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下了一整天的绵绵不绝的秋雨,仍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灯下,我的思绪并没有受到窗外的雨声打扰,打开肖培东老师的《教育的美好姿态》,继续品读书中的精华。上次写到了,教好语文课,首先要有独特的思考,其次要有梅西式的灵感,下面继续写我读书之中的感悟:
第三,语文课堂上,老师要有独立的思想、创新精神,要唤起学生的悟性。
书中以鲁迅的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这篇课文,初中的语文老师都不陌生,作为经典课文,文中的教学重点当然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让我们感受到了鲁迅童年时的天真烂漫,后半部分的三味书屋,扼杀了作者的童年快乐,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伤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时空的转换,也是童年快乐时光的定格,但是,当孩子走进三味书屋时,是不是这童年的快乐就完全熄灭了呢?很多老师,在讲授这一课的时候,都是两部分对比鲜明地分析,不过只要我们细细阅读课文,我们可以看出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和谐关系,它们一样是鲁迅童年生活中的一段美好回忆,一样表现了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对新鲜知识的渴求,以及天真欢快的童趣。这正是文章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因为课文中写到,在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孩子们依然可以爬山花坛折腊梅,在桂花树上寻蝉蜕,课堂上虽然要读难懂的经文,但是还可以偷偷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用纸蒙在小说绣像上描画,这些对于作者来说,也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温馨回忆,也可以体会到童年生活的快乐!
读到这里,我在深思着,老师只有在语文课堂上发现与众不同的创新点,才会不盲从跟风,人云亦云。吴非先生呼吁我们不要跪着教书:“师者脱俗,于是教育脱俗”,要想学生成为站直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因为跪着,所以我们的思想不能站立,我们的课堂灵性全无,更不可能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悟性。
李海林老师说过:“语文教师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何为“沉入”?就是不敷衍,不做作,就是求感悟,求咀嚼,求落实,要的是深度,要的是语言文字里的精神。在语文课堂上,要引领学生细读课文中的关键字句,反复朗读,比较,体悟来引导学生触摸、感受,让鲁迅文字的魅力真真实实存在于学生的心田。
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有自己的思想,在世风浮躁的滚滚红尘中,独立思考,有创新精神,带上一颗有尊严,真诚的心,引领学生慢慢感悟课文中的精髓,发现独创性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