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二次读这本书开始,我发现我读书的速度变快了,这可能是由于经常读书,思维更开阔了,更能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缘故。看来人家常说的脑子越用越灵是很有道理的。并且我发现,带着问题读书,经常回顾思考,可以让读书更深入,有效地避免了读半天书,跑半天神的现象,或者读了好多了,才发现不知道自己读了些什么的尴尬局面。
当然,读书笔记作为对已经有所感的读书的一个总结整理,也是很有效的一个方法。
这本书是一本深入实践的书,也是一本对于我来说,解疑答惑的书,以前对于“课改”,我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总感觉走的是一条规定好的路,是一条政策的路,感觉适应性和实践性都有待商榷,但是在一步步的阅读和学习中,我逐步体会到了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思想。所谓“课改”,要的就是更好、更有适应性的课堂。我们不应该只是关注概念,而应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深入思考教育、教学的本质,追求,就能够想明白,我们为什么要改变课堂,要创造新的课堂。
佐藤学虽然是大教授,但确实是一个实践型的、踏踏实实的研究者,他的书,没有概念的、理论的炫耀,更多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经验、教学实践和思考,以至于我都能读懂而不感一点说教,实在是气息宜人。
首先,这本书就破除了我对学生“主体性”的神话认识,这也是我一直内心困惑而不得解的,甚至我都说不明白我的困惑所在,感谢佐藤学老师,他有关于“主体性”神话的理解和辩证解开了我的困惑。学生的主体性不应该被神话,不应该“悬在半空中”,这种主体性是在师生交往中体现出来的,是在对教材,对学习内容的探讨与理解中体现出来的,它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需要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异质辩论,更需要相互学习和成长,这才是是在学生主体性的保证。
对于学校来说,需要做的是教研的改变,从一节公开课开始,从每一个老师开放自己的课堂开始,所有的老师集体参与到教研中来,共同面对难题,交流教学经验,而不只是优劣评价。甚至一开始的教研目的,不是“上出精彩的课”,更关键的是“形成一种每个学生都能安心上课,彼此之间都能互相勉励的学习氛围”。(这也是这本书的水到渠成之处,所有的问题都指向一个核心——如何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如何造就学习共同体。)这实在是一个非常大胆,又非常务实,非常有勇气的提法,毕竟,它尊重了芸芸众师的起点和课堂的起点,这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提法,毕竟,其实我觉得,只要学生真正参与了,就不可能学无所得,一般而言,更大的问题是不管老师讲的多么天花乱坠,只要学生不参与,消极不合作,那就谈不上有什么教学效果。所以,这一步看似简单,要求低,其实是革命的一步,是奠定良好基础的一步。
接着上面所说的开放课堂,不只是对同行开放,还要对家长、社区开放,各种开放只要是适合引进的方式,都可以考虑并实施。对于我来说,“教师持有自己明确的课题的教学研究”是我个人比较受震动的呼吁。个人惰性使然,虽然知道应该力求上进,应该有所追求,但一旦归入集体,一旦集体 有所要求,就不免自动放弃了自己的“主体性”地位,而甘愿服从集体安排了,这实在是一个很坏的习惯。
在设计课程这一部分里,作者提出了以综合性课程为先导,来促进学生共同体的形成,然后打通到学科课程的教学中。但就我的阅读,这本书主要谈的是综合课程的课堂,里面所举的课程确实令人振奋,引人思考,我想的却是,一个综合课程的展开,(比如海洋中的生物)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学生确实收获巨大,但是这样的综合课程,难道一个学期就开展一个吗?其他的综合课程设计该怎么处理呢?如果抓不到学生的生发点,那是不是两三个星期结束就可以了?当然这样的疑问我觉得是可以在实践中思考解决的,这毕竟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另一个问题是,综合课程的学习共同体的经验如果过渡到学科课程的教学中,本书中作者只是提出了这样的设想,并没有呈现这样的课堂,这让我有点遗憾。原来我觉得这个有点像是不可能的任务,但随着我读各位名师的著作,看他们的上课经验,对于学习和教学的深刻认识和总结,我又觉得这个问题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但需要学习思考,更需要实践。
总之,这本书确实可以称之为一本“革命”性的书,适合于引领自己的思想,高屋建瓴地思索与考虑有关教学、师生、课堂的问题,对以前的狭隘认识与固有的肤浅经验形成更正,也拓宽了我的教育视野,更在无形中解开了我的一部分困惑,至此,我感慨,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需要与之相对应的答案的,答案也许是在另一个方向,另一个高度就给出了,就看你有没有去阅读,去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