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情境:
学生在活动手册第6页记录了“一天的食物记录”后,确定食物分类标准后把自己一天中吃的食物分类填写。
1.问题:
学生试着说一说自己的分类标准时,会有不同于老师原本要让孩子们知道的分类标准,也显得课件原本呈现的分类标准太死板单一,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是丰富的、思维是打开的。
改进:
引导学生学习分类标准这一环节时,经过两三个班的尝试,我现在固化了流程:
①请学生小组先讨论有哪些分类标准后小组代表汇报,老师倾听且适时表示认同和理解
②老师课件出示今天要学习的五个分类标准(按荤、素分类学生们一般都能想到,按生、熟分类很少班级会提到)
③课件出示具体每个分类标准,抽学生为全班同学大声朗读(据个别学生学习状态请其举例2~3个食物,要求其余同学认真倾听,不重复列举食物)
④抽2~3个学生根据活动手册记录分享自己的食物分类
效果:
学生对食物分类标准理解更容易,且乐于分享自己一天中的食物,踊跃举手要为班级同学大声朗读分类标准(没被抽到的人好些还会叹气“唉”,我会觉得很好笑和欣慰,看情况走到他旁边让他知道就算我没抽你,你也是被老师关注了的);为了列举食物不重复,对同学发言也会更认真倾听。
(但每个班还是会有个别就是不参与不投入课堂的学生,这些个别学生一般语文和数学学科成绩也不是很理想)
2.问题:
不少学生在“一天的食物记录”中写了约20种不同食物,在分类填写时写字时间远超过按分类标准归类食物的思考时间。
改进:
学生写好“一天的食物记录”后,在食物下方标数字序号,在按分类标准是分类填写时就不重复写文字,直接写对应序号(同时强调:仅用于学习时记笔记等情况,做作业、考试等适合要按照要求如实填写!)
效果:
学生心理压力小了,不会着急写不完,时间更多用在思考和交流表达上;课堂更高效,老师能有更多时间听学生表达而不是看他们埋头写字。
PS:
1.在尝试将食物进行分类时,现在的孩子们会有:
①辣的食物和不辣的食物
②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夜宵
③西餐、中餐……
2.现在的孩子生活物质水平大幅度提高,普遍很多比我日常吃的精致上档次,在听他们分享一天食物最初我还会心里惊讶(表面微笑点头)都吃这么好!对我来说是偶尔的大餐,对有些孩子来说就是日常。有时孩子不确认某个食物是荤食还是素食,单独问我,我就有点懵,我不知道他指的是什么食物。
本单元教学给我感悟是:
1.作为老师,我真的需要极大扩大知识面,增加知识储备、累计生活经验,包括饮食文化、健康医疗等,要想更好跟上孩子们的步伐、有能力提供足够的手脚架,单靠教材教参是远远不够的。
2.教学相长,彼此成就,孩子们给予了我很多很多。
3.小学科学真好玩!丰富而有趣,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现在也好像更理解从小听到大的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话糙理不糙哈哈哈
加油吧!任重而道远,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学习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