墓进行正式的发掘。岁现3枚印章,上面分别刻有长沙丞相,轪侯之印和利苍字样。马王堆汉墓考古挖掘完成一二号墓坑填塞,出土的女尸,素纱禅衣及一大批西汉器皿,锦帛书画等都保存于湖南省博物馆。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候利苍的家族墓地,出土的女尸是轪候利苍的妻子辛追,时逾2100多年,形体完整,全身润泽,部分关节可活动,血管清晰可见,软结缔组织尚有弹性,与新鲜尸体相似,是防腐学上的奇迹,为世界考古史上前所未见的不腐湿尸,此后将此类古尸命名为马王堆尸。此外还出土了陶器,漆器,简犊,丝织品,帛画,帛书和医简,乐器,兵器,伐木器,植物样本,动物标本,金属品,木俑,博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