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压力是什么?
压力是人对外界环境的反应,它产生的生理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压力事件——〉你对事件的看法——〉大脑杏仁体分泌压力荷尔蒙——〉诱发你的反应、行动。看着是不是很熟悉?类似心理学的“合理情绪疗法”——ABC疗法吧,套用过来,压力事件是A,代表正在经历和发生的事情,比如现在的疫情;B代表你看待此事的观念和想法,C代表大脑分泌及你后续的反应行为,我们无法选择A,也无法控制C,唯一可能发挥主动性去调节的只有B,也就是你看待此事观念和想法。换句话说,你的压力不过是一种压力感,它完全可以由你自己调节的,你觉得它有,它就有,你觉得它大,它就很大,即,压力本身是不存在的,它是你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目的而制造出来的。 世界本来很简单,是你让你的主观让他变了复杂。
有点反常识,但先别急着喷我,容我举个栗子。比如同样是闭居在家里做贡献,有的人时刻忧心忡忡,被各种信息控制着焦虑地刷着手机、公众号、追剧、玩游戏;也有一些人刚好利用这个假期,认真看完一本一直想看但没有时间看的书,利用网络课程学习一项技能或者运动健身、努力提高自己。当你尝试着把不同的人的表现看作一个产品时,在输入都是一样的——疫情的前提下,产品不同,只能是由制造这个产品的生产线的特点不同导致的,你,是一切的根源,你决定了你生产出了什么。
二、压力感带来的危害
压力事件本身是没有危害的,压力感是你制造出来的,但危害却是真真切切的存在的。从生理学角度说,压力感会让人体内一种叫做皮质醇的荷尔蒙浓度升高,而这会破坏免疫系统,免疫系统不好使,身体就容易出现慢性炎症,这些慢性炎症又会进一步导致其他更严重的疾病,甚至会增大得癌症的风险。
俄勒冈州立大学健康老年研究中心的主任卡洛琳·奥尔德温(Carolyn Aldwin)2014年对1300名男性做了一项研究,发现经常对压力事件有激烈反应的男性,在同样时间段内的死亡率竟然是正常人的三倍。而且文章中不可思议的是只要你常常陷入压力感,无论是重大压力事件,比如失业、失去亲人、长期照顾病人等这些大事,还是日常的生活麻烦,对健康的危害程度几乎一样,也就是说,如果你经常因为类似路上堵车这样的小事情而大发脾气怪罪别人的话即使你运气好,没有发生重大压力事件,你的健康一样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这可真是一个宿命般的结论呀,只要你这个产品生产线的特点不改变,无论输入的是偶然发生的重大压力事件还是天天发生的日常生活麻烦,你产出的产品都是焦虑和剧烈反应,持续伤害的都是你自己。
三、如何应对压力感
首先,提高自己这条生产线的认知底线——思考得有章法,不要三人成虎。时至21世纪,随着医学知识的发展,疫情己不是威胁人类生命的首要问题了。看一组历史数据,你的思维就有了底线:1330年黑死病爆发期间,欧亚大陆上超过1/4的人口死亡, 英国死了40%,佛罗伦萨死了一半的人;1520年3月,当西班牙殖民者到达墨西哥的时候,墨西哥总共有2200万人口,但到12月份时, 墨西哥就只剩下1400万人——其他人都死于西班牙人带来的病毒——到1580年,墨西哥的人口就只剩下220万,90%的墨西哥人死了。直到20世纪初,仍然有大规模的人死于传染病。可是到了21世纪,2003年SARS病毒闹得全球风声鹤唳,可是总共的死亡人数也才一千人。我们必须坚信,瘟疫已经不是人类所面对的首要问题了,也不是不可克服的,疫情控制只是管理上的问题,医学已经走在了病毒前面了。而目前科学界对本次新冠病毒的看法是:可能是一种毒力和传播力都不如、至少不强于SARS的新病毒。但是庞大的患者基数和很强的隐匿性,两者叠加,大大增加了防控的难度。你看,归根到底还是管理问题嘛。
其次,运用斯多葛派的心法——控制两分法。生活中,有些事情是你能够控制的,有些事情是你控制不了的,而你应该只关注你能控制的东西。
一是信息处理上,现在手机几乎连接了所有人,信息的数量极大,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传播方式很自由,有平台,有推送,有朋友圈,手机里纷飞信息,不断出现的疫情分析和推演,不计其数的博眼球标题党文章,这些信息如潮水般涌现是你无法控制的,但你可以控制的是只看、只相信有框架的信息——信息源经过交叉论证、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有科学的我不信,我信你呀?所谓真正的优势,是你无需遇到他人需要跨越的坑,你选择控制自己关注的内容,就可以避开很多无谓的压力和焦虑。
二是生活方式上,只关注你能控制的那一部分,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行动。这个长假,很多人来说,突然之间有时间了,却发现不知该做些什么,身体闲了,人却焦虑了,为睡懒觉虚度时日而自责,为不知道该干什么而焦虑……即使有了想法的时候经常停留在做计划或者自我谴责、怀疑等情绪里面,很焦虑也很无助,这种情绪,我们无法控制它的滋生、蔓延,但可以控制自己不要沉迷其中,及时跳出来。一方面,保持主动感。假期那么久,你要真想看电视,那就接着看,真想刷手机,那就接着刷,关键在于不要被动,要主动。不能被动地看电视刷手机,有什么就看什么,有什么就刷什么,而是主动地看,主动地刷,只看自己想看的节目,想了解的内容。被动使你沉迷,主动才有掌控。就算时间还是花了那么多,至少体验不同。另一方面,即刻就做,用行动打破情绪。你看到屋子里好乱,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拿起拖把或者抹布,从你认为乱的地方开始整理,有一点改变是一点改变,把烦躁变成行动;发现自己忧心忡忡,就做几下拉伸或蹦跳上几分钟,放开因压力而绷紧的肌肉。
最后是学习几个小技巧,努力做一个积极乐观有力量的人。准备一个优势本,记录自己的优势,试着每周增加一些,逐步建立自己的核心优势,并把它不断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试着每天晚上写下今天发生的三件好事,以及好事的原因。这些好事可以是升学、求职、加薪、结婚、生子那样的大事,更多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事,比如读到一本好书、吃到一道好菜、听到一个亲友的好消息、在公交车上有人为你让座,等等;练习感恩。经常感恩周围的人和事,感恩环境、感恩自己,看到世界的善意,看到事物的美好,视他人为伙伴,以积极向上的情绪对待他人,帮助他人,是减轻压力感,感受幸福感的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