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李元礼尝叹荀淑、钟皓曰:“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
【译文】:李膺曾经赞叹荀淑和钟皓说:“荀君那种高明的见识很难被超越,钟君那种美好的德行则值得大家学习。”
【人物】:①荀淑(83—149):字季和,东汉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子的第十一世孙,朗陵(今河南境内)侯相,品行高洁。其孙乃曹操的著名谋士荀彧。
②钟皓(87—155):字季明,东汉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市)人。其后代钟繇、钟毓、钟会等乃曹魏政权中的重要人物。
【背景】:东汉末期,乱世奸佞挡道,名士辈出,他们普遍不喜阿谀逢迎,互相直接点评流行其中。
【评析】:上文提及,李膺此人,生性高傲,品行端正,嫉恶如仇,交游不广。能得他赏识的人,必然有过人之处,至少要似他一般;荀淑品性高洁、博学多才,且不慕权贵、耿直方正,敢于以对策讥讽权贵。与李膺颇有相似之处,李膺欣赏他的眼界,故而夸他高明;钟皓出身名门、研读儒学、博通书传,无论是出仕还是后来隐居,始终为人师表、不忘初心,他那种儒雅坚定的气质,令李膺肃然起敬,故而夸他德行美好;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博学而笃志”。既能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又能坚定志向,不为外界影响。这告诉我们,你的知识储备能提高你眼界的广度,而眼界的广度能让你到达别人触及不到的高度。
【特点】:(1)荀淑:①品行高洁:博学而不好诗句,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处世之道。
②耿直方正:敢于以对策讥讽权贵,汉桓帝时曾为郎陵侯相,莅事明理,有"神君"之称。
(2)钟皓:①博古通今:钟皓出身书香名门,家中时代研习《春秋》,精通儒学、刑律,钟皓年少时便继承家学,刻苦钻研,通晓许多经书传注。他喜欢钻研儒学经典却不局限于前人界定的章句,独辟蹊径,见解独特,为儒林所赞叹。
②温良笃慎:不慕仕途,不以征召为荣。九辟公府,屡次推辞不就。他体认古人遗风,唯求行之适当。为士大夫所敬仰,是名扬朝野的清议领袖。
【相关】:(1)荀淑:①八龙:育有八子(俭、绲、靖、焘、诜、爽、肃、旉),并有才名,时人称为"八龙"。
②神君:桓帝时任郎陵侯相,治事有道,聪颖明理,有"神君"之称。
(2)钟皓:①颍川四长:汉桓帝时,为西曹掾,为士大夫所归慕,教授门徒千人,随同郡陈寔(陈寔,字仲躬,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长葛县)人)、荀淑和韩韶(韩 韶 ,字仲黄,颍川舞阳(河南省漯河市)人),以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合称为“颍川四长”。
【结局】:(1)荀淑:并未找到有关他结局的明确记载,且他不喜庙堂,见识高远,并不在“党锢之祸”受害名单之列,想必自有归途。
(2)钟皓:他后来避居密山,于永寿三年(157)逝世,及终诸儒颂之曰:“林虑懿德,非礼不处。悦此诗书,弦琴乐古。五就州招,九膺台辅,逡巡王命,卒岁容与。”
喜欢请关注我的公众号:史载杂项
转述历史故事,解说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