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四大氏族最耀眼的荀氏
转自:果子荔
《世说新语·巧艺》
【原文】
荀勖尝在晋武帝坐上食笋进饭,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问之,实用故车脚。
【译文】
荀勖曾经在晋武帝的宴席上吃笋下饭,他对在座的人说:“这是拿使用过度的木料作柴火煮的。”座上的人不相信,暗中派人去问厨师,才知道的确是拿旧车轮作柴火煮成的。
颍川,名士满天下,其中有张良辅助刘邦成就霸业,晁错兢兢业业一心为君王,身死族灭。荀彧,徐庶,司马徽,郭嘉,吴道子等等皆是颍川名士。颍川最负盛名的四大姓氏陈氏,钟氏,荀氏,庾氏,人才辈出,尤以荀氏最为闪耀。
颖川荀氏,在三国魏晋时期崛起,最终成为颍川最为显赫的名门望族,现在就为你简单说一下荀氏一族那些青史留名的英才。
东汉末年,荀淑,因为品行高洁,学识渊博,被乡里称其为“智人”,曾征拜郎中,再迁升当涂长,当时名士李固、李膺都曾拜他为师,后为朗陵侯相。
荀淑办事明理,人称为“神君”。他的八个儿子,并有才名,人称“荀氏八龙”,其第六子荀爽最为知名,官至司空。
01 荀爽
荀爽一名谞,字慈明。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市人。东汉末年大臣、经学家,名士荀淑第六子、尚书令荀彧之叔。
荀爽出身“颍川荀氏”,其兄弟八人俱有才名,有“荀氏八龙”之称。荀爽排名第六,更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之评。
他自幼聪敏好学,潜心经籍,刻苦勤奋。汉桓帝在位时曾被太常赵典举为至孝,拜郎中,对策上奏见解后,弃官离去。为了躲避第二次党锢之祸,他隐遁汉滨达十余年,专以著述为事,先后著《礼》、《易传》、《诗传》等,号为“硕儒”。
荀爽博通群经,一生对经学多有著述。他于《诗》、《书》、《礼》、《易》、《春秋》皆有研究,尤精古文经学费氏《易》学,与郑玄、虞翻等本伏羲“十言之教”以立说,为东汉著名的古文经学大师。
他尊崇儒学,重视礼制。极力维护君臣、父子等级制关系,谓“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义。礼义备,则人知所厝矣。”主孝道,行丧礼,定尊卑等。
随着社会动荡不安,东汉的灭亡,诸侯混战,进入三国时期,颍川荀氏也伴随着进入了辉煌时代。荀彧、荀谌、荀衍、荀悦,荀攸等人,都是盛极一时的智谋之士。
魏晋颍川荀氏也开始了崛起最后达到了巅峰,力压其他豪门望族,成为颍川第一望族。其家族在这一时期人才辈出,辅佐曹魏王朝。
02 荀彧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首席谋臣,杰出的战略家。官至侍中,守尚书令,谥曰敬侯。
荀彧早年被举孝廉,任守宫令,后弃官归乡。又率宗族避难冀州,曾被袁绍待为上宾。其后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
荀彧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荀彧长子荀恽官至虎贲中郎将,娶曹操之女为妻,三子荀俣曾任御史中丞,五子荀诜曾任大将军从事中郎,六子荀顗,历任司空、司徒、太尉等职。
荀爽的曾孙荀勖在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过程中,追随司马昭左右,帮助出谋划策。西晋建立后,累官光禄大夫、仪同三司。
03 荀攸
荀攸字公达,是荀彧的侄子,祖父荀昙。荀攸早期败在袁绍门,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决战,袁绍不听荀攸计谋兵败官渡,被曹操击败,后拜入曹操门下,得到曹操重用。
当年曹操远征张绣,荀攸劝说曹操不要攻打他,让他与荆州刘表内斗,曹操只需要静静等待就好,让他们两败俱伤已得渔翁之利,曹操不听发兵攻之大败而归,曹操回来后非常的自责,重谢荀攸。
04 荀勖
荀勖,字公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市人。东汉司空荀爽曾孙。西晋开国功臣,三国至西晋时音律学家、文学家、藏书家。
荀勖校正音律修正典籍,荀勖曾经掌管宫廷乐事,曾研制笛律12支,以校正音律,与中书令张华等依照刘向的《别录》、《七略》整理宫内藏书。荀勖的管口校正数是早期声学的重大成就之一。
荀勖有十个儿子,其中荀辑、荀藩、荀组较为有名。荀辑官至卫尉;荀藩累迁尚书令、司空;荀组曾任司空、太尉。荀藩之子荀邃、荀阆,荀组之子荀奕,亦是两晋之际显名一时的人物。
【评价】
荀氏一门作为望族在三国魏晋时期达到顶点,当晋朝内乱,尤其是八王之乱后,北方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在北方建立割据政权后荀氏一族开始了渐渐的衰弱。
荀氏一门多英才,荀氏家族也颇受魏晋朝廷的倚重,荀氏兴盛数百年,究其兴盛的原因,跟其家族重视教育离不开关系,荀氏乃书香世家,家族里多出大儒,因此荀氏子弟多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上当时战争不断,急需人才,也为这些豪门望族子弟提供了可以发挥的舞台,才最终促成了荀氏一族的兴旺。
不过从荀氏这些豪门望族的崛起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当时的寒门学子是没有办法得到国家的重要的,这也与当时的人才选拔制度不完善有着巨大的关系,一直到隋唐开始了科举选士才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