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读的是《苏轼十讲》的第五讲“庐山访禅”,本讲主要介绍苏轼思想和“禅宗”的渊源,并通过大量文献来分析苏轼“庐山访禅”“顿悟”的始末和层次。
苏轼贯通儒道释,思想自成一家。当时的禅宗灯录也已经把苏轼当做常总禅师的法嗣,苏轼后来的许多诗词也常常彰显佛家思想。
那么苏轼“炉上”参禅到底有没有“顿悟”?我自己认为,这好像无关紧要,无论当时的苏轼参禅是否“顿悟”,都不能影响“苏东坡”古今文坛盟主的地位,都不能让中外的“粉丝”少爱他一分。
“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对生活充满热爱。”我感觉这句话最适合苏轼,苏轼就是这样一个人见人爱“压不垮、打不死的小强”。
无论命运给予他怎样的挫折,人生处于怎样的低谷,他都坦然处之,乐而受之,每到一地,爱上一地,把生活过的有滋有味,风生水起。
苏轼所到之处,皆成不朽之地;苏轼所咏山水,皆成文化胜迹。像明代地方官陶履中说的“当日之忌之者,惟恐其逐之不远,而后人之慕之者,惟恐其招之不来!”苏轼那就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大神”!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以此看来,苏轼曾想逃离这让他欢喜更让他愁的烟火尘世,但他最终没有像陶渊明一样“采菊东篱下”,与世隔绝。
他一直在宦海中自我修炼,“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一个浪漫的实干家,他在朝廷为官无私无畏,痛斥王安石,驳斥司马光,一切以“人民利益”为标准,绝不惧怕权贵,更不人云亦云。
他在地方殚精竭虑,徐州全力抗洪,杭州疏浚西湖,捐银成立医院,禁杀婴儿成立救儿会,他为民谋利谋福、有思想有行动,有方法有实效。
苏轼当时参禅“顿悟”了吗?我们无从知道。但我们知道苏轼超越了自己的功过是非,超越了自己的名利得失,他自始而终践行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钟鼓江南岸,归来梦自惊。浮云时世改,孤月此心明。”这首诗是苏轼在被赦“北归”路上所做。自此可以窥见,经历过人生浮浮沉沉后苏轼的心态。
苏轼自言能够“归来”是因为“时事有变”,但是无论时事如何变化,都可以等闲视之。因为他已经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获得了解脱和觉悟,就像浮云散尽以后的明月。
苏轼坚持着自己的坚持,立柱天南,巍然不屈,跌倒低谷重新调适、振作。厚重的人生积累,长时间的人生思考,这颗孤傲的心灵一次次接受命运的洗礼,最终呈现出一尘不染的本来面目。
无论当时的苏轼参禅是否“顿悟”,此时的苏轼早已“顿悟”了,宦海沉浮,繁杂红尘,荣辱宠信,空无一物。
没有谁的人生会一帆风顺,没有谁的生活尽是快乐和喜悦。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命运的遭遇,但我们可以改变对待人生的态度。让我们对生活充满热爱,欣然拥抱明天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