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志强: 语文学科对“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建立在语句的逻辑结构和语句的信息密度的建构上

一个话题的引子:
初中生已经开始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了。初中物理教师能在一节课内向一部分14-15岁的学童解释清楚牛顿第一定律。一节课内,毕达哥拉斯定理(所谓勾股定理)向十岁左右男童也能解释清楚 。有些人以为科学理论,需要具有一定复杂度、难度,并且大多数人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才值得去研究、讨论。
真理一旦被揭示,是很容易理解的,十几岁的儿童都可能体会的到。向十几岁孩子解释孟德尔遗传定律,估计大多数也能明白。
科学(规律)、美、简单。这三者是人们要追求的方向。

这个话题的反思与体会:

然而,语文学科中的理想的文本,似乎恰恰相反。

现实里,语文学科的文本里面的词汇密度(信息)确实谈不上大,有很多信息,还是教育者和课程特意加入进去才使得学生有一些阅读它的兴趣。文本的难度,不能追求它的意蕴、意味多么复杂而难体会,而要在语句成分构成上下些功夫,要加大语句的信息密度,换句话说,语文学科的选文标准,需要多考虑文本中的语句结构和语句结构中的信息密度问题,也就是说,分析一个语句中字或词的意义的传统做法应该得到反思,也就是说,文本教学中,把某个或某几个词作为体会文本语句意义的做法,是应该减少它的运用比例。☞我们需要寻求的,到底是作者运用语句表达(陈述)了什么,还是需要寻觅语句本身呈现的思维结构?这是个问题。搜所一下“中学最难理解的课文”,就会发现,符合搜索词意义的条目基本没有,给出的搜索结果基本是“最难背的古文”。这说明,语文的文本难度,是靠着古文建立起来的,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不与时代同步的文本,当然有理解的难度。

这也就是说,文本的难度,除了采用古文建立起之外,现代文基本触及不到难以理解的文本,因为,作者写作的目的,就是表达透彻或陈述明白,这本身就已经为阅读者提供了阅读效果的必然☞肯定懂。读者不懂,倒是作者的失败。

然而,现实中确实有所谓的难懂文本,但是,它不是语句本身难以理解问题,是作者怎么表达(陈述)他所要的意义而采用的方式的问题。我们是与作者所采用那些“方式”发生了理解关系,而不是和语句本身建立起了理解关系。

万万不要认为,文本中所谓“含义深刻”的句子是难以理解的语句,这种认识是有问题的,恰恰相反,那些文本中的“重点句”是最好理解的,因为这类的语句,是作者用某些方式要特意表达清楚的,此类“重点”反映的是,针对篇章,这个语句所起到的表达作用或效果,而完全不属于语句本身的语句结构,语句信息密度所构成的对它的理解与思维的难度。

列举几个例子:

☞品味《背影》中父亲的话。
a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不要紧”是就他自己而言,再忙也无关紧要;“他们去不好”是就儿子而言,别人去送难以放心,还是自己去好。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父亲爱儿子,远远超过了爱护自己。)
b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父亲怕儿子车上口渴,不顾自己年老体弱,亲自去为儿子买橘子。同时还担心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c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关心儿子旅途是否平安,要等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d进去吧,里边没人。
(父亲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他又想到儿子带的行李一刻也不能疏忽,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我们可以发现,所谓的品味(体会)语句, 看似也是从语句本身入手,从而达到启发思维的意图,但是,这样的“品味”角度,完全是在情感、经验等感性领域建立起来的,是通过经验的联系与经验(情感)的反思结构出来的,类似这样的授课思路,完全没有要脱离感性层面上升到思维高度打算。当然,由于体裁与题材的限制,授课者很难走出一条关注思维的上升之路,这不怪授课者,是教材设计者自身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和定位的问题。

列举两个小例,进一步充实一下所主张“语句信息密度”和“语句结构”的面貌。语句来源于《罗马帝国衰亡史》:

1,“这位哥特人的国王很可能会,尽管也许会带着几分犹豫,密谋摧毁那个曾凭借武力在意大利和希腊两度推翻他的强敌。”
2, “自布匿战争以后,代代相承的元老保存了共和国的名称和形像;而霍诺留的堕落的臣民狂妄地称自己是那些曾抗击汉尼拔的进攻并征服地球上许多民族的英雄们的后代。”

我们可以发现,此类语句的特征,怎么看也不是我们课本中的常见的语句“味道”。

一个语句中的语词信息密度的大小和语句的逻辑结构方式,是语文文本教学中,对思维培养的基础。

更多的人已经意识到,语文学科很不简单,而且已经与前辈人对它的理解有了些深入与开拓,把对思维的训练任务交给语文学科,这是顺理成章的认识,不然,我们强调本学科与语言有密切联系就缺少了语言的重要特征。

人们已经有了要在本学科中建立起对“思维”进行训练的意识,然而,此种训练如何得以嵌入,如何结构在语文学科中去,这还是个模糊的“象”。不要以为意识到了就等于达到了或者先进了,我们离它还很远。

本小文,多多少少已经对有关于学科中文本的“思维”问题做了点只针对于语句结构特征与词汇密度的方面的考察————思维,只有在语句本身才得以建立起对它的训练行为,把那种要理解文本,就要建立起与文本内容的关系的认识留给情感与经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519评论 5 46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842评论 2 37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544评论 0 33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742评论 1 27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646评论 5 35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027评论 1 27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513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169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324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268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29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996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591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66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11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288评论 2 34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871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