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一声响,遍山羊奶熟。”
每年3、4月份,早熟的羊奶果匆匆地扑入小伙伴的眼帘,椭圆形的羊奶果,如一串串绿色的翡翠挂满枝头,慢慢变成一串串红色的玛瑙。大人们说春雷前的羊奶果吃了要生病,孩子们还得耐心再等一等,盼着那声“轰隆隆”的春雷早时惊醒大地。
那几天,伙伴们都会尖起耳朵,稍有声响就会露出惊喜的表情。
“你听,春雷响了。”
“不,那是放炮声。”小伙伴再仔细确认,有些失望地说。
“哎,果然是炮声。”
“春雷一声响,惊醒梦中人。春雷一声响,万蛰苏醒来。”那时,夜晚时分,远远的天际传来一声雷鸣,这声春雷并不响亮,甚至有点闷闷的感觉。就是这声闷闷响的春雷,惊醒了村民,惊醒了孩童,当然也惊醒了冬眠的动物。
“今年的春雷好响,又是一年好收成。”第二天早上,大人们忙着春耕。
“你听到了吗?轰隆隆,轰隆隆连响了三声。”春雷一响,伙伴们总会奔走相告。他们相约在山地杂树林内,那一树树色红如血的羊奶果正在等着他们。
他们拈一粒送入口中,轻轻一咬,酸甜的果汁便喷涌而出,有些酸味过重,令人牙酥,有些却酸酸甜甜,味道正好。
“今年的羊奶奶真好吃,好甜!”
“今年的阳光足,雨水少。”乡下的孩子,谈起农事来每个人都是小专家。他们熟悉山里的一切,哪里有酸枣树,哪里有野桃树,哪里有一个山洞,他们都知道。
羊奶奶又叫羊咪咪,树上都是有刺的,一不小心,伙伴们的手上,脸上都被刺到,出血了,男孩子们用嘴巴吮下,用口水权作消毒,再在地上黄泥巴里一滚即可。女孩子呢,被刺到,稍微娇气些,男孩子们会帮忙去寻找蜘蛛网,缠在伤口上即没事。
那些日子里,孩子们的嘴角留下的是羊奶果红红的酱汁,饱隔里是那酸酸甜甜的味道。
桑椹果
四川的农村养蚕很多,桑树在乡间随处可见。
每当春暖花开时节,小伙伴看见枝叶间已垂吊起青白色的簇簇桑椹,心里就痒痒的。
小伙们盼啊盼,每天上学放学时,总忘不了扒开那绿绿的桑叶,看看桑椹成熟没有。
有一天,有些桑椹开始染上了红晕,明知并未熟透,还是忍不住摘一两颗吃,酸酸的淡而无味。
终于有一天,桑椹已变得紫中带黑,身上的小疙瘩变得软软的,薄薄的皮儿好像被汁水撑破,这就可以吃了。
乡下四月间,正是桑椹果成熟的季节。
乡下的孩子,爬在桑树上,摘一颗,放进口里,轻轻一咬,那酸滋滋甜溜溜的汁水浸入舌尖,弥漫全身。那甘甜的味道和陶醉的心情,就像幸福的花儿一样绽放在最美的乡下四月间。
“啊,好吃!真好吃!”他们又摘下一大把,仰着头,惬意地全放进嘴里,那甘甜的汁水像潮水一样涌入全身,心中顿时升起了无数个太阳,暖暖的。
那些天,小伙伴的小嘴巴,小手全都变成了紫色,很长时间都洗不掉。那时,他们也把桑椹偷偷地带进学校,成了捉弄同学最好的道具。
下课时,同学的额头上,脸上,头发上染上了那红红的血一样的桑棋汁。
“啊,你流血了。”有同学惊呼着。
“咦?红红的,真流血了。”他用手指沾一点,看看。
他尖叫起来,连忙把指头放进口里吮了吮,一脸疑惑地自言自语道:“这血怎么甜甜的呀?”他马上反应过来,叫嚷着。“真好吃,再来点。”
那时,小伙伴们就会挥舞着血红的小手,张开血红的大嘴,他们扮着吓人的造型,夸张的尖叫声此起彼伏地在教室里回荡。
后记:这是一部70年代,80年代初期出生的人们的共同记忆,农村的记忆。这也是农村正在消失的记忆。国庆节回老家,感悟很深,路修好了,房子修漂亮了,可是地荒了,人逃离了,甚至出现了无人村。
这是一部10万字左右的散文小说,书名暂定为《乡间的小星星》,已全部完稿,从今天开始连载,希望有人能喜欢。
点个喜欢❤️再走好吗?让我们这些靠写字吃饭的人能坚持下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