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结构化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的标准流程是:
收集信息——描述发现——得出结论——提出方案
为了有效地找到结论和行动方案,分析人员必须有意识、有条理地去收集事实,得出符合逻辑的发现。但多数情况不是这样。一般人很可能会收集该领域一切可以找到的资料,等到所有的事实和资料齐备时才正式开始分析。
比较好的方法是建立诊断框架和逻辑树指导,来分析和引导思维,不仅能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而且简化了把结果构建成金字塔的工作。
从信息资料入手
从信息资料入手的方法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咨询业的早期发展阶段。当时咨询还是一个新兴的职业,咨询公司尚未大量积累各个企业和行业的知识。因此,那时的普遍做法是,不论客户存在什么问题,都从全公司或全行业分析入手,结果是事实堆积如山,却很难从中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很多情况下,由于信息不完整,很少或根本没有数据来支持主要的建议,迫使咨询顾问们在最后一刻还在寻找更多的数据,真是劳民伤财的一个过程。咨询顾问花费了大量时间,写出的却是长而乏味的文章,不能很好地展现他们工作的真正价值。
由于费用增加,结果却差强人意,咨询公司开始正视这一问题,最终发现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在收集数据之前对问题进行结构化分析,现在已被很多优秀的咨询公司采用。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方法是重复传统的科学方法:
提出各种假设。
设计一项或几项重要的实验,根据产生的结果排除一个或多个假设。
通过实验得出明确结论。
相应地采取补救措施。
换句话说,就是强迫自己思考产生问题的各种可能原因,之后的重点就是收集资料,以证明是这些原因或不是这些原因。只有假设自己已经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才能更好地提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案。
设计诊断框架
使用诊断框架帮助你设想客户产生问题的领域的状况。这种设想最终会揭示出你的分析应该关注的要素或活动。
呈现有形的结构 任何一家企业或行业的具体领域都应该有清晰的结构,即包括由不同单位组成的系统,各自完成某项特定的功能。画一幅系统的现况或理想状况的图,帮助你决定是否要回答这些问题,并找到和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寻找因果关系 诊断问题的第二种方法是寻找具有因果关系的要素、行为或任务,得出最终诊断结果。
将产生问题的可能原因分类 第三种方法是把所有可能的原因按相似性分类,前提是这种预先的分类有助于综合分析各种事实。
使用诊断框架
在解释诊断框架时,经常有人问我:“我怎么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建立哪种框架?我怎么知道是深入研究框架的全部还是一部分?”当然,答案取决于你对所要分析的目标领域了解多少。好的解决方案不是抽象得来的,首先要求你对所在领域——制造、营销、信息系统等有全面的了解。大量深入的关于目标领域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解决问题的诊断框架通常隐含在界定问题的序幕中。
建立逻辑树 使用逻辑树可以得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有以下步骤:
1.是否有问题?
2.问题在哪里?
3.为什么存在?
4.我们能做什么?
5.我们应该做什么?
寻找解决方案 使用逻辑树可以从逻辑上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能的方案。为了作出客户应如何削减直接人工成本的决策,咨询顾问使用逻辑树,根据“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原则,对各种可能性作一个系统的逻辑的细分。
将各种可能性从逻辑上加以展开后,咨询顾问就可以计算相关收益和评估每种行动方案的风险,以便确定一套最终行动方案。
是非问题分析
建立诊断框架的过程有时候被称为“是非问题分析”(issue analysis)。但是“是非问题分析”一词广义上指几乎所有的逻辑树,很不精确,造成不少人对使用诊断框架还是其他的逻辑树感到困惑。
首先解释“issue”这个词。严格地说,它是指措辞上需要用“是”或“否”回答的问题。最早起源于法律名词“at issue”,意思是双方就某一论点进行辩论,其中一方将获胜。因此“我们应该如何改组”不是一个“issue”,因为其中不含任何争辩。而“我们应不应该进行机构改组”是一个“issue”,它有经过深思熟虑后进行决策的含义。
我们知道,是非问题对困难的解决至关重要,因为它们能给出直截了当的回答。能不能设计出鲜明的是非问题,决定着解决困难的努力能不能取得成效。
是非问题分析之历史发展 “是非问题分析”一词最早是由麦肯锡公司的研究报告里提出的。是非问题分析是他们发明的一种在复杂情况下进行决策分析的方法,采用了当时美国国防部使用的一些进行系统分析的复杂原则,目的是帮助城市的管理者们在遇到下列情况的时候,清楚自己的选择,并树立对其决策之合理性的自信:
需要作出紧急决策。
不止一个方案有优点。
存在很多变数,需要考虑的目标也很多。
衡量结果的标准各不相同,还经常冲突。
行动的最终结果可能对其他方面的决策产生显著影响。
是非问题分析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是按先后顺序画出该政策领域的图解,标明每个阶段的主要决策变量(MVD),包括影响每项活动的环境、经济,管理和社会因素。然后,对这些主要决策变量如何影响目标的实现提出假设,并根据对目标实现有重要影响的主要决策变量,决定应该作出哪些决策。
是非问题分析的错误概念
“是非问题”不应该来自客户的问题,而应该来自导致Rl 的背景
从“客户的问题”到“主要是非问题和次要是非问题”有一个思维跳跃
论点和假设之间存在混乱。没有必要特意把“假设”列为第三步,因为不论是该假设或不是该假设,对分析来说没有任何差别。如果有区别别的话,论点来自假设,因为你的前提是问题存在于你建立的分析框架中。但是,这种区别也没有任何意义。用主要是非问题和次要是非问题的方法思考相对容易一些,因为它们都产生于或隐藏于同一逻辑树。
一些咨询公司把用来形成可供客户选择的解决方案,和描绘行动的可能结果的逻辑树,也称为是非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