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今天再次听晓松说金莲与黛玉之别,想起小时候看书主要是趁着周末的时候去书店蹭书读的日子,一方面是觉得没有闲钱去买这种非刚需书,虽然妈妈当时给我每周订阅好多语数外学习报纸及工具书,记得有彩色的《21 Century》,现在看来在当时的工薪家庭经济条件下,妈妈为我的教育投资比例完全属于高风险盲目投资;另一方面,正好语文课上耳边飘过一句“书非借不能读也”,只理解了其字面意思,当时就勉励自己买不起书没有关系,借来的书才能真正记在心中,果真,当时挑灯夜读,做过很多读书笔记的书都不是自己的书。自己的书反而束之高阁般珍藏起来,不是有意让它布满灰尘,因为心里总期待阳光明媚的午后一个恬静的女子享受读书时光,无奈艳阳高照的时候在二楼阳台不是拿着书打盹儿就是野出去晒霉气去了。
也就是那段时期,大约是在十一二岁时某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午后,地点是在小城新华书店的一个隐蔽角落里,姑娘我第一次碰触到了《金瓶梅》,心生疑惑这水浒之中的那个叉木窗帘子失手偶砸西门庆的潘金莲,最是那一见钟情便开始两人狼狈为奸走上不归路的美人坯子浪荡公子,她的前世今生原来尽在金瓶梅之中,被其中的情节深深所吸引,对男女之间的意识有了非常模糊的轮廓与想象,由于当时生理基础知识太差,又太深扒品味其中眉来眼去的神色之交与细节动作,抬眼已是日落黄昏时,那感觉可能就像男人一场春梦后留下的一片湿吧,既兴奋又羞涩。
回家后,我绘声绘色的给妈妈讲“今天看到本很有意思的小说,叫金瓶梅”,结果妈妈当时就说不许看,那书是黄书禁书。 但是,后来我还是抽空去书店贼眉鼠眼的看完了上中下三部曲其中的精彩重点环节,挑着跳着看的。也是刚一瞬间意识到每个人身体心理的青春懵动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的公平引领,因为晓松他第一次读金瓶梅的时候也只是抓重点,挑那2.5%的带颜色的部分读,虽然他出身象牙塔,拥有得天独厚的基因与高阶层的资源,而我当时读了不止2.5%的部分,比他更有耐心和好奇心,哈哈是吧。
可惜,在我那个小学生初中生的世界观及成长的环境之中,潘金莲她就是中国历史上坏女人的代名词,她美丽风情、心狠手辣、不守妇道、谋杀亲夫罪不可恕。但是,我总觉得这只是世人管中窥豹,她多舛的命运,内心的成长经历,人性的欲望更是真实的生活,而事实也是如此。 同时期,我还读了杨贵妃野史、武则天传、苍狼铁木真,所以那时候我的世界里,女神就是武则天,男神铁木真。
致敬那个内心强大有气度的女人,与我心中的苍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