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水蜿蜒,缓缓流向远方,两岸水草丰茂,绿竹连片。
竹林深处,有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他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远望,时而踱步缓行,时而席地而坐,原来他陷入了沉思。
为了把问题想清楚,他像琢玉的工匠,拿着锉刀,一点点搓去边角,直到探明问题的本质。
镜头拉近,他神态威严,却不失高雅;他相貌堂堂,且文采风流。他就是世人爱戴的卫武公,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
这是《诗经》淇奥中的一段描写,歌颂卫国国君卫武公。
优秀的文字,可以穿透时间。两千多年后,我每次读到这首诗,一个好学的完美君子形象,跃然纸上。
他好学,不断探索,追求至善。
卫武公的这段描写,被记录在《诗经》,也被《大学》引用。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是《大学》的第四章: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这一章主要是解释“止于至善”,为了解释这个观点,引用了5个《诗经》典故。在曾子那个年代,没有那么书,不像现在,论文著作批量化产出,所以,要么引用《尚书》,要么引用《诗经》。
前面讲过三纲八目,三纲是: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是儒家修炼的最终目的,最高境界。
止,是停止,停止在哪里,也就是目标是什么。
止于至善,就是修炼的最终目标,修炼的最高境界。
至善究竟是个什么境界呢?说不清楚,因为从没有人达到过,它永无止境。就像卫武公,据说活了九十五岁,仍然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断学习,不断修炼。
接下来,我们看看曾子是怎么解释止于至善的。
1、《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诗经·商颂》中说:国家的疆土宽广千里,但止于百姓所居。
曾子的意思是,任何事物都有当止的地方,国家的疆土,不可能不限扩张,止于百姓到达的地方。
2、《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经·缗蛮》说:蛮蛮鸣叫的小鸟,停止栖息在山间树林。对于止,小鸟也知道要去哪里,为什么人却不知道,还不如一直鸟呢?
曾子的意思是 ,小鸟只不过是心智未开的小动物,它也知道要去哪里,人为万物之灵,却不知道要止于至善,总是做与至善背离的事,人啊,还不如一只鸟。
3、《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经》说:肃穆的周文王,光明,恭敬,知道止于何处。作为君王,止于仁爱;作为臣子,止于恭敬;作为子女,止于孝爱;作为父亲,止于慈爱。
在儒家心中,周文王是圣人,他当然知道止于至善,但至善是什么呢?曾子认为,作为君王,至善是仁爱;作为臣子,至善是恭敬;作为子女父母,至善是慈孝。
4、《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这段诗,便是开头所描写的情景,便不再解释了。解释诗歌,实在是一件痛苦的事,用白话文一说,意境全无。
这里面有两个成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们现在经常说切磋一下,琢磨一下,便是出自这里。
切磋不是两个人过招,分个胜负,而是制作骨器时,用工具切和锉。这里是指在学问上切磋。
琢磨呢,是雕刻玉石,在这里是指雕刻自己,像雕刻玉石一样用心地修炼自己。
曾子的意思是,卫武公作为一国之君,能得到百姓的纪念,是因为他勤奋好学,时刻在追求至善,如切如磋,治理学问,如琢如磨,修炼自身。
5、《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诗经》说:於戏(感叹),后人不会忘记周文王和周武王(前王),是因为后世君子,尊他们之所尊,亲他们之所亲,后代百姓因他们而享安乐,获收益。他们虽过世,却不会被人遗忘。
曾子的意思是,文王武王,因为追求至善,后世的贤人以他们为榜样,后百姓也因此享受到了好处。
这章文字很多,但所表达的意思不多,全是引用诗经的内容,来告诉大家要止于至善。
儒家的最高目标是止于至善,至善就是圣人的模样,所以,要做到止于至善,最好的方式就是树立榜样,模仿偶像。
【文/范一田,所有地方都叫“范一田”,如果有价值,关注我】