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国学风兴盛开始,孩子们就开始背起了《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的背诵和朗读,大多是用来熏陶孩子们养成美好的品德,之后的学习做准备。
说到上学,最少不了的就是《弟子规》,而《弟子规》中最出名的一句则是来源于《论语》: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今天就从这个声名远扬的句子进行一些分析。
01弟子为学生,遵守礼仪即是道德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这一句出现了两个弟,第一个弟是弟子,第二个弟则是行为上的弟。
弟子,可以是一个小孩子,也可以是学生,或者是一个想要学习的人。
所以,实际它可以泛指任何人,只要我们依然还在学习和成长,都可以被称为弟子。
“入则孝,出则弟”,就是在家中要对父母和兄弟姐妹友好相处,懂得尊重、谦让,而出门在外和别人打交道,也要把他人视为自己的兄弟姐妹,真诚的对待他们。
所以第二个弟,可以是我们的态度,也可以是指我们把外人视作内人。
这里有一个转换性的思维,就是把社会中的关系,如果搬到家庭之中是怎样的?
比如说把公司的关系转换到家庭的角度,公司的老板是一个像父亲那样的领导,还是像母亲那样的领导;
自己的同事是像弟弟妹妹那样,需要自己的照顾,还是像哥哥姐姐那样对自己呵护备至?又或者像是对头的兄弟姐妹那样,与自己虽然有着竞争,但也有合作。
02看似容易的九个字,要努力不止九年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要谨慎的行事,说的话要做到,不要失去了信用;面对广大的人民群众,也要抱着友善的态度去看待;如果能有机会,我们要尽量与德行的人交往。
极其简单地九个字,读起来朗朗上口,做起来步步难行。
有信用的说话与做事有多难,相信你已经很懂了,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许下的诺言没办到,都是常有的事。
不是不想完成,而是基于能力与现实的差距,成为了失信之人。
平等而友善的看待众人,也是难上加难。
现在的大家很多都是颜控、声控,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可这种现象却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不平等。
更别说还有肤色、身高、胖瘦,人人平等可称得上是道阻且长。
亲近有德行的人,这是我们向往,却难以办到的事。
地位崇高而有德行的人,我们想接触却没能力接触;身边有德行的人,我们处于某种害怕对比的态度,想尽可能地避免接触。
因为人的理智和感情常常是分开的,就如下面这张图。
03先有德行,后有才华,难难难!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如果上面的这些事情你都能很好的完成了,并且还有很多的时间与精力,你就可以开始学习文化知识了。
仔细想想这句话,每次看到我都是吃惊和感叹。
古人在几千年前就明白的道理,可是却太难做到了。
如果从幼儿园算起,那么从三岁就开始背诗了,哪怕是从开始写字的小学算,再大也只不过是七岁。
三岁的孩子或者七岁的孩子,他们真的能理解什么叫做道德吗?
他们能够做到在家孝敬父母、与兄弟姐妹和谐相处、跟老师同学团结友爱、跟路边不认识的人也能够露出笑容,友好相处吗?
也许一时是可以的,可是长期做到,别说孩子了,就连大人也不敢保证。
而现在又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古人尚且可以10多岁甚至30多岁才开始励精图治,现在人却早早就懂得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古有姜太公70岁出山,一朝成为宰相。可你放在现代试试?
70岁才出来,想成为一个世界500强公司的CEO?做梦都不敢想的。
写在最后
说起来越简单,做起来就越难。
就像我在每段中说的,仔仔细细的思考过后,我发现自己根本不能保证能做到《论语》中说的这些。
到今天是第六天了,可是这么六句话,我连两、三句都很难做到,真是令人叹息啊!
其实平心而论,我不是一个品德上差劲的人,哪怕是问我的亲戚、朋友以及同事也是一样,可是我依然不能够保证说话算数。
不敢保证能够平等的看待所有人,虽然我尽量不想有歧视的眼光,可我依然对自己交往人有偏向性。
虽然做不到,但我们好歹能保证,在自己有了足够的文化知识之后,去反哺我们的道德水平。
今天写的比较匆忙,但还是请认可我的亲爱的读者,给我点个“赞”,感谢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