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1.23
一大早,在我将醒未醒之际,先生在我耳边轻声说:“前天我拖地了,昨天也买菜和水果了。”
什么情况?但在我完全清醒前仍下意识脱口赞到:“辛苦你了,你最棒了!”
待完全清醒时还有点懵。昨晚在心理学讨论夫妻关系时,我还在吐槽:“爱人休假在家,家里生活水平直线下降。”难道他听到了?这是和我解释?
因为刚过去的周末,我参加一个培训,累得我偏头痛犯了,外面硬撑,回家摊成泥,昏天黑地地睡,什么也管不了。半夜起床,看见家里一片狼藉,心塞。
周一早上起床做饭,发现家里没什么蔬菜,肉和蛋也没有补给。心里有点想发火。
人真的会经常被他人情绪所左右。到底是谁的错?
七世纪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曾写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
人总是生活在关系中,关系塑造的自我影响着自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行。
在我和爱人平时相处的关系中,我是包容,隐忍,默默奉献的一方。能干的活,我很少让他干,可能觉得他忙,可能嫌他干活不利索、不干净。不是没意见,只是我没有表达出来,认为有说的时间自己随手都收拾了。
从心理学个体视角来看我之所以指责对方做得不够好。一直想着对方应该怎么怎么做,其实说明我在试图控制我控制不了的事情,譬如想改变他,因为自己内心认为是他不对。
这实质是自我角色位置越界造成的想法。屋子不干净,丈夫不勤劳浪漫,自己选择了生气、指责和抱怨。
孩子总对我说“谁你痛苦谁改变。”因为家里无论怎么乱,她爷俩都能受得了。我不行。我在家里就属于“痛苦想改变”的一方,看不下去屋子乱,受不了吃饭对付,唯有自己上手去改变。既做了自己能做的,也做了自己不能做得,那就是试图去改变老公。改变不了,抱怨就如影随形。
陈海贤老师在《了不起的我》中提出了“角色影响行为”和“控制两分法”的观点。就是人在不同环境关系中的个性不同,所做出的行为变现也不同。例如你在家里是个控制欲很强的人,而在单位中的你确是不愿出头,什么都不想管不想操心的人。
“控制两分法”是让我们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妄图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前半句是让专注精进,后半句则是顺其自然。
我们大部分人的烦恼都在于满足控制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上,而不对自己能控制的事情行使控制权。我在家里就是这样。总想改变老公,总觉得自己委屈,却从没有想过自己应该改变。
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总是想操心好多事,导致自我角色的边界不清晰,没有待在自己的位置上,而是试图替别人负责。(过多地照顾他人,过多地控制他人)这就造成我越干活越多,自己身体越累,抱怨也越多。
其实,把自己固定在某个角色中,把这个角色规定在言行举止当做自己的个性,久而久之我们就忘了自己还有其他可能性,而我们的思维很难有进一步的改变和发展,反之如果我们能尝试不同的角色,发现自己的更多面,自我就能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